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运移表征参数优选及运移方式判识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华 景琛 +2 位作者 刘雅利 袁飞飞 卢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430,438,共8页
为定量判识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动力以及油气运移方式,提出了"油气运移参数变化率"的定义,并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为例进行了应用与探讨。研究表明,以油源对比、运移路径判识以及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优选各类运移表征参... 为定量判识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动力以及油气运移方式,提出了"油气运移参数变化率"的定义,并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为例进行了应用与探讨。研究表明,以油源对比、运移路径判识以及压力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优选各类运移表征参数,计算"运移参数变化率",可以定量确定超压驱动、浮力驱动以及混合驱动所对应的运移参数变化率范围,从而有效地判识油气运移过程中所具有的运移动力构成、运移方式及其作用边界。此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油气运移方式的量化表征与判识,受控于参数的变化,该方法适用于同源、同路径和同期次油气运移方式的定量判识。受构造背景、油气性质和运移路径差异的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运移参数变化率的判定界限存在差异,量化标准具有地区特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参数变化率 油气运移方式 动力构成 超压驱动 浮力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X油田东营组油气成藏模式及滚动开发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鹏飞 范洪军 杨香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41,共9页
通过锦州X油田的油源、储盖组合、油气疏导体系和运移方式的详细分析,结合油田的油气分布、流体性质变化、油藏压力变化及边界断层活动规律的研究,建立了锦州X油田上渐新统东营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锦州X油田的油气运移为... 通过锦州X油田的油源、储盖组合、油气疏导体系和运移方式的详细分析,结合油田的油气分布、流体性质变化、油藏压力变化及边界断层活动规律的研究,建立了锦州X油田上渐新统东营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锦州X油田的油气运移为单向、双源、侧向独立运移,不同时期气、油沿断层垂向聚集,属差异置换的成藏模式。在这种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发现了主力油藏下部的新气藏,新增了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气藏的发现满足了油田的发电需求,也为周边其他气田提供了气源。同时,新增的石油地质储量也提高了锦州X油田的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滚动开发 油气疏导体系 油气运移方式 辽西低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压降梯度计算原则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月琳 刘华 +1 位作者 宋国奇 袁飞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5,共8页
超压作为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其变化速率与油气运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为定量判识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方式,建立了应用地层压降梯度分析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为例进行了应用和探讨。以实测压力与单井预测... 超压作为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其变化速率与油气运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为定量判识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方式,建立了应用地层压降梯度分析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为例进行了应用和探讨。以实测压力与单井预测压力为基础,对油气主要运移层系进行了压力分布特征分析,结合超压成因机制分区、沉积相变以及断层发育特征,分别对压力均匀降低区、沉积相变非均匀降低区和断层分割非均匀降低区采用不同的压降梯度计算思路进行计算。渤南洼陷深洼带的压降梯度最高,其次为断阶带、陡坡带以及缓坡带,且垂向连通的断层附近压降梯度较高,定量地解释了在超压控制下油气运移方式的变化特征,从而有效判识油气优势富集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降梯度 运移动力 油气运移方式 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