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叶式旋流器内油滴运动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振波 马艺 金有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3-546,共4页
为考察导叶式旋流器内油滴的运动状态及迁移规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离散相模型)对旋流器内的离散相油滴的运动进行研究,得到了油滴的运动迁移轨迹及最终迁移结果,并通过分析油滴群的分离概率,得到了油滴的粒级效率数学模型。在此... 为考察导叶式旋流器内油滴的运动状态及迁移规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离散相模型)对旋流器内的离散相油滴的运动进行研究,得到了油滴的运动迁移轨迹及最终迁移结果,并通过分析油滴群的分离概率,得到了油滴的粒级效率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旋流器内油滴聚结与破碎作用随油滴粒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油滴在旋流器内的运动存在三种轨迹:由短路流进入溢流管流出、由内旋流进入溢流管流出和由外旋流经底流管流出;(2)基准操作条件下油滴分离的切割粒径为27.43μm,并且随着油滴粒径的增大,油滴的破碎作用加强,而油滴间的聚结作用减弱;(3)根据入口粒度的R-R分布进行模拟计算,所得到的总分离效率数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数值模拟 离散相 油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圆盘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永红 万然 +1 位作者 刘阳 陈国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9-1702,1707,共5页
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环下供油轴承腔拓扑结构,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拟轴承腔结构-旋转圆盘腔结构,并基于此进行了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的研究。研究中首先获得了腔内气相介质流场特性,然后在考虑气相阻力、油滴自身重力对油滴运动特性的影响下,采... 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环下供油轴承腔拓扑结构,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拟轴承腔结构-旋转圆盘腔结构,并基于此进行了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的研究。研究中首先获得了腔内气相介质流场特性,然后在考虑气相阻力、油滴自身重力对油滴运动特性的影响下,采用Lagrangian方法建立气相介质流场中油滴运动方程,获得了不同油滴直径以及圆盘转速变化对油滴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轨迹影响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圆盘转速对油滴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轨迹都有很大的影响;相同转速下直径较小油滴速度、轨迹的受到气相流场的影响比直径较大油滴所受影响更为显著。且油滴自身重力对不同直径下油滴的运动运动轨迹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腔 油滴运动特性 Lagrangia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腔中考虑油滴运动的气相物理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冬磊 陈国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6-1661,共6页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考虑油滴运动的气相物理场分析是进行二次流及润滑系统设计的基础工作。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轴承腔中嵌入油滴运动影响条件下气相介质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并探讨了转子转速对气相介质流动速...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考虑油滴运动的气相物理场分析是进行二次流及润滑系统设计的基础工作。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轴承腔中嵌入油滴运动影响条件下气相介质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并探讨了转子转速对气相介质流动速度、温度以及轴承腔连通区域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气相介质流动速度和温度增大,同时进气腔与回油腔之间压力差减小。此外,将考虑油滴运动的气相物理场与油滴/空气相的耦合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据此确定本文所采用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及其在计算时间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腔 油滴运动 气相物理场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气流流量对轴承腔外壁滑油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逸韬 钟易成 +2 位作者 吴悠 周琳 苏志敏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了研究密封气流质量流量对轴承腔外壁面上滑油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和液膜模型,利用STAR CCM+商业软件对轴承腔内油滴运动、油滴向油膜的转化以及油膜在轴承腔内的运动开展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德国Ka... 为了研究密封气流质量流量对轴承腔外壁面上滑油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和液膜模型,利用STAR CCM+商业软件对轴承腔内油滴运动、油滴向油膜的转化以及油膜在轴承腔内的运动开展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德国Karlsruhe大学轴承腔油膜厚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在高转速下一致性较好,平均相对误差13.6%;低转速下由于空气分布均匀性较差,个别工况点计算值与试验值存在一定误差,但最小相对误差在4%,总体上具有较好一致性;随着轴承腔密封气流的质量流量的增加,轴承腔内空气的平均流动速度提高,对轴承腔外壁面上油膜的剪切作用和扰动能力增强,导致轴承腔的外壁面油膜厚度和稳定性降低;轴承腔外壁面上的温度分布与油膜的厚度分布一致,最小温度分布在壁面上被油滴冲击位置;随着轴承腔密封气流的质量流量的增加,轴承腔外壁面上低温分布范围增大,但温度分布均匀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腔 密封气流 油滴运动 膜厚度 分布 温度分布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废水错流膜过滤流场及多级处理工艺模拟
5
作者 王庆港 李桂水 +3 位作者 洪逸斌 陈皓 李煜 李文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02,共7页
针对错流膜过滤过程中油滴间碰撞及聚并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油相体积分数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孔隙率或温度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进行了多级膜过滤处理乳化含油废水试验。... 针对错流膜过滤过程中油滴间碰撞及聚并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油相体积分数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孔隙率或温度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进行了多级膜过滤处理乳化含油废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膜通量先增大后不变,截留率先不变后减小;随着旋转角速度的增大,渗透液出口和过滤膜表面的油相体积分数会减小,膜通量和截留率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膜通量逐渐增大,截留率先增大后逐渐降低;利用超滤膜在孔隙率为0.4,旋转角速度为9 rad/s,温度为310 K的工况下进一步处理含油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截留率达95.05%。所得结论可为乳化含油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水分离 数值模拟 油滴运动 膜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