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烷基丙烯酰胺合成及在油田化学品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孔勇 杨小华 +1 位作者 李舟军 王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在介绍国内外N-烷基丙烯酰胺合成技术和工业化基础上,介绍了N-烷基丙烯酰胺作为合成高性能聚合物单体在钻井液处理剂、油井水泥外加剂、压裂液化学剂和三次采油化学剂等油田化学品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指出今后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 N-烷基丙烯酰胺 油田化学品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化学品在中国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继德 牛亚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1,共8页
油田化学品在中国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①刘继德牛亚斌(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田化学所,北京,邮编100083)油田化学品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或产业),起步于70年代初,经20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品... 油田化学品在中国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①刘继德牛亚斌(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田化学所,北京,邮编100083)油田化学品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或产业),起步于70年代初,经20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和数量达到相当规模的产业(上千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勘探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油田化学品中多糖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钢 李瑛 张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1,共3页
为定量分析糖类油田化学品中多糖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测量,探讨波长、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溶液稀释倍数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线性区域并评价此方法的稳定性、精确度与重现性,并与蒽酮比色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为定量分析糖类油田化学品中多糖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测量,探讨波长、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溶液稀释倍数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线性区域并评价此方法的稳定性、精确度与重现性,并与蒽酮比色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杂多糖苷KD-03溶液质量浓度在20~200mg/L之间、显色时间30min、波长为485nm时,吸光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好,精确度与重现性实验RSD值分别为0.76%和2.42%.对比蒽酮比色法,苯酚-硫酸比色法精确度与重现性分别提高了1.19%和3.04%.为油气田定量分析糖类材料中多糖含量找到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杂多糖苷 多糖 定量分析 苯酚-硫酸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化学品在钻井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汝山 苏长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5期88-92,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钻井液、完井液、保护油气层等用油田化学品的研究及应用的现状 ;提出正电性钻井液体系是今后钻井液及完井液的发展方向 ;油田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 :在油田化学新理论指导下 ,进行油田化学品分子设计、开发新型单体。
关键词 钻井 应用 油田化学品 钻井液 完井液 保护油气层 多功能聚合物 化学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11(第五届)全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及应用技术研讨会”的通知
5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8-718,共1页
油田化学品作为贯穿石油生产全过程的重要产品,其应用遍及石油勘探、钻采、集输和注水等所有工艺过程,对增加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各国都在加强刺激原油的措施性开采。在节约资源、大... 油田化学品作为贯穿石油生产全过程的重要产品,其应用遍及石油勘探、钻采、集输和注水等所有工艺过程,对增加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各国都在加强刺激原油的措施性开采。在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形势下,油田每年有9~10亿t的废水亟待有效处理,这些都迫切需要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技术研讨会 应用 开发 原油产量 石油生产 石油勘探 工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页岩开发驱动油田化学品需求增长
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4-514,共1页
据IHS化学公司的一份油田化学品市场研究显示,受北美页岩油气产量迅速扩大的驱动,未来5年全球油田化学品市场需求将以年均3.5%的速率增长。2010年全球油田化学品市场销售额达到近16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销售额超过了80亿美元... 据IHS化学公司的一份油田化学品市场研究显示,受北美页岩油气产量迅速扩大的驱动,未来5年全球油田化学品市场需求将以年均3.5%的速率增长。2010年全球油田化学品市场销售额达到近16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销售额超过了80亿美元,占据全球53%的市场份额。报告预测,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90亿美元。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下一个全球最大的油田化学品消费市场是拉丁美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需求增长 驱动 页岩 北美 市场销售额 开发 化学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中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节录)
