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琼东南盆地油气成藏组合、运聚规律与勘探方向分析 |
何家雄
夏斌
孙东山
张树林
刘宝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8
|
|
|
2
|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不同成因斜坡带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 |
樊太亮
高志前
刘聪
曾清波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4
|
|
|
3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个油气成藏组合研究 |
李学义
邵雨
李天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0
|
|
|
4
|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汪泽成
李宗银
李玲
姜华
王铜山
江青春
包洪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5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
辛也
王伟锋
吴孔友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
6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二叠系油气成藏组合 |
辛也
王伟锋
李宝刚
王斌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7
|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 |
李涛
隋风贵
张奎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8
|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
辛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4 |
3
|
|
|
9
|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 |
伍顺利
何登发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10
|
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与油气藏成因成藏组合 |
刘鸿友
沈安江
王艳清
陆俊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5
|
|
|
11
|
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盆地成生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规律 |
何家雄
陈胜红
马文宏
龚晓峰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5
|
|
|
12
|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下砂岩段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
曾清波
樊太亮
刘聪
李德权
曲英杰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3
|
墨西哥湾盆地北部深水前第三系成藏组合分析 |
赵青芳
龚建明
李双林
陈国威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14
|
中阿拉伯盆地Khuff—Sudair组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
贾小乐
何登发
童晓光
王玉梅
贾爱婷
陶亲娥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5
|
南堡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划分与评价 |
徐安娜
董月霞
邹才能
汪泽成
郑红菊
王旭东
崔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1
|
|
|
16
|
塔里木斜坡带类型、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
金之钧
云金表
周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1
|
|
|
17
|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勘探突破对我国近海残留“黑色侏罗系”油气勘探的启示 |
肖国林
蔡来星
郭兴伟
董贺平
庞玉茂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
18
|
雪峰山西侧秭归—五峰段海相层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
李旭兵
王传尚
刘安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9
|
我国油气勘探的聚焦点 |
邱海峻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0 |
|
|
20
|
新西兰坎特伯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海域含油气远景 |
袭著纲
骆宗强
刘铁树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