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达州—开江古隆起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杨跃明 文龙 +10 位作者 罗冰 宋家荣 陈骁 王小娟 洪海涛 周刚 何青林 张晓丽 钟佳倚 刘冉 山述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得大型古隆起是该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目标的认识成为共识。然而,除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之外,该盆地其他大型古隆起均被认为是后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后者对...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得大型古隆起是该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目标的认识成为共识。然而,除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之外,该盆地其他大型古隆起均被认为是后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后者对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影响则极少被论及。为此,从分析野外露头、钻井及地球物理等资料入手,剖析了川东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沉积构造背景,研究了古地貌控制下的储层、烃源岩分布规律,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成果,探讨了该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含油气地质条件。结果表明:(1)中寒武世前川东北部发育达州—开江继承性隆起,控制震旦系、寒武系滩相储层大面积发育;(2)古隆起高部位发育滩相储层,其周缘凹陷带发育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笻竹寺组厚层烃源岩,源储配置条件优越;(3)二叠纪以来,达州—开江古隆起区由斜坡带逐步抬升,二叠纪生油高峰期处于斜坡—低缓隆起带,三叠纪生气高峰期处于隆起高带,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4)川东地区下构造层(下寒武统及其以下地层)现今具备大型隆起构造背景,构造形态简单,其上完整的局部构造圈闭发育,保存条件好。结论认为,川东地区达州—开江古隆起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该古隆起高部位滩相储层发育区面积达8 000 km^2,是四川盆地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新的、重要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达州—开江古隆起 震旦纪—早古生代 继承性隆起 油气成藏条件 天然气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火山物质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左智峰 戚颖 +3 位作者 葛小瑞 郭西峰 杨友运 赵俊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从火山物质的沉积地质背景和分布特征入手,通过岩石化学组分分析,系统探讨了火山物质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火山物质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发展和持续拗陷阶段,分布在长7、长6和长4+5油组中,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 从火山物质的沉积地质背景和分布特征入手,通过岩石化学组分分析,系统探讨了火山物质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火山物质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发展和持续拗陷阶段,分布在长7、长6和长4+5油组中,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屑凝灰岩为主,赋存状态有火山岩碎屑颗粒和沉凝灰岩薄层两种方式.盆内延长组火山物质与东缘铜川组火山喷发凝灰岩具有相同的沉积特点,说明物源来自盆地东部吕梁山方向.成岩中,位于湖盆中心长7油组烃源岩之上大范围沉积的火山物质加速了有效烃源岩的形成,火山物质的易溶和蚀变有利于次生孔隙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火山事件 油气成藏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年富 张越迁 +1 位作者 姚新玉 张从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莫北凸起油藏的油气主要为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的成熟和过成熟型油气。纵向上莫北凸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三个构造层。在侏罗系内,油气主要通过断裂运移,好储集层优先聚集油气成藏。侏罗系三... 莫北凸起油藏的油气主要为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的成熟和过成熟型油气。纵向上莫北凸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三个构造层。在侏罗系内,油气主要通过断裂运移,好储集层优先聚集油气成藏。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不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以构造型为主。深部三叠—石炭系圈闭有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二叠系 沉积盖层 准噶尔盆地 圈闭 第四系 油气成藏条件 三工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全红 李文厚 +4 位作者 姜培海 胡孝林 强芳青 崔军平 高永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4-55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层及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2%~7.95%,干酪根类型为Ⅱ和Ⅲ型, Ro平均为2.34%,烃源岩普遍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属...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层及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2%~7.95%,干酪根类型为Ⅱ和Ⅲ型, Ro平均为2.34%,烃源岩普遍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属Ⅱ-Ⅲ类储集层;区域性盖层主要为二叠系下部的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滨浅湖相泥岩,连续性好,封闭性好;天然气主要通过微裂缝及扩散排烃的方式向庆阳一带一直持续运聚,赋存于二叠纪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中.油气成藏主要受储层及区域构造控制.惠安堡-沙井子断裂向东的天环向斜东翼区,局部背、向斜构造相对发育,保存条件相对变好,成为天然气主要富集区.主要的有利勘探目标分布在泾川-宁县缓坡区及环县-镇原向斜区的有利储集体的构造高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勘探目标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萍 郑军 +3 位作者 席敏红 王文军 黄建军 王修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断块、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发育,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有利。鉴于以上成藏条件研究及对本区超压的认识,提出以超压面为界的上、下2种油气成藏模式:超压界面以下油气以自生自储—侧向运移、上生下储—垂向运移的方式汇聚成藏;超压界面以上油气以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方式为主汇聚成藏。研究区近洼陷生烃中心的陡坡带和缓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模式 油气成藏条件 涠西南凹陷西南缘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与勘探建议 被引量:26