7
作者 于贵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中国 应用 开发 油田采油 专业委员会 科技工作者 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化集团公司油田化学品系列产品——破乳剂以外的其他油田助剂的研制与开发
8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破乳剂 油田助剂 油田化学品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在油田中的运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龚蔚 蒲万芬 +1 位作者 金发扬 彭陶钧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0,136,共5页
简要介绍了木质素资源的利用及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综述了目前木质素的磺化、硫化、氧化、接枝共聚、缩合、交联等化学改性方法和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的钻井液、油井水泥外加剂、稠油降黏剂及调剖堵水剂、水处理等方面的油田化学品的... 简要介绍了木质素资源的利用及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综述了目前木质素的磺化、硫化、氧化、接枝共聚、缩合、交联等化学改性方法和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的钻井液、油井水泥外加剂、稠油降黏剂及调剖堵水剂、水处理等方面的油田化学品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水溶性、表面活性增强。并从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点提出了木质素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化学改性 油田化学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田化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10
作者 宋杰鲲 张在旭 张宇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5期10-11,共2页
文章从我国油田化学产业环境分析入手,提出我国油田化学产业应当加快技术发展,实施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进而分析得出,油田化学产业的集聚发展模式为政府引导,大型技术服务公司为核心,研发、生产、应用纵向一体化的区位集聚模式。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发展模式 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石墨烯量子点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吴景春 代勇辉 +3 位作者 石芳 殷鹏 蓝斌斌 张春龙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1848,共8页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 为制备一种稳泡能力较强,降黏与起泡能力优异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起泡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制备了GQDs,然后对其进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功能改性,制备了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型起泡剂(D12-5-GQDs)。采用FTIR、纳米粒度电位仪、UV-Vis对D12-5-GQDs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评价静/动态吸附量、界面张力、起泡高度和分流率,阐明了不同实验条件下D12-5-GQDs的发泡能力、稳泡剂协同特性以及降黏调驱等能力。结果表明,温度31℃时,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的能力最佳,15 min内载液量可达187 mL;D12-5-GQDs应用范围在30~350℃,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水溶液在350℃时起泡体积仍能>200 mL;D12-5-GQDs的抗吸附能力较强,最终平衡吸附量约为0.18 mg/g;质量浓度1.0 g/L的D12-5-GQDs溶液调驱能力较好,级差4.6与16.6对应的高、低渗最终分流率之比分别为61∶38和70∶29;D12-5-GQDs在0.5 PV(孔隙体积)的注入量下可迅速起效调驱,并在1.5 PV左右使分流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石墨烯量子点 泡沫复合驱 稠油热采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网络上临界溶液温度型深部调剖缓膨凝胶颗粒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王犁 曾燚 +3 位作者 黄晶 钱洪芳 周利华 武元鹏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9-1856,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酰胺(MAAm)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2,2-二乙氧基苯乙酮(I-2959)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和浸泡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MAAm/PDMAA)双网络上临界溶... 以甲基丙烯酰胺(MAAm)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2,2-二乙氧基苯乙酮(I-2959)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和浸泡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酰胺/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MAAm/PDMAA)双网络上临界溶液温度(UCST)型水凝胶,将其用于调剖堵水。采用SEM、FTIR、高温流变仪对水凝胶的形貌、氢键作用和温度响应性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温度响应下的溶胀性能以及氢键供体(胺基)和氢键受体(羰基)比例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MAAm)∶n(DMAA)=2∶1时,制备的双网络UCST型水凝胶(PMAAm/PDMAA-2.0)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90℃),拉伸强度最大可达13.8 MPa,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00.9%,压缩应变在80%时的压缩强度最大可达4.0 MPa。