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位阻酚类杂环衍生物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仇建伟 李建明 +2 位作者 李久盛 何忠义 周旭光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2-1225,共4页
合成了一种位阻酚类润滑油添加剂2,5-二(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噻二唑(BTMTD),使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远高于常用酚类添加剂的分解温度,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机评价了该化合物在加氢油... 合成了一种位阻酚类润滑油添加剂2,5-二(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噻二唑(BTMTD),使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远高于常用酚类添加剂的分解温度,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机评价了该化合物在加氢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拥有很好的抗磨性能、极压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抗磨损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加氢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利用差热扫描(PDSC)和旋转氧弹评价了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该添加剂的旋转氧弹诱导期是基础油的20倍左右,大大优于常用的无灰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阻酚 杂环化合物 高温抗氧剂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含氮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廖俊旭 鲁浩 +3 位作者 戴康徐 赵鸿斌 韩利芬 方玉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4-1420,共7页
以价廉易得的苯并三氮唑、丁二醇、哌嗪作为中心,连接酰胺、酯基、黄原酸酯和长链烷基等基团,合成了4种含氮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Ⅰ~Ⅳ),并采用1HNMR、MALDI-TOF-MS和FTIR表征了其分子结构。考察了4种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及在液体石蜡(L... 以价廉易得的苯并三氮唑、丁二醇、哌嗪作为中心,连接酰胺、酯基、黄原酸酯和长链烷基等基团,合成了4种含氮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Ⅰ~Ⅳ),并采用1HNMR、MALDI-TOF-MS和FTIR表征了其分子结构。考察了4种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及在液体石蜡(LP)中的溶解性和铜片腐蚀性;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用SEM和EDS测试和分析了钢球磨斑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并初步探讨了其摩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油溶性、抗腐蚀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添加质量分数1.0%Ⅰ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比液体石蜡高61%,烧结负荷(PD)是液体石蜡的2倍;添加质量分数1.0%Ⅳ油样的钢球磨斑直径(WSD)比液体石蜡降低了43%;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参与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复杂的反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多功能添加剂 摩擦磨损 含氮化合物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高矿化度污水集输系统缓蚀剂SDH-1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羊东明 石鑫 +3 位作者 许艳艳 卓苗 崔国栋 郭继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2,共7页
针对高矿化度条件下油田污水集输系统腐蚀特点,利用松香、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及氯乙酸钠,通过酰胺化、环化及季铵化反应,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研制出耐高矿化度缓蚀剂SDH-1。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质联谱对缓蚀剂SDH-1进行了... 针对高矿化度条件下油田污水集输系统腐蚀特点,利用松香、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及氯乙酸钠,通过酰胺化、环化及季铵化反应,加入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研制出耐高矿化度缓蚀剂SDH-1。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质联谱对缓蚀剂SDH-1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其对20#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了其阻垢性能、破乳性能;通过等温吸附行为研究和极化曲线测定,分析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缓蚀剂SDH-1质量浓度为30 mg/L时,在矿化度为243 063 mg/L地层水体系中缓蚀率达90.47%,阻垢率为85.96%,分水率为96.3%;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剂SDH-1是一种以抑制阳极腐蚀为主的复合型缓蚀剂,与市售缓蚀剂相比,其缓蚀效率提高12%以上,可有效减缓高矿化度条件下管道钢材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腐蚀 缓蚀剂 缓蚀率 高矿化度 阻垢性能 破乳性能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溜水压裂液用聚合物减阻剂性能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国艳 沈一丁 +2 位作者 李楷 王小荣 郭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5-1300,共6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滑溜水压裂液的水溶性减阻剂(WDRA-M),分子链中由于引入自制长链疏水单体(丙烯酸长链酯,WLHM)提高了WDRA-M分子链的柔顺性。通过激光散射仪、滑溜水摩阻测试仪和动态流变仪分别对WDRA-M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滑溜水压裂液的水溶性减阻剂(WDRA-M),分子链中由于引入自制长链疏水单体(丙烯酸长链酯,WLHM)提高了WDRA-M分子链的柔顺性。通过激光散射仪、滑溜水摩阻测试仪和动态流变仪分别对WDRA-M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减阻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DRA-M粒径为76.95 nm,PDI为0.108,粒径呈单峰分布,且分布均匀。