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0MW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涡轮漏油原因及处理
1
作者 柯永省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466,共3页
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基建调试过程中,因汽轮机润滑油母管压力下降引起交流润滑油泵自启,导致调试试验中断。对汽轮机润滑油母管压力下降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为油箱内部油涡轮进口法兰聚四氟乙烯垫片泄漏所致。经过试验,在保证汽... 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基建调试过程中,因汽轮机润滑油母管压力下降引起交流润滑油泵自启,导致调试试验中断。对汽轮机润滑油母管压力下降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为油箱内部油涡轮进口法兰聚四氟乙烯垫片泄漏所致。经过试验,在保证汽轮机轴承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汽轮机缸温低于280℃时停运主机电动盘车,通过降低主机润滑油油箱油位并维持顶轴油系统运行、进行连续手动盘车,完成油涡轮垫片的快速更换工作,有效地缩短了检修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涡轮 润滑 轴承 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机油涡轮参数化设计模型与特征属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佐卫 赵世全 +2 位作者 周进 曾令刚 殷国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8-214,共7页
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油涡轮则是600 MW及其以上大容量机组润滑油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技术图纸引进方式进行制造,而对其内部流动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较少。在分析油涡轮部件的基本结构与... 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油涡轮则是600 MW及其以上大容量机组润滑油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技术图纸引进方式进行制造,而对其内部流动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较少。在分析油涡轮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径流式与冲动式涡轮的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速度三角形与冲量定理建立的油涡轮基本原理模型、特征方程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经过精度验证的水力性能数值试验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油涡轮的参数化设计模型,找出了油涡轮的固有属性,为油涡轮的设计提供了相关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油涡轮 原理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出口安放角对油涡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苟秋琴 赖喜德 宋冬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5,共6页
根据油涡轮各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推导出油涡轮中能量转换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分析了油涡轮有效轴功率随叶片出口安放角β2的变化规律。本文结合1000MW汽轮机组配套油涡轮研发,借助CFD软件对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分别为22.5... 根据油涡轮各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推导出油涡轮中能量转换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分析了油涡轮有效轴功率随叶片出口安放角β2的变化规律。本文结合1000MW汽轮机组配套油涡轮研发,借助CFD软件对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分别为22.5°,18°,13.5°和10°4种设计方案的油涡轮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多工况数值模拟都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片出口安放角减小,油涡轮的有效轴功率会随之增大,且"n-N T"曲线更平坦,不仅能够满足油涡轮的调节特性要求,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此证明文中分析方法可以为完善油涡轮的设计理论奠定一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机组 油涡轮 叶片出口安放角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方程的油涡轮优化设计
4
