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共享的油气钻井岩心数字分析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聪 韩慧萍 +7 位作者 王艳红 方镕慧 陈维堃 李志伟 董虎 田迎春 罗军 张云波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9,I0006,I0007,共14页
CT扫描和扫描电镜是获取油气钻井岩心内部结构和成分参数的主要技术。为减少数据获取成本,提升数据共享能力,根据不同分辨率CT扫描和扫描电镜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功能需求,建立基础支撑环境层、数据资源层、分析服务层、应用层分层架构,设... CT扫描和扫描电镜是获取油气钻井岩心内部结构和成分参数的主要技术。为减少数据获取成本,提升数据共享能力,根据不同分辨率CT扫描和扫描电镜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功能需求,建立基础支撑环境层、数据资源层、分析服务层、应用层分层架构,设计岩心数据管理、可视化及综合分析模块,提出基于最大球算法的三维孔隙网络建模和UNet深度学习模型的岩心图像特征提取技术,研发基于B/S架构的油气钻井岩心数字分析系统。结果表明:岩心数字分析系统能够管理多类型数据,可以高效提供烃源岩评价、储层物性等关键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岩心重复分析和数据孤岛的现状,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地质调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数字 岩心数据 数据服务 油气钻井岩心数字分析系统 最大球算法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储量分析与开发规划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朝强 彭小东 +6 位作者 王庆帅 汪新光 王一 鲁瑞彬 向耀权 陈玉玺 刘思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8,共11页
储量是产量规划编制的基础,南海西部油田积累了大量的储量相关数据资产,亟待挖掘利用。以储量数据分析-开发潜力评价-规划优化决策为思路,形成了一套油气资产智能评价、利用、优化决策技术体系。在历年内部储量账本(SPE储量)基础上搭建... 储量是产量规划编制的基础,南海西部油田积累了大量的储量相关数据资产,亟待挖掘利用。以储量数据分析-开发潜力评价-规划优化决策为思路,形成了一套油气资产智能评价、利用、优化决策技术体系。在历年内部储量账本(SPE储量)基础上搭建储量综合研究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具有海上特色的储量数据综合分析应用标准、流程和方法;结合经济评价探索了海上已开发探明地质储量“目标采收率”评价方法、未开发探明地质储量“开发下限”评价方法和控制预测储量升级潜力分级排序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采收率、产能等开发指标类比预测知识库,形成了基于开发潜力的开发规划编制新方法及优化决策方法。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思想进行架构,开发了“储量综合研究及规划优化决策系统”,实现了SPE储量编制、内部储量综合分析、开发指标类比、开发规划编制以及开发潜力评价等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 储量数据分析 目标采收率 开发下限 控制预测储量升级 规划优化决策 系统开发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盆地构造-地层格架模拟技术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冲龙 毛小平 +5 位作者 田宜平 翁正平 何珍文 李绍虎 李星 张志庭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三维数字盆地构造-地层格架的生成、显示、矢量剪切和空间查询是实现盆地分析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根据几何学和机械变形原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eoView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系统平台上,研发出了通过二维地震解释剖面图、构造平... 三维数字盆地构造-地层格架的生成、显示、矢量剪切和空间查询是实现盆地分析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根据几何学和机械变形原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eoView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系统平台上,研发出了通过二维地震解释剖面图、构造平面图、沉积相平面图和钻井柱状图生成真三维盆地构造-地层格架的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以及建立三维数字盆地的空间信息系统技术。这些技术作为三维盆地模拟、油气系统模拟、断层封堵性分析、精细油藏描述、水平井可视化设计和剩余油分布分析等软件的开发基础,已经在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盆地 油气系统 盆地分析 地层格架 构造格架 矢量剪切 三维可视化 空间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层损害机理
4
作者 孙玉学 郭光辉 周保中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43-44,121-122,共4页
按标准实验程序和方法,系统研究了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地区钻井液损害油气层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渗透率在1×10-3μm2左右的岩心,水锁损害为14.05%-23.01%;水敏、钻井液滤液与储层不配伍和大分子吸附造成的损害为13.73%-18.8... 按标准实验程序和方法,系统研究了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地区钻井液损害油气层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渗透率在1×10-3μm2左右的岩心,水锁损害为14.05%-23.01%;水敏、钻井液滤液与储层不配伍和大分子吸附造成的损害为13.73%-18.84%;固相损害为2.36%-4.80%。对渗透率在20×10-3-30×10-3μm2之间的岩心,水锁损害为7.48%-12.20%;水敏、钻井液滤液与储层不配伍和大分子吸附造成的损害为6.47%-9.17%;固相损害为0.57%-4.55%,因此该地区主要的损害方式为液相损害。钻井液滤失量,特别是高温高压滤失量,对储层渗透率影响很大,随着钻井液压差的增大,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下降了4%-7%,因此在钻井过程中特别应控制进入油气层的钻井液滤液量和性质,并且应尽可能降低钻井液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情字井地区 气层损害机理 钻井液滤液 渗透率恢复值 水锁损害 分子吸附 储层渗透率 钻井液密度 实验程序 吉林油田 系统研究 高温高压 钻井过程 油气 滤失量 岩心 水敏 配伍 固相 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