PMAAm/PDMAA-2.0的UCST响应能力主要来源于聚合物链之间氢键的缔合与解离,其能够在低温下抗溶胀,高温下吸水膨胀倍数可达40倍,并且拥有0.65 MPa的突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临界溶液温度 深部调剖 缓膨颗粒 氢键缠结 双网络凝胶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蜡、高凝点油藏用降凝驱油微乳液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勇 张卫东 +1 位作者 郭榕 李应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3-908,共6页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醇聚醚羧酸钠(SE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型降凝剂RD 5120T)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了降凝驱油微乳液。考察了n(SEC)∶...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醇聚醚羧酸钠(SE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型降凝剂RD 5120T)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了降凝驱油微乳液。考察了n(SEC)∶n(OTAB)对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m(RD 5120T)∶m(SEC+OTAB)对降凝驱油微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采用凝固点测试、相态实验、增溶组分分析、界面张力测试、物模实验测试了降凝驱油微乳液的性能,并评价了其在东部某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n(SEC)∶n(OTAB)=7∶3〔n(SEC)+n(OTAB)=1.0 mol〕、m(RD 5120T)∶m(SEC+OTAB)=1∶10、SEC(610.7 g,0.7 mol)、RD 5120T+SEC+OTAB质量浓度为200 g/L的条件下,制备的降凝驱油微乳液(微乳液-1)的平均粒径为83.64 nm,其对3种高凝原油凝固点平均降低34%以上,对原油中的长链脂肪烃(C_(18)~C_(30))具有更强的增溶能力,可将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降至6×10^(-3)mN/m。物模实验中,注入孔隙体积倍数(PV)0.2、质量浓度5 g/L的微乳液-1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2.1%;现场试验中,微乳液-1可对高含蜡、高凝点油藏起到降水增油的效果,平均综合含水率(质量分数)从94.8%最低降至89.1%,平均日油从4.5 t最高提升至7.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 降凝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史鸿鑫 赵丽君 +2 位作者 项菊萍 高立定 沈海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概述了氟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钻井、采油和集输领域的应用。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和憎水憎油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作油田钻井中的降滤失剂、助排剂;油田采油中的驱油添加剂、原油破乳剂、酸液缓蚀剂;油田集... 概述了氟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钻井、采油和集输领域的应用。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和憎水憎油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作油田钻井中的降滤失剂、助排剂;油田采油中的驱油添加剂、原油破乳剂、酸液缓蚀剂;油田集输中的稠油降黏剂、原油降凝剂、原油蒸发抑制剂、燃油增效剂、油罐防腐剂;也可作为油田污水杀菌剂。开发新型氟表面活性剂类油田化学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用文献2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表面活性剂 油田化学品 钻井 采油 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堵漏用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吸水性能 被引量:21
15
作者 姚晓 朱华 +3 位作者 汪晓静 储书平 许春田 黄永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4-1127,共4页
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岭土三元复合型高吸水树脂,最佳制备条件为:w(AM)=20%,w(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8%,w(过硫酸铵)=0.6%,反应温度40℃。优选样在105℃烘干6h后,在室温下的吸蒸... 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高岭土三元复合型高吸水树脂,最佳制备条件为:w(AM)=20%,w(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8%,w(过硫酸铵)=0.6%,反应温度40℃。优选样在105℃烘干6h后,在室温下的吸蒸馏水倍数和吸w(NaCl)=0.9%水溶液倍数分别达到1634g/g及138g/g。考察了温度、电解质浓度、树脂粒径、不同种类的矿物、高岭土质量分数以及溶液pH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温度下树脂的吸水率和保水率。通过添加有机羧酸CA和调整树脂的粒径大小,制备了一种吸水速率可控的油田堵漏用高吸水树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机羧酸CA能有效地与树脂复合,形成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高岭土 复合吸水树脂 吸水性能 堵漏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型稠化剂的合成和耐地层水稀释性能
16
作者 逯越婧 赖小娟 +4 位作者 石华强 李海斌 陈加利 王磊 党志强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6-1384,共9页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疏水缔合型稠化剂PAAOD。采用FTIR、^(1)HNMR、^(13)CNM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表观黏...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疏水缔合型稠化剂PAAOD。采用FTIR、^(1)HNMR、^(13)CNM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表观黏度、流变特性和酸岩反应速率等测试,考察了PAAOD的耐地层水稀释性、抗高温剪切和缓速性能。结果表明,PAAOD质量分数为0.8%的酸液体系(即PAAOD溶解在质量分数15%的盐酸中)在130℃、剪切速率170 s^(–1)的条件下,剪切2 h后其表观黏度保持在63.39 mPa·s,表现出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PAAOD质量分数0.8%的PAAOD固体酸体系(PAAOD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氨基磺酸),经模拟地层水稀释2倍后,在25、90℃下的表观黏度损失率分别为43.75%和44.80%,表现出良好的耐地层水稀释性,且在静置30 min后,其黏度损失率有所减小;在130℃下PAAOD的酸岩反应速率为0.06 mg/(cm^(2)·s),平均缓速率为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耐稀释 耐剪切 稠化剂 缓速性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基速溶耐温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17
