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重介质裂缝型油气藏油水两相流动与固体变形藕合数学模型 |
黎水泉
徐秉业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2
|
基于孔隙-喉道双通道模型的油水两相流动形态分析 |
张磊
康立新
景文龙
郭曜豪
孙海
杨永飞
姚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圆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空隙率数学模型 |
韩洪升
王忠信
杨树人
付俊林
田华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4
|
强旋湍流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学模型及其在涡旋燃烧炉的应用(Ⅱ)——应用 |
张健
S.Nieh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5
|
煤层气两相流阶段的热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 |
郭永存
王仲勋
胡坤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6
|
高气液比气井气液两相节流预测数学模型 |
刘建仪
李颖川
杜志敏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7
|
垂直井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滑动模型 |
汪中浩
吴锡令
张淑芝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3 |
5
|
|
8
|
基于ALE方法的油水两相流固耦合模型研究 |
陈新民
梁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膜分离对两相生物系统酸化特性影响的模型研究 |
管运涛
蒋展鹏
|
《中国沼气》
|
2000 |
3
|
|
10
|
弹性波作用下油水两相渗流耦合模型研究 |
刘静
郑黎明
李悦静
夏军勇
蒲春生
|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19 |
0 |
|
11
|
竖直管内液泛及两相逆流数学模型研究 |
沈明启
韩伟实
陶春波
|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2
|
气水两相流试井复合模型及压力分析 |
程时清
李相方
刘大宝
宗飞
唐宝峰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3
|
循环流化床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刘向军
徐旭常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4
|
|
14
|
磁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 |
王迎慧
归柯庭
刘利
施明恒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5
|
裂缝性底水油藏中水平井两相渗流模型 |
郭大立
刘慈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16
|
水平井筒两相流压力计算模型 |
周生田
张琪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5
|
|
17
|
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研究 |
姚约东
葛家理
李相方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18
|
产水气井气液两相瞬变流动分析 |
毛伟
余碧君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0 |
2
|
|
19
|
钻井环空固液两相流压降模型理论分析 |
褚元林
樊洪海
刘希圣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6 |
2
|
|
20
|
单相及两相流破口的仿真模型 |
李志丽
何祖威
唐胜利
杨晨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