6
作者 门相勇 赵文智 余辉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共4页
冷湖地区深层侏罗系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 ,但储集层物性差 ;其上的第三系发育多套较好的储盖组合 ,与侏罗系油源构成了本区较好的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冷湖构造深、浅断层发育 ,油气主要分布在大断裂的下盘 ,断层既是深层油气向上运... 冷湖地区深层侏罗系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 ,但储集层物性差 ;其上的第三系发育多套较好的储盖组合 ,与侏罗系油源构成了本区较好的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冷湖构造深、浅断层发育 ,油气主要分布在大断裂的下盘 ,断层既是深层油气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 ,其封堵性又是油气能否保存的关键因素。油气藏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为E3末期深层油气藏形成 ,下第三系具备形成较大规模油气藏的可能 ,二为N2 末期深层油气藏遭受调整和破坏 ,浅层第三系次生油气藏形成和部分油气散失。据此分析 ,应在油源区内加强对具有油源通道的第三系的勘探 ,同时须重视断层封堵性的研究。图 4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冷湖地区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强昆生 吕修祥 +3 位作者 周心怀 徐长贵 朱秀香 赵旭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800,共9页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录井等资料,结合岩心观察信息,从烃源岩、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输导体系5个方面对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黄河口凹陷烃源岩在整个凹陷普遍发育,共有3套烃源岩,...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录井等资料,结合岩心观察信息,从烃源岩、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输导体系5个方面对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黄河口凹陷烃源岩在整个凹陷普遍发育,共有3套烃源岩,其中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三段是主力烃源岩;主要的储集层是新生界碎屑岩储层和基岩储层;生储盖层组合模式有下生中储上盖式、上生下储上盖式和自生自储式;圈闭类型以断块圈闭为主;输导系统以断裂的垂向疏导为主;新构造运动对黄河口凹陷的影响是新近系油气聚集的优越条件,晚期断裂活动对已形成油气藏起到保存和二次分配的作用。油气藏分布在平面上主要环绕生油洼陷呈环带状分布于洼陷周边的构造带中,古近系油气主要围绕东部次洼呈环带状分布,新近系主要呈"T"字形分布,从古近系到新近系油气有由周边向中间、由南向北聚集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分布特征 黄河口凹陷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以东海丽水—椒江凹陷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兵 庞国印 +2 位作者 王琪 唐俊 廖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32-37,42,共7页
通过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的构造、沉积地层和成藏要素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古新世主断陷期分为4幕断陷,其中初始断陷Ⅰ幕以湖相沉积环境为主,之后过渡为海相沉积环境,该凹陷存在3组烃源岩及3套储盖组... 通过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的构造、沉积地层和成藏要素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古新世主断陷期分为4幕断陷,其中初始断陷Ⅰ幕以湖相沉积环境为主,之后过渡为海相沉积环境,该凹陷存在3组烃源岩及3套储盖组合,其中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湖相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且其类型以Ⅱ型为主,生烃潜力良好,为该区主力烃源岩;古新统储集层以砂岩为主,其中灵峰组和月桂峰组砂岩为Ⅲ—Ⅳ类储层,明月峰组砂岩为Ⅲa—Ⅱb类储层,物性受凹陷内顶封型异常高压系统改造优化。断陷早期的(扇)三角洲、滨湖、滨海砂体和上灵峰组上部及明月峰组下部的浅海泥构成的下储盖组合靠近主力烃源岩层,且异常高压系统增储滞排,因此储盖配置条件良好,勘探前景佳。预测凹陷内洼槽带生烃中心上方、灵峰潜山两侧及丽西次凹西斜坡的优势成藏构造带是研究区内有利的远景勘探区带,并识别划分出三大类共11个有利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叠合断陷盆地 勘探方向 丽水—椒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渐珍 薛国刚 +2 位作者 张放东 李媚 黄俊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查干凹陷为一白垩纪断陷湖盆 ,发育白垩纪含油气系统。经多年勘探与研究 ,一致认为查干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但至今尚未找到工业油流。认真分析了前人研究成果及勘探成果 ,认为中基性岩浆的活动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 查干凹陷为一白垩纪断陷湖盆 ,发育白垩纪含油气系统。经多年勘探与研究 ,一致认为查干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但至今尚未找到工业油流。认真分析了前人研究成果及勘探成果 ,认为中基性岩浆的活动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早白垩世早期板内拉张凹陷发育阶段 ,深部物质上涌 ,造成大陆溢流型中基性岩浆喷发 ,导致生烃凹陷与构造高部位隔断 ,油气的生成、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影响 查干凹陷 中基性岩浆 火山作用 巴润断层 毛西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北部盐下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生友 杨秀梅 +2 位作者 马艳 孔凡军 陈桂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分析滨里海盆地北部盐下油气成藏条件,建立成藏模式。