作者 蔺旭杰 王磊 +3 位作者 李小玲 赖小娟 党志强 李朋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0-667,共8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4-丙烯酰吗啉(ACMO)和非离子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OEM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水基速溶耐温聚合物(PAOAA)。采用FTIR、^(1)HNMR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4-丙烯酰吗啉(ACMO)和非离子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OEM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水基速溶耐温聚合物(PAOAA)。采用FTIR、^(1)HNMR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增稠能力和流变性能实验对PAOAA作为压裂液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OAA可在海水中2.0 min内溶解,质量分数0.8%的PAOAA溶液表观黏度为108 mPa·s,并表现出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在100、170 s–1剪切速率下终点表观黏度差别不大,不同温度下的终点表观黏度均>50 mPa·s。单体AMPS中含有的磺酸基团屏蔽了海水中的盐离子,提高了PAOAA的水溶性;杂环ACMO提高了PAOAA分子链的刚性;非离子疏水单体OEMA使PAOAA表现出缔合微区,提高了PAOAA的耐温性能,在三者的协同作用下,PAOAA表现出速溶耐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基压裂液 速溶性 耐高温 耐剪切 疏水缔合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对稠化酸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梁钰茸 王磊 +4 位作者 王蕊 李玉龙 赖小娟 李朋 牛雅妮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02,共8页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TAC添加量,以SY质量的计,取值为0.2%~1.0%,下同)。通过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黏度计、流变仪、SEM对其进行了测试,考察了TAC添加量对SY-x-TAC耐温性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98.15 K下,TAC最低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16 mmol/L。SY-0.4%-TAC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显著提高,升温至180℃时其溶液表观黏度和继续剪切1 h后溶液的最终表观黏度分别为80.85和75.48 mPa·s,比SY(48.01和42.52 mPa·s)分别提高了68.40%和77.52%。在应力扫描范围内,SY-0.4%-TAC和SY-0.6%-TAC存在明显的线性黏弹区,表现为弹性体,体系空间结构为更紧密的网状结构。SY的疏水基团与TAC的疏水尾端相互作用,形成混合胶束。疏水基团被包裹在胶束内部,TAC的亲水基团代替SY的亲水链,实现分子间缔合,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稠化酸 疏水缔合 耐高温 耐剪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吴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93,共12页
概述了各类化学驱技术矿藏实验和工业应用给采出液游离水脱除和乳化原油脱水带来的新问题和已采取的应对方法,重点介绍了化学驱采出液的性质和化学驱采出液处理中所用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化学驱采出液处理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 概述了各类化学驱技术矿藏实验和工业应用给采出液游离水脱除和乳化原油脱水带来的新问题和已采取的应对方法,重点介绍了化学驱采出液的性质和化学驱采出液处理中所用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化学驱采出液处理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引用文献14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采出液 破乳剂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碱/聚合物驱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用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中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5,共7页
以淀粉等为原料,通过与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腈、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等单体接枝共聚,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油田化学品。文中主要介绍了油田用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和... 以淀粉等为原料,通过与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腈、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等单体接枝共聚,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油田化学品。文中主要介绍了油田用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淀粉接枝共聚物用作钻井液处理剂,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和复合盐水钻井液中均具有较强的降滤失能力,以及较好的抗盐抗温能力;淀粉接枝共聚物用作调剖堵水剂,可以与许多交联剂交联形成高黏弹性凝胶体系,且分子结构上柔性侧链与刚性骨架相互渗透,形成具有星型或梳型结构的聚合物,其交联体系具有较强的抗温、抗盐、抗剪切和长期稳定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用作油田水处理絮凝和净化剂,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等特性,且絮凝性强,混凝脱色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淀粉 接枝共聚 钻井液处理剂 调剖堵水剂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