WDRA-M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7 g/L,减阻率达62%。流变实验结果表明:WDRA-M为非牛顿流体,储能模量G'(0.783 Pa)大于损耗模量G″(0.354 Pa),具有较强的弹性,能够减小滑溜水压裂液与管道之间的摩阻;在25℃、剪切速率为170 s-1的条件下,剪切30 min,表观黏度由43.46 m Pa·s降为38.66 m Pa·s,表观黏度保留率达89.0%,表明WDRA-M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3.5 m3/min压裂液排量下,WDRA-M减阻率比胍胶高42.5%,比国外同类产品高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滑溜水压裂 减阻率 流变性能 现场实验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有机硼交联剂YJ-P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林 沈一丁 +1 位作者 隋明炜 杨晓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该文通过考察压裂液的悬砂时间确定了合成反应中硼砂用量、配位剂组分质量比、溶剂组分质量比对有机硼交联剂YJ-P交联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携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流变研究压裂体系的黏弹性。结果表明,硼砂质量分数25%(即硼砂质量占交联... 该文通过考察压裂液的悬砂时间确定了合成反应中硼砂用量、配位剂组分质量比、溶剂组分质量比对有机硼交联剂YJ-P交联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携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流变研究压裂体系的黏弹性。结果表明,硼砂质量分数25%(即硼砂质量占交联剂质量的百分数,下同),配位剂m(葡萄糖):m(乙二醇)=1:1.5,溶剂m(丙三醇):m(水)=6: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2%(即交联剂质量占压裂液质量的百分数,下同)时,悬砂性能最优,悬砂时间达到了27 min/mm。确定反应时间4.0 h,反应温度80℃,改性有机硼交联剂对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有良好的悬砂性。当胍胶的质量分数达0.2%时,剪切频率增加,动态模量增加,在角频率达10 rad/s时,G'>G″,且G'>0.1 Pa,压裂液有较好的黏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硼 低浓度胍胶 压裂液 交联剂 携砂性能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延芬 朱荣娇 +4 位作者 孙永菊 季甲 刘淑参 郝纪双 田宜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4,516,共7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八烷基磺酸(HAMC8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含有疏水碳链、磺酸基以及季铵盐等活性基团的两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AA/AM/HAMC8S/DMDAAC,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八烷基磺酸(HAMC8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含有疏水碳链、磺酸基以及季铵盐等活性基团的两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AA/AM/HAMC8S/DMDAAC,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为5.5×106,并通过红外光谱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条件为:w(总单体)=30%,w(引发剂)=0.10%(以单体总质量计),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 h,产率为84%。同时研究表明,温度为80℃时,黏度保留率达66%以上;盐度为8%时,黏度保留率达75%以上;剪切作用时间为240 min时,黏度有所增加,这些性能都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均聚聚丙烯酰胺(HPAM)黏度保留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最佳反应条件 耐温 耐盐 耐剪切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AM/AMPS/DAC体膨型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赖南君 李玺 +2 位作者 傅波 徐俊芳 王思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5-1019,1033,共6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体膨型堵水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AA与AM质量...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体膨型堵水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AA与AM质量比4∶1,反应温度60℃,AMPS用量7%(以反应物总质量为基准),DAC用量4%(以反应物总质量为基准),引发剂用量0.5%(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交联剂用量0.05%(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合成的堵水剂具有较好的抗盐能力,且在煤油中几乎不膨胀,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堵水剂的封堵能力和耐冲刷性能,该堵水剂封堵率能达到86.1%,经过25倍孔隙体积的后续水冲刷,注入压力仅下降0.13 MPa,该堵水剂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 堵水剂 封堵能力 岩心流动 耐盐性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石脑油萃取脱芳制备溶剂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琳娜 李冬 +3 位作者 朱永红 薛凤凤 袁扬 王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3-708,共6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成的石脑油(煤基石脑油)为原料,在萃取温度40℃、萃取剂和原料体积比(剂油比)1.5∶1、萃取时间5 min、分相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探究不同萃取剂对液-液萃取脱芳效果的影响,其中复合萃取剂V(二甲基亚砜,DMSO)∶V(... 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生成的石脑油(煤基石脑油)为原料,在萃取温度40℃、萃取剂和原料体积比(剂油比)1.5∶1、萃取时间5 min、分相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探究不同萃取剂对液-液萃取脱芳效果的影响,其中复合萃取剂V(二甲基亚砜,DMSO)∶V(N,N-二甲基甲酰胺,DMF)=9∶1时脱芳效果较好,然后选择此萃取剂研究各工艺过程参数对脱芳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液-液萃取脱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4.48℃,单级剂油比为1.69∶1,萃取时间为5.30 min,分相时间为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经5级错流萃取,原料的芳烃脱除率可达(89.51±0.03)%,溶剂油收率为(73.33±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石脑油 液-液萃取 复合萃取剂 响应面分析法 溶剂油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催化改质降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晓东 邓刘扬 +2 位作者 李晶晶 魏宇涛 陈晓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9-702,720,共5页
