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稀珍残片研究结果论国宝油滴建盏的特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显求 黄瑞福 +2 位作者 周学林 孙建兴 栗金旺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6-34,共9页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时,除了适当的釉配方之外,关键在于适当工艺条件下改善油滴斑发育所形成的显微结构与选择若干加入物以提高其镜而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油滴建盏 残片 显微结构 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州兔毫盏
2
作者 陈文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86-87,共2页
建州兔毫盏福建省武夷山市图书馆陈文兔毫盏,宋代著名茶具之一,是一种敞口、深腹、浅圈足的小茶碗,以其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的银色结晶,在甜色于澜光中,其银白色之波纹如兔毫状,或作灰色之鹧鸪背状、又名兔毫盏或鹧鸪碗,宋代... 建州兔毫盏福建省武夷山市图书馆陈文兔毫盏,宋代著名茶具之一,是一种敞口、深腹、浅圈足的小茶碗,以其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的银色结晶,在甜色于澜光中,其银白色之波纹如兔毫状,或作灰色之鹧鸪背状、又名兔毫盏或鹧鸪碗,宋代以建窑烧造者为佳,俗称“建盏”。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毫 油滴建盏 鹧鸪斑 黑釉瓷 武夷山市 东南亚 博物馆 《岛夷志略》 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