作者 苟秋琴 赖喜德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根据油涡轮各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借鉴径流式涡轮与冲击式水轮机的设计理论,推导出基于速度三角形与动量矩定理的油涡轮基本特征方程,并据此提出油涡轮有效轴功率随射流相对出流角β2的变化规律。根据此变化规律,采用减小β2将流... 根据油涡轮各部件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借鉴径流式涡轮与冲击式水轮机的设计理论,推导出基于速度三角形与动量矩定理的油涡轮基本特征方程,并据此提出油涡轮有效轴功率随射流相对出流角β2的变化规律。根据此变化规律,采用减小β2将流道改为加速流道的方法,对某1 000MW汽轮机组油系统的油涡轮进行优化设计。借助CFD软件对原型油涡轮和优化设计油涡轮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油涡轮不仅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适应变工况运行,为油涡轮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机组 油涡轮 特征方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聚醚对涡轮机油的抗漆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江 张洋 +1 位作者 巩亚 郑金花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随着汽轮机和透平机械等设备的发展,涡轮机油的运行工况变得更加苛刻,油品容易发生异常氧化,并出现漆膜问题。油溶性聚醚分子具有极性,理论上对漆膜等极性氧化产物具有溶解性。为探究用油溶性聚醚改善涡轮机油漆膜问题的可行性,采用高... 随着汽轮机和透平机械等设备的发展,涡轮机油的运行工况变得更加苛刻,油品容易发生异常氧化,并出现漆膜问题。油溶性聚醚分子具有极性,理论上对漆膜等极性氧化产物具有溶解性。为探究用油溶性聚醚改善涡轮机油漆膜问题的可行性,采用高温烘箱氧化、Dry-TOST模拟氧化、油品性能分析和橡胶相容性实验等方法,评价油溶性聚醚对涡轮机油漆膜倾向指数、油泥生成量及关键理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与密封材料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油溶性聚醚具有减少涡轮机油油泥生成量,降低漆膜倾向指数的作用;油溶性聚醚对涡轮机油的旋转氧弹、空气释放性、橡胶相容性具有一定不良影响,但添加一定比例油溶性聚醚的涡轮机油样品的理化性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并可通过橡胶相容性实验。将油溶性聚醚作为涡轮机油的组分以提升其抗漆膜沉积性能的技术具有一定工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溶性聚醚 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矿物涡轮机油中气体Ostwald系数及含气量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笑微 严涛 +4 位作者 尹文波 王腾 张晋玮 王娟 刘永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4-198,共5页
通过测定50℃时L-TSA 32及L-TSA 46号矿物涡轮机油中溶解气体奥斯特瓦尔德系数(Ostwald系数),经与50℃国产矿物绝缘油中气体Ostwald系数对比及拟合后,发现两者线性相关,给出了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矿物涡轮机油含气量的校正公式及简易换... 通过测定50℃时L-TSA 32及L-TSA 46号矿物涡轮机油中溶解气体奥斯特瓦尔德系数(Ostwald系数),经与50℃国产矿物绝缘油中气体Ostwald系数对比及拟合后,发现两者线性相关,给出了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矿物涡轮机油含气量的校正公式及简易换算方法,可为矿物涡轮机油含气量及油中各气体组分含量的检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矿物涡轮 矿物绝缘 溶解气体 Ostwald系数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IⅡ^(+)10润滑油基础油在涡轮机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绍松 周旭 +1 位作者 王雪梅 李志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89,共6页
基于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的润滑油基础油资源,针对近年来生产涡轮机油出现的锈蚀和过滤性不合格问题,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方面开展涡轮机油产品配方的应用考察工作,分析了HVIⅡ^(+)10(茂名)和不同功能剂、防锈剂的配伍问题。结果表明:在... 基于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的润滑油基础油资源,针对近年来生产涡轮机油出现的锈蚀和过滤性不合格问题,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方面开展涡轮机油产品配方的应用考察工作,分析了HVIⅡ^(+)10(茂名)和不同功能剂、防锈剂的配伍问题。结果表明:在功能剂A同样剂量的情况下,应用基础油HVIⅡ^(+)10(茂名)调制的涡轮机油产品防锈性能和过滤性能均较差,选用AC 716防锈剂补强可以解决问题;应用功能剂B和功能剂C,可以改善L-TSA(A级)涡轮机油的过滤性和防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基础 涡轮 锈蚀 过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涡轮机油中3种抗氧化剂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维鑫 汪红梅 +1 位作者 钱艺华 张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164,共4页