制备了4种油溶性过渡金属石油酸盐催化剂,进行了室内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评选出了最优催化剂及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酸铁质量分数为0.12%、改质温度365℃、改质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可使鲁克沁稠油黏度从17 460降至125 mPa&... 制备了4种油溶性过渡金属石油酸盐催化剂,进行了室内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评选出了最优催化剂及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酸铁质量分数为0.12%、改质温度365℃、改质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可使鲁克沁稠油黏度从17 460降至125 mPa·s,降黏率达99.28%。改质稠油饱和分增加了17.61%,胶质减少了18.55%,350、500℃以下馏分分别增加了9.82%、29.45%。改质油轻组分的增加便于稠油降黏和管输,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石油酸 溶性催化剂 催化改质 降黏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磷酸官能团硼酸酯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令国 杨蕾 +2 位作者 王永刚 徐小红 周旭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3-807,832,共6页
以正丁醇、五硫化二磷、二乙醇胺、硼酸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含硫磷酸官能团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简称SPNB),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在大庆加氢矿物油HVI H200中的溶解性和水解稳定性;在四球摩擦磨损... 以正丁醇、五硫化二磷、二乙醇胺、硼酸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含硫磷酸官能团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简称SPNB),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在大庆加氢矿物油HVI H200中的溶解性和水解稳定性;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系统考察了添加剂SPNB在基础油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以及抑制油品温升等性能;利用SEM/EDS观察分析了钢球磨痕表面。结果表明,添加剂SPNB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当w(SPNB)=0.5%时,润滑油的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分别比基础油降低24%和20%,pB值和pD值分别提高137%和26%,同时还对抑制油品温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磷酸 硼酸酯 摩擦学性能 油品温升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降滤失剂PAAS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瑞 霍锦华 +4 位作者 彭志刚 冯茜 郑勇 王吉星 张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5,共7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聚合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PAA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FTIR及EA(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TG-DTG对其...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聚合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PAA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FTIR及EA(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TG-DTG对其耐温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及抑制性实验对降滤失剂PAAS应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对其降滤失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PAAS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各类功能基团在温度升至225℃时均未发生明显的热分解现象;钻井液流变性实验、老化实验及失水实验表明:w(PAAS)=1.5%(以体系总质量计,下同)时,钻井液流变性良好,动塑比(YP/PV)=0.30 Pa/(m Pa·s),高温160℃老化前后失水量分别为8.4 mL和10.2 mL。功能基团含量渐变实验、SEM和横向弛豫时间(T_2)结果表明:该降滤失剂主要通过吸附作用改善钻井液体系抗滤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反向乳液聚合 应用性能 作用机理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基型降滤失剂SJ-1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全红平 明显森 +3 位作者 黄志宇 鲁红升 刘大海 段春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采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与具有大分子侧链聚氧乙烯基(C2H4O)n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三元共聚得到钻井液用降滤失剂SJ-1,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方案为:单体质量分数为15%... 