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水驱中油水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2 位作者
何宇廷
顾文欢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0,共8页
针对当前水驱中的油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结论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关键离子对油水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尚未统一。将岩心驱替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相结合来研究智能水驱中油水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水相互作用在智能水驱...
针对当前水驱中的油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结论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关键离子对油水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尚未统一。将岩心驱替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相结合来研究智能水驱中油水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水相互作用在智能水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整注入水的离子组成可以有效影响采收率。Mg^(2+)和Ca^(2+)能够有效提高岩心驱替效率,Mg^(2+)作用效果强于Ca^(2+),二者存在最优浓度。SO_(4)^(2-)对提高采收率无积极作用。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结果:溶液中不同离子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作用强度依次为Mg^(2+)>Ca^(2+)>Na^(+)。随着溶液中Na^(+),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界面弛豫时间先缩短后延长,存在促进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弛豫时间最短的最优浓度;SO_(4)^(2-)能有效抑制Na^(+),Mg^(2+)和Ca^(2+)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提高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的最优离子浓度、延长油水界面体系达到平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驱
提高采收率
油水相互作用
界面张力
离子浓度
抑制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规律与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3 位作者
吴玉其
何旋
顾少华
何宇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基于伊拉克Missan油田Mishrif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长岩心驱替试验、润湿角测定和界面张力测定试验,研究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作用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中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与油水相互作用改变协同作用提高采...
基于伊拉克Missan油田Mishrif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长岩心驱替试验、润湿角测定和界面张力测定试验,研究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作用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中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与油水相互作用改变协同作用提高采收率,其中润湿性改善影响较大。关键离子类型及质量浓度对润湿性及界面张力影响明显。其中Mg^(2+)和Ca^(2+)促进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改变,随着其质量浓度增加,润湿角和界面张力均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优质量浓度使得润湿角和界面张力最小;Mg^(2+)作用效果强于Ca^(2+)。SO^(2-)_(4)促进关键阳离子对润湿性的影响,抑制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质量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中SO^(2-)_(4)优先吸附于方解石表面,促进关键阳离子发生多离子交换反应,造成润湿性的转变;随着溶液中离子类型及质量浓度的改变,吸附于油水界面的极性原油分子发生盐溶和盐析作用,影响油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智能水驱
润湿性
油水相互作用
多离子交换
盐溶-盐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水驱中油水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何宇廷
顾文欢
程紫燕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东典型碳酸盐岩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关键技术研究”(2017ZX05032004-002)
国家“973”计划“陆相致密油高效开发基础研究”(2015CB250905)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向异性裂缝页岩气藏渗流机理与理论研究”(51374222)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新疆和吐哈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0405)
中国石化重点科技项目“层状砂砾岩未开发储量有效动用评价研究”(P18049-1)。
文摘
针对当前水驱中的油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结论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关键离子对油水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尚未统一。将岩心驱替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相结合来研究智能水驱中油水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水相互作用在智能水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整注入水的离子组成可以有效影响采收率。Mg^(2+)和Ca^(2+)能够有效提高岩心驱替效率,Mg^(2+)作用效果强于Ca^(2+),二者存在最优浓度。SO_(4)^(2-)对提高采收率无积极作用。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结果:溶液中不同离子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作用强度依次为Mg^(2+)>Ca^(2+)>Na^(+)。随着溶液中Na^(+),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界面弛豫时间先缩短后延长,存在促进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弛豫时间最短的最优浓度;SO_(4)^(2-)能有效抑制Na^(+),Mg^(2+)和Ca^(2+)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提高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的最优离子浓度、延长油水界面体系达到平衡的时间。
关键词
智能水驱
提高采收率
油水相互作用
界面张力
离子浓度
抑制
作用
Keywords
smart water-flood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oil-water interaction
interfacial tension
ion concentration
inhi⁃bi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规律与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吴玉其
何旋
顾少华
何宇廷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试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2004-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250905)
+3 种基金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13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222)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2017E-0405)
中国石化重点科技项目(P18049-1)。
文摘
基于伊拉克Missan油田Mishrif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长岩心驱替试验、润湿角测定和界面张力测定试验,研究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作用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中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与油水相互作用改变协同作用提高采收率,其中润湿性改善影响较大。关键离子类型及质量浓度对润湿性及界面张力影响明显。其中Mg^(2+)和Ca^(2+)促进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改变,随着其质量浓度增加,润湿角和界面张力均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优质量浓度使得润湿角和界面张力最小;Mg^(2+)作用效果强于Ca^(2+)。SO^(2-)_(4)促进关键阳离子对润湿性的影响,抑制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质量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中SO^(2-)_(4)优先吸附于方解石表面,促进关键阳离子发生多离子交换反应,造成润湿性的转变;随着溶液中离子类型及质量浓度的改变,吸附于油水界面的极性原油分子发生盐溶和盐析作用,影响油水相互作用。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智能水驱
润湿性
油水相互作用
多离子交换
盐溶-盐析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smart water-flooding
wettability
crude oil-brine interaction
multiphase ion-exchange
salting in-salting out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水驱中油水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研究
柴汝宽
刘月田
何宇廷
顾文欢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酸盐岩油藏智能水驱规律与机制
柴汝宽
刘月田
吴玉其
何旋
顾少华
何宇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