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主绝缘电场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1
作者 阎秀恪 孙阳 +1 位作者 于存湛 谢德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3,共7页
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较传统正立式产品有很大的区别,产品应用初期事故率较高,而绝缘事故占有较大比例。本文针对实际的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特点,提出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电场计算模型,分层分段计算得到主绝... 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较传统正立式产品有很大的区别,产品应用初期事故率较高,而绝缘事故占有较大比例。本文针对实际的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特点,提出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电场计算模型,分层分段计算得到主绝缘的电场分布,并分析了影响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动态响应模型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策略,以降低最大场强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主绝缘设计。优化后的绝缘结构,主绝缘内的电场强度降低,电场分布更加均匀。优化方案为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 主绝缘 电容 电场分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光纤传感器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线监测技术
2
作者 沈畅 贾雅君 +1 位作者 金之俭 江俊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175,共10页
针对气相色谱法存在需定期取油样、监测不连续等不足,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光纤传感技术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线监测新方案。文中介绍了一种集成了温度-压力和氢气-乙炔检测模块的MEM... 针对气相色谱法存在需定期取油样、监测不连续等不足,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光纤传感技术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线监测新方案。文中介绍了一种集成了温度-压力和氢气-乙炔检测模块的MEMS光纤传感器。利用有限元仿真构建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电磁模型,通过对比安装传感器前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电磁分布和二次电流波形,说明了该方案的理论可行性。通过热-流耦合仿真研究了绝缘油的温度分布和流动特性,论证了取油口处传感器监测故障气体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110 kV三相油浸式电流互感器MEMS光纤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基于MEMS光纤传感器在线监测方案的有效性。该系统实现了110 kV三相电流互感器的油温、油压、氢气、乙炔参数的实时获取,成功监测到一起B相油中溶解氢气含量超标的事故,在早期故障监测和预防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在线监测 多物理场仿真 MEMS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电压下500 kV油浸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智 郑一鸣 +3 位作者 何文林 李晨 詹江杨 郭冲 《广东电力》 202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为了研究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特性,搭建500 kV油浸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在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回路,对试品施加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使用安装在试品末屏接地引下线处的非接触式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采集... 为了研究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特性,搭建500 kV油浸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在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回路,对试品施加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使用安装在试品末屏接地引下线处的非接触式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采集局部放电信号,通过高采样率示波器显示放电波形。在冲击试验后进行工频局部放电测量、油中溶解气体成分分析、高电压介质损耗因数测试、频域介电谱测试,以检测试品的绝缘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冲击电压下发生局部放电,绝缘损坏,放电熄灭电压低于正常运行电压,放电无法自熄灭,长期累积作用造成设备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冲击电压 局部放电 绝缘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倒立式电流互感器
4
作者 安作平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1992年第10期54-57,共4页
一、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通常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绕组处于下部油箱中,主绝缘置于一次绕组或一二次绕组上,此称正立式;而带有主绝缘的二次绕组处于上部的 CT 则称为倒立式 CT。二者比较,倒立式 CT 的优点为:当一次电流较大时,容易... 一、倒立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通常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绕组处于下部油箱中,主绝缘置于一次绕组或一二次绕组上,此称正立式;而带有主绝缘的二次绕组处于上部的 CT 则称为倒立式 CT。二者比较,倒立式 CT 的优点为:当一次电流较大时,容易解决温升问题;当一次电流较小时,容易实现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温升特性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秀春 毛一之 薛晚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2-45,共4页
分析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内外变压器油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提出了一套计算其流动与温升特性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通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与不同规格、不同工况的产品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计算方法和软件对提高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分析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内外变压器油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提出了一套计算其流动与温升特性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通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与不同规格、不同工况的产品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计算方法和软件对提高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热设计水平、保证产品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原则上也适用其他流体( 如SF6) 作为绝缘介质的互感器热性能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一次绕组 温升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LCWD_2-35型油浸电流互感器tgδ试验接线方式的分析
6
作者 关飞 广东省肇庆电力工业局 +1 位作者 李树山 广东省肇庆电力工业局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LCWD2-35型 TGΔ值 试验 接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干式电流互感器安装调试技术(待续)
7
作者 张建国 《农村电工》 2020年第7期56-57,共2页
110kV有机复合绝缘干式电流互感器具有无油无瓷、环保、防火防爆体积小、基本不需维护、防污闪性能好、局部放电特性好等特点,取代变电站存在漏油、老旧、安全隐患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势在必行。本文就110kV马东线老旧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110kV有机复合绝缘干式电流互感器具有无油无瓷、环保、防火防爆体积小、基本不需维护、防污闪性能好、局部放电特性好等特点,取代变电站存在漏油、老旧、安全隐患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势在必行。本文就110kV马东线老旧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更换成复合干式绝缘电流互感器安装调试中取得的一些实例技术及经验,作探讨性分析和总结,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干式电流互感器 110kV 有机复合绝缘 局部放电特性 防火防爆 安装调试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和特高频的少油设备绝缘联合在线监测 被引量:19
8
作者 唐炬 尹佳 +3 位作者 张晓星 张国治 陈凌 吴晓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553,共8页
针对少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PD)油色谱检测频繁取样易造成设备内部产生负压,以及改造末屏接入检测阻抗危害末屏接地长期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力和特高频(UHF)的少油设备绝缘缺陷联合在线监测方法,设计了压力和UHF的油浸正立式电流... 针对少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PD)油色谱检测频繁取样易造成设备内部产生负压,以及改造末屏接入检测阻抗危害末屏接地长期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力和特高频(UHF)的少油设备绝缘缺陷联合在线监测方法,设计了压力和UHF的油浸正立式电流互感器局放检测方案,研究了不同程度气泡绝缘缺陷下压力和放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D会导致设备内部压力明显增大,且存在以下规律:起始放电30 min左右,压力整体保持不变,之后在放电量一定的情况下,油压随时间近似呈线性增大,放电量分别为500 pC、1000 pC、2000 pC时,压力增长率分别为0.00197 kPa/min、0.00289 kPa/min、0.00345 kPa/min;外置式UHF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非金属缝隙泄漏的电磁波,有效弥补了PD起始时间段内油压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基于上述结果,该文提出了基于压力和特高频的联合诊断方案,为少油设备PD绝缘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压力 特高频 绝缘缺陷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对绝缘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小聘 刘西超 +4 位作者 肖小曼 万德峰 王晓周 王焱 刘彬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15,共6页
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膨胀器内部容易形成负压,影响水分在油纸中的分布,进而影响油纸的绝缘性能。本研究采用间接法测定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绝缘油中水分的饱和溶解度,基于测试结果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Arrheniu... 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膨胀器内部容易形成负压,影响水分在油纸中的分布,进而影响油纸的绝缘性能。本研究采用间接法测定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绝缘油中水分的饱和溶解度,基于测试结果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Arrhenius方程中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和温度及压力的关系,研究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负压导致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不断降低,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趋势愈加明显。负压导致油中水分析出形成油中悬浮水或向纸中转移。引入关于压力的平移因子n,建立了压力、温度、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的数学表达式。将油中酸值、温度和压力作为综合评估油中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因素,建立了多因子的影响规律,其中油中酸值和压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互相抵消。应用以上研究成果可更准确地评估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油纸绝缘的水分分布和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倒立式电流互感器 中水分饱和溶解度 负压 水分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