采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与具有大分子侧链聚氧乙烯基(C2H4O)n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三元共聚得到钻井液用降滤失剂SJ-1,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方案为:单体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控制在6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n(AM)∶n(AMPS)∶n(APEG)=14∶5∶1。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可知,所合成的聚合物结构和预计的结构一致。性能评价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温能力(200℃),在盐质量分数为30%的盐水泥浆中仍具有较好的降失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聚合物 失水量 抗温 抗盐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井水泥的JAS型无皂胶乳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大钧 焦利宾 +1 位作者 张瑞 郑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n-BA)为单体,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乳化剂的无皂乳液JAS。通过粒径分析、Zeta电位、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方法,考察了AMPS用量对乳液粒径分布、Zet...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n-BA)为单体,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乳化剂的无皂乳液JAS。通过粒径分析、Zeta电位、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方法,考察了AMPS用量对乳液粒径分布、Zeta电位值以及乳液热稳定性等的影响。该乳液无需加入稳定剂,即可用于油井水泥,制成JAS胶乳水泥。JAS胶乳水泥石养护72 h的抗压强度和胶结强度与基浆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胶结强度相比,分别提高13.35 MPa和1.15 MPa。这说明JAS乳液可以显著地改善油井水泥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 油井水泥 AMPS 胶乳粒径 热稳定性 胶结强度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抗高温强抑制性降滤失剂SN-K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勇 孙立君 +3 位作者 彭志刚 许夏斌 霍锦华 王吉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6,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种新型抗盐、抗高温、强抑制钻井液降滤失剂SN-K。通过单因素实...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种新型抗盐、抗高温、强抑制钻井液降滤失剂SN-K。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单体配比n(AM)∶n(AMPS)∶n(AA)∶n(DMDAAC)=1∶2∶2∶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w(单体)=20%(以水溶液的总质量计,下同),w(引发剂)=0.5%(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采用KOH调节聚合体系pH,引入强抑制性离子K+,并对SN-K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盐水钻井液中,w(SN-K)=3.0%(以钻井液总质量为基准,下同)时,经180℃高温老化16 h后,SN-K仍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FLAPI=8.4 m L,没有添加SN-K的钻井液基浆的FLAPI=82.0 m L;泥页岩滚动回收实验表明:当w(SN-K)=1.0%时,岩屑相对岩心回收率(R*)为94.4%,远远超过KCl体系中w(KCl)=3.0%时的77.3%;利用SEM对添加SN-K的钻井液高温高压滤饼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显示其具有致密的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强抑制性 抗盐 抗高温 性能评价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耐温耐盐表面活性剂BHJ-2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慎超 余子敬 +3 位作者 牛阁 郭继香 朱轶 周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具有高温、高矿化度的特点,研制出适合该类型油藏三次采油用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BHJ-2。考察了其耐温耐盐性、界面活性、润湿性能、吸附性能、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等;结果表明,BHJ-2耐温达140℃,耐盐达2.33×10~5mg... 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具有高温、高矿化度的特点,研制出适合该类型油藏三次采油用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BHJ-2。考察了其耐温耐盐性、界面活性、润湿性能、吸附性能、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等;结果表明,BHJ-2耐温达140℃,耐盐达2.33×10~5mg/L,吸附损失为0.574 mg/g油砂,可将油-地层水-岩石接触角由亲油性109.6°转变为亲水性61.4°。在140℃高温条件下老化30 d后,界面活性和洗油效率基本不变,油水界面张力为0.576 m N/m,静态洗油效率达到83.7%,可提高驱替效率36.7%,研究表明,BHJ-2可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条件的亲油性碳酸盐岩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耐温 耐盐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反应合成AM/AMPS共聚物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方园 毛炳权 +2 位作者 伊卓 黄凤兴 刘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6-1231,共6页
选用过硫酸铵〔(NH4)2S2O8〕和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尿素为助剂,采用水溶液绝热反应合成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 选用过硫酸铵〔(NH4)2S2O8〕和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尿素为助剂,采用水溶液绝热反应合成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考察了AM与AMPS绝热共聚合的放热过程,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主要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降低引发温度和减小引发剂用量,有利于聚合物分子链的增长,合成的共聚物溶解性好,相对分子质量达2 500万;在95℃、采用新鲜污水配制共聚物溶液,60 d的黏度保留率达84.2%,模拟油藏条件进行驱油效果评价,可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聚合 聚合物驱油 耐温抗盐 黏弹性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蔡红岩 王强 +1 位作者 王红庄 张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8-642,680,共6页