对抗氧化剂(抗氧剂)含量的检测是涡轮机油抗老化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选取甲醇对油样进行萃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建立了同时定量检测涡轮机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N-苯基-α-萘胺(T531)和二辛基二苯胺(DODA)3种... 对抗氧化剂(抗氧剂)含量的检测是涡轮机油抗老化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选取甲醇对油样进行萃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建立了同时定量检测涡轮机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N-苯基-α-萘胺(T531)和二辛基二苯胺(DODA)3种抗氧剂的方法。考察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上述3种抗氧剂的回收率在95.8%~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4%,且样品处理简便,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快速定量检测涡轮机油中抗氧剂。该方法的研制成功,也为涡轮机油中其他添加剂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抗氧化剂 定量分析 样品处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灰色关联度分析电厂涡轮机油的监测数据
9
作者 窦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99-302,307,共5页
针对电厂涡轮机油在运行过程中监测数据存在离散程度较大,难以预测且预测精确度低等问题,建立了最优权值灰色关联评价体系模型,以涡轮机油的铁含量作为系统行为特征序列,定量分析运动粘度、酸值、水分与铁含量的关联性。实例分析结果表... 针对电厂涡轮机油在运行过程中监测数据存在离散程度较大,难以预测且预测精确度低等问题,建立了最优权值灰色关联评价体系模型,以涡轮机油的铁含量作为系统行为特征序列,定量分析运动粘度、酸值、水分与铁含量的关联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灰色GM(1,1)模型评价涡轮机油的运行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为涡轮机油运行状态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GM(1 1)模型 涡轮 铁含量 运行状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机油氧化与漆膜产生的相关性试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钱艺华 孟维鑫 汪红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涡轮机油氧化产生的漆膜会严重威胁发电机组的正常稳定运行,亟需针对漆膜的产生建立合适的检测体系。本文对6种不同型号的涡轮机油进行了Dry-TOST模拟氧化,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油品的漆膜倾向指数、酸值、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剂消耗率进行了检... 涡轮机油氧化产生的漆膜会严重威胁发电机组的正常稳定运行,亟需针对漆膜的产生建立合适的检测体系。本文对6种不同型号的涡轮机油进行了Dry-TOST模拟氧化,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油品的漆膜倾向指数、酸值、氧化安定性和抗氧剂消耗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涡轮机油氧化程度的加深,漆膜逐渐产生,氧化是造成漆膜产生的重要原因;酸值的变化及二苯胺类抗氧剂消耗率与漆膜倾向相关性较小,而涡轮机油残余氧化能力和T531消耗率与漆膜倾向有一定关系;T531消耗率达到30%可作为油品使用的警戒线;漆膜的检测中,应以漆膜倾向指数为主要依据,以残余氧化能力和T531消耗率为参考依据,综合评估油品的氧化程度与漆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氧化 漆膜 抗氧剂 Dry-TOST 滤膜比色法 漆膜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机油破乳化度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丘晖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72-74,共3页
抗乳化性能是衡量涡轮机油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对GB/T 7605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在测试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测试温度、残留清洗剂、蒸馏水的电导率和pH值等方面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蒸馏水的电导率... 抗乳化性能是衡量涡轮机油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对GB/T 7605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在测试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测试温度、残留清洗剂、蒸馏水的电导率和pH值等方面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蒸馏水的电导率和pH值、残留清洗剂对涡轮机油破乳化度测试影响较大,而测试温度对测试结果有影响,但只要控制好测试温度,对测试结果影响可以忽略。通过破乳化的机理分析,使用的水、存在的表面活性物质都会改变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影响涡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破乳化度 电导率 PH值 残留清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汽轮机组润滑油压力突降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华桂 秦惠敏 +1 位作者 龙劲强 蔡高翔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67,70,共4页
某600MW汽轮机组正常运行期间,润滑油压力突降触发机组低油压保护动作停机。经分析机组停运前后运行操作、热工测量传送、润滑油设备及系统等各方面的相关参数,最终确定润滑油压力突降是由于润滑油箱的实际运行油位偏低引发油系统管路... 某600MW汽轮机组正常运行期间,润滑油压力突降触发机组低油压保护动作停机。经分析机组停运前后运行操作、热工测量传送、润滑油设备及系统等各方面的相关参数,最终确定润滑油压力突降是由于润滑油箱的实际运行油位偏低引发油系统管路积聚空气引起。就此,采取了标定油位计、提高油质、延长油在油箱停留时间、开放气孔等处理措施,实施后油压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机组 润滑 油涡轮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技术的两种典型轴头泵润滑油系统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佐卫 殷国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6-249,253,共5页