方法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和测井解释等近年来的勘探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结果明确了该地区油气生、储、盖等地质特征,确定了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提出了"一"字型成... 目的分析滨里海盆地北部盐下油气成藏条件,建立成藏模式。方法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和测井解释等近年来的勘探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结果明确了该地区油气生、储、盖等地质特征,确定了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提出了"一"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Z"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人"字型成藏模式(下生上储,油气垂向运移)、"从"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侧向运移)、"众"字型成藏模式(自生上储,油气侧向运移)5种油气成藏模式。结论滨里海盆地北部地区盐下层系处于烃源岩和碳酸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且具有厚层的盐岩层作为优质盖层,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滨里海盆地 北部地区 油气成藏条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世银 钟建华 +1 位作者 孙钰 王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0,共3页
濮卫环洼带是东濮凹陷的主要油气富集区。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及成藏规律,探讨了断裂活动因素对油气富集控制的4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其生烃、排烃、油气运移和圈... 濮卫环洼带是东濮凹陷的主要油气富集区。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及成藏规律,探讨了断裂活动因素对油气富集控制的4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其生烃、排烃、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之间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油气大规模聚集和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断层活动 储层 物性 规律 濮卫环洼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及利亚A区块三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翁望飞 季红军 +3 位作者 张涛 张金华 马成 杨彦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三叠系是阿尔及利亚A区块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通过对志留系烃源岩的评价分析、三叠系储层特征研究,以及圈闭条件、盖层保存条件和油气成藏时空配置条件等的综合研究,认为A区块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有2个方面:一是烃源条件及有效的油气运... 三叠系是阿尔及利亚A区块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通过对志留系烃源岩的评价分析、三叠系储层特征研究,以及圈闭条件、盖层保存条件和油气成藏时空配置条件等的综合研究,认为A区块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有2个方面:一是烃源条件及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决定A区块油气是否成藏的直接因素;二是储层的储集性能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从已发现油藏实例剖析,本区的油气勘探应把握近油源的原则,在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微裂缝预测的基础上,解决好储层和圈闭这2个影响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油气成藏条件 富集控制因素 韦德迈阿盆地 阿尔及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水盆地金昌坳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门相勇 赵文智 王智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重点解剖潮水盆地金昌坳陷青土井浅油藏 ,结合区域研究 ,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青土井浅油藏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是背斜控制、断层遮挡和岩性封闭 ,油藏规模小则是由于后期破坏严重、储集层物性较差、圈闭与油源条件配置... 通过重点解剖潮水盆地金昌坳陷青土井浅油藏 ,结合区域研究 ,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青土井浅油藏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是背斜控制、断层遮挡和岩性封闭 ,油藏规模小则是由于后期破坏严重、储集层物性较差、圈闭与油源条件配置不佳。金昌坳陷生储盖条件有由边缘向沉积中心由差变好的趋势 ,具备较好的圈闭条件 ,油气侧向运移距离短 ,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基本上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建议下步勘探要围绕生油中心 ,以早期构造 (如金川构造等 )作为钻探目标。潮水盆地勘探应主要立足于寻找中小型侏罗系油气藏。图 5表 1参 2(门相勇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水盆地 金昌坳陷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福杰 姜振学 +3 位作者 庞雄奇 林世国 祝厚勤 李宏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是资源探明率仅为9.3%,有必要开展油气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以指导勘探。在综合分析和对比库车、准南、柴北缘和川西等具有代表性的前陆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以煤系为主...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是资源探明率仅为9.3%,有必要开展油气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以指导勘探。在综合分析和对比库车、准南、柴北缘和川西等具有代表性的前陆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以煤系为主的多套源岩,发育非均质储集层,多套多封闭性的盖层,以背斜为主要圈闭;断裂、不整合和高渗透砂体组成良好输导体系,保存条件较差等特点。