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新技术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丛晓荣
张伟
+3 位作者
刘丽华
苏丕波
于兴河
彭俊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7期33-45,共13页
为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及应用,系统分析了水合物油气系统发展历程和技术特色,总结了该技术在墨西哥湾、水合物脊、阿拉斯加北坡及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是在研究...
为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及应用,系统分析了水合物油气系统发展历程和技术特色,总结了该技术在墨西哥湾、水合物脊、阿拉斯加北坡及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是在研究类似含油气系统中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逸散模拟基础上,对地质模型网格和地质时代进行细化设置,达到对不同地质时期水合物的分布、热成因/生物成因甲烷气的运移、稳定带内水合物形成时期和资源量进行模拟的目的。系统的模拟可以证实含气流体的运移是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可以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空间分布、地质演化,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生成、运移、聚集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过程,还可以定量计算水合物资源量。目前,中国对于该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深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以提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理论研究及勘探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油气系统模拟
水合物稳定带
流体运移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
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
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
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日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油气成藏是包括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在内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与生烃中心、古今构造、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带、储层岩性等要素的演化均有关系。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是一门刚刚起...
油气成藏是包括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在内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与生烃中心、古今构造、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带、储层岩性等要素的演化均有关系。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学科。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有强大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支持,模型研究与模拟研究结果的迭代反馈降低了地质解释中的多解性,是新一代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该文介绍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的产生与技术背景、原理模拟系统。最后对成藏动力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成藏动力学
油气
成藏机理
油气
系统
油气
成藏动力学
模拟
油气系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新技术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丛晓荣
张伟
刘丽华
苏丕波
于兴河
彭俊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7期33-45,共13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MMR-2017-B-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6076)
+3 种基金
中国石油-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2015A-4813)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710010198)
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GZH20110030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718)
文摘
为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及应用,系统分析了水合物油气系统发展历程和技术特色,总结了该技术在墨西哥湾、水合物脊、阿拉斯加北坡及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认为: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是在研究类似含油气系统中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逸散模拟基础上,对地质模型网格和地质时代进行细化设置,达到对不同地质时期水合物的分布、热成因/生物成因甲烷气的运移、稳定带内水合物形成时期和资源量进行模拟的目的。系统的模拟可以证实含气流体的运移是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可以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空间分布、地质演化,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生成、运移、聚集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过程,还可以定量计算水合物资源量。目前,中国对于该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深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以提高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理论研究及勘探开发水平。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油气系统模拟
水合物稳定带
流体运移
资源评价
Keywords
gas hydrates
petroleum system modeling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
fluid migration
resource assessment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斌
钟笠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基金
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复杂油藏高效开发相关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21QYCX004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塔北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目标评价”(P21048-3)。
文摘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
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
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
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Keywords
superposition basin
Tarim Basin
marine carbonate rock
oil and gas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dynamic accumulation simulation
fluid potential technology
Tahe Oilfield
Lower Paleozoic petroleum system simulation
deep and ultra-deep strata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日容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信息所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文摘
油气成藏是包括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在内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与生烃中心、古今构造、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带、储层岩性等要素的演化均有关系。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学科。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有强大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支持,模型研究与模拟研究结果的迭代反馈降低了地质解释中的多解性,是新一代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该文介绍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的产生与技术背景、原理模拟系统。最后对成藏动力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油气
成藏动力学
油气
成藏机理
油气
系统
油气
成藏动力学
模拟
油气系统模拟
Keywords
pool-forming dynamics
pool-forming mechanism
petroleum system
simulation of pool-forming dynamics
simul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系统模拟新技术方法与应用
丛晓荣
张伟
刘丽华
苏丕波
于兴河
彭俊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李斌
钟笠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李日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