针对两种典型轴头泵润滑油系统——主油泵-油涡轮润滑油系统和主油泵-射油器润滑油系统,根据主油泵、油涡轮、射油器及轴承等关键元件的特征方程和设计参数,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了二者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主辅油泵切换过程仿真分析... 针对两种典型轴头泵润滑油系统——主油泵-油涡轮润滑油系统和主油泵-射油器润滑油系统,根据主油泵、油涡轮、射油器及轴承等关键元件的特征方程和设计参数,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了二者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主辅油泵切换过程仿真分析可知,两种轴头泵润滑油系统在无蓄能器条件下主辅油泵亦能从容切换是其共有特性和优势之一。通过停机惰走过程和高位油箱放油过程的仿真分析,确定了两种轴头泵润滑油系统失去自持能力的转速,也就是断油转速,其自持能力将推迟高位油箱的投入时间从而缩减其容积,机组功率越小、惰走时间越短,自持能力对缩减高位油箱容积的贡献越大,此为两种轴头泵润滑油系统的共有特性和另一优势。上述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吻合,仿真模型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为大功率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系统 油涡轮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力潜油泵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振宁 刘海静 +2 位作者 曲雯颖 付鹏 吴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6,共3页
水力潜油泵是通过地面注水泵向井下注入动力液,带动井下涡轮旋转,驱动离心泵举升液体的采油装置。该新型泵摒弃了传统的井下潜油电动机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电气元件在井下恶劣环境下的不可靠因素,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其寿命。为了... 水力潜油泵是通过地面注水泵向井下注入动力液,带动井下涡轮旋转,驱动离心泵举升液体的采油装置。该新型泵摒弃了传统的井下潜油电动机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电气元件在井下恶劣环境下的不可靠因素,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了其寿命。为了检验新型涡轮驱动多相水力潜油泵在高油气液流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对该泵在Captain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泵使用效果良好,可靠性高,寿命长,还可以在复杂的井况(如高温、稠油和高含气条件)下发挥出明显的优越性,而且适合多变的油井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潜 电动潜离心泵涡轮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胺类抗氧剂的耐高温性能及油泥沉积倾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0,共6页
利用Dry-TOST试验考察含不同抗氧剂的涡轮机油样品的氧化寿命和油泥沉积趋势,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了沉积油泥的成分,探究添加不同抗氧剂油品的油泥来源。结果表明... 利用Dry-TOST试验考察含不同抗氧剂的涡轮机油样品的氧化寿命和油泥沉积趋势,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了沉积油泥的成分,探究添加不同抗氧剂油品的油泥来源。结果表明:与烷基化二苯胺相比,高温下N-苯基-α-萘胺的抗氧化性能更强;经氧化后,添加单一抗氧剂(烷基化二苯胺或N-苯基-α-萘胺)的油品均产生较多油泥,但油泥的来源不同;添加烷基化二苯胺的涡轮机油的油泥主要来自于基础油的氧化产物,而添加N-苯基-α-萘胺的涡轮机油的油泥主要来自抗氧剂的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抗氧剂 烷基化二苯胺 N -苯基- α -萘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动力舰船机舱环境中的DTBP实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晨 史喜成 +2 位作者 余涛 李灿 段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99,共3页
利用Tenax-TA吸附管对某蒸汽动力舰船海上航行工况和码头停泊停机工况下的机舱环境空气进行富集采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DTBP含量。研究表明:该舰船航行期间蒸汽动力系统存在高浓度DTBP散发,机舱环境中DTBP质量浓度(0.036mg/... 利用Tenax-TA吸附管对某蒸汽动力舰船海上航行工况和码头停泊停机工况下的机舱环境空气进行富集采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DTBP含量。研究表明:该舰船航行期间蒸汽动力系统存在高浓度DTBP散发,机舱环境中DTBP质量浓度(0.036mg/m3)是停泊停机状态的近10倍(0.004mg/m3)。因此,建议在开展蒸汽动力舰船舱室空气污染治理时,应完善相关标准,改善涡轮机油品质,加强涡轮机油的DTBP释放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动力舰船 涡轮 DTBP 室内空气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