依据理论分析及勘探实践,优选出4个有利的勘探区带,它们是:①库车前陆冲断带古近系、新近系膏盐岩、膏泥岩之下的完整背斜圈闭;②准南前陆冲断带第二、第三排构造带;③川西北部及南部燕山运动期古隆起、川中平缓褶皱构造带以及深坳陷内部的非常规天然气;④柴北缘冷湖-南八仙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部 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库车 准南 川西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长4+5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与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嘉 段毅 +3 位作者 高苑 张晓丽 何金先 徐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油层组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单俊峰 张菊香 +1 位作者 张卓 冉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以西部凹陷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为重点 ,针对上覆分布不均 ( 0~ 1 1 0 0m)的玄武岩地震资料品质差 ,识别古潜山圈闭难度大 ,裂缝性储层岩性复杂 ,裂缝发育程度不确定因素多等复杂地质情况 ,加强基础研究及规律性认识。通过对辽河坳陷西... 以西部凹陷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为重点 ,针对上覆分布不均 ( 0~ 1 1 0 0m)的玄武岩地震资料品质差 ,识别古潜山圈闭难度大 ,裂缝性储层岩性复杂 ,裂缝发育程度不确定因素多等复杂地质情况 ,加强基础研究及规律性认识。通过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 :该区石油地质条件有利于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在上覆沙河街组勘探程度较高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油气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辽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油气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7
作者 雷俊杰 陈世加 路俊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21,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利用钻井、测井、录井、试油资料、薄片观察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储集层、盖组合及圈闭特征的研究,分析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6油层烃源岩为下部长... 为进一步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利用钻井、测井、录井、试油资料、薄片观察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储集层、盖组合及圈闭特征的研究,分析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6油层烃源岩为下部长7湖相暗色泥岩,同时储层物性较好,具备有效的生储盖组合,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长6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近油源、优势相和较低的剩余孔隙压力。对确定黄陵地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指明下一步勘探部署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主控因素 长6油层 黄陵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明辉 麻建明 郑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337,352,共6页
针对滇黔桂海相“多、残、高、广”的石油地质特点,对滇黔桂地区海相含油气盆地区域构造、沉积、生储盖层、保存条件、油气动态成藏、资源及圈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区的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并根据最新勘探成果对该区近年的3口重要探井... 针对滇黔桂海相“多、残、高、广”的石油地质特点,对滇黔桂地区海相含油气盆地区域构造、沉积、生储盖层、保存条件、油气动态成藏、资源及圈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区的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并根据最新勘探成果对该区近年的3口重要探井进行钻探成效分析,提出滇黔桂海相新区今后油气勘探与综合研究的思路、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海相 滇黔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剑 黄志龙 +3 位作者 张越迁 刘振宇 张美艳 逯晓喻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探井尚未发现工业性油气流,而与其相邻的夏子街地区已发现大量的油气藏。通过与夏子街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比,认为红旗坝地区与夏子街地区具有相似的储盖层条件、圈闭类型、油气充注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探井尚未发现工业性油气流,而与其相邻的夏子街地区已发现大量的油气藏。通过与夏子街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比,认为红旗坝地区与夏子街地区具有相似的储盖层条件、圈闭类型、油气充注期及保存条件等;不同的是红旗坝地区距玛湖生烃中心较远,且不在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因此,红旗坝地区油气成藏条件比夏子街地区差,该地区勘探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红旗坝地区 油气成藏条件 烃源岩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振旺 阎德飞 +1 位作者 王渊 聂明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分析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的石油地质特征,总结了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储集层类型和盖层条件,讨论了深层油气成藏配套史.研究表明: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封隔性... 分析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的石油地质特征,总结了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储集层类型和盖层条件,讨论了深层油气成藏配套史.研究表明: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封隔性良好的盐岩及砂泥岩互层保证了深层油气藏富集的盖层条件.胡庆油田一台阶深层存在巨大的挖潜空间,是东濮凹陷最有潜力的勘探区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一台阶 烃源岩 生烃潜力 油气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