以芥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与氯乙酸钠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芥酸酰胺丙基羧基甜菜碱EBC。使用FTIR、MS对酰胺中间体EA和甜菜碱产物EB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甜菜碱EBC的表界面性能、吸附特性和增黏性。... 以芥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与氯乙酸钠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芥酸酰胺丙基羧基甜菜碱EBC。使用FTIR、MS对酰胺中间体EA和甜菜碱产物EB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甜菜碱EBC的表界面性能、吸附特性和增黏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2×10~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TCMC为29.60mN/m;最小烷烃碳数(nmin)为16;无碱条件下,EBC与大庆和苏丹油田原油达到1014—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m(EBC):m(DABS)=8:2,复配体系质量分数0.001%-0.20%与长庆马岭油田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界面性能优异,且抗稀释能力强;该表面活性剂在天然油砂上的吸附量为0.07—0.51mg/g砂,小于1.0mg/g砂的指标要求;而且具有明显的增黏性能。甜菜碱EBC可作为较理想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化学复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驱 甜菜碱 酰胺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降凝剂PMST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小柱 王闯 +2 位作者 王肖肖 唐磊 张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4-788,797,共6页
以马来酸酐、混合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PMST)蜡油降凝剂,适宜的酯化条件为:n(混合醇)∶n(马来酸酐)=2∶1,催化剂质量分数1.5%,溶剂质量分数20%,酯化时间3 h;聚合条件:n(苯乙烯)∶n(马来酸混合酯)=1∶1,溶... 以马来酸酐、混合醇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PMST)蜡油降凝剂,适宜的酯化条件为:n(混合醇)∶n(马来酸酐)=2∶1,催化剂质量分数1.5%,溶剂质量分数20%,酯化时间3 h;聚合条件:n(苯乙烯)∶n(马来酸混合酯)=1∶1,溶剂质量分数50%,引发剂质量分数1.5%,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3 h。用红外及核磁分析确证了产物结构。PMST的添加量为0.4%(以蜡油质量计),热处理温度为70℃时,可使实验用蜡油凝点降低26℃,实现高凝点蜡油在常温乃至低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降凝剂 聚合物 凝点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nBS-SSS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PAnBS的合成及溶液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侨 刘磊 +4 位作者 徐斌 马超 李骑伶 代华 张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4-679,共6页
以对正丁基苯乙烯(nBS)、对乙烯基苯磺酸钠(SS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阴离子型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PAnBS,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以及核磁共振氢谱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 以对正丁基苯乙烯(nBS)、对乙烯基苯磺酸钠(SS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阴离子型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PAnBS,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以及核磁共振氢谱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得到了具有较强增黏能力的聚合物合成工艺条件:nBS、SSS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总单体摩尔分数的1.5%、9%和0.1%,总单体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6%,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 h。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1 970万、水解度19.43%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相比,所得PAnBS在NaCl或CaCl2水溶液中具有更强的增黏能力;PAnBS在淡水或盐水溶液中于80℃下的耐老化性能优于超高分子量HPAM,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抗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对正丁基苯乙烯 对乙烯基苯磺酸钠 丙烯酰胺 阴离子聚合物 自由基胶束聚合 聚合 物溶液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小静 周立辉 +4 位作者 许人军 雷雄 杨琴 马晓轩 李稳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1-1307,共7页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7 46,高于k含SP169的自来水=0.218 84,说明GPX1能够有效降低液膜稳定性,加快液膜的排液速率。微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加90 mg/L的GPX1于耗氧活性污泥中,24 h后体系中COD降到24.8 mg/L,低于空白值33.4 mg/L。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X1与腰果酚胺醛树脂按质量比4∶6可得出最佳复配破乳剂FW1,再将100 mg/L FW1、80 mg/L聚合氯化铝与3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配,对制备的乳状液破乳效果达到最佳,脱水率可达到98.32%,污水含油量为19.7 mg/L,油水界面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烯壬基酚聚醚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四元复配 破乳剂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