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4
1
作者 陈红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做出了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龄确定已由过去的地质间接确定方法为主,发展到今天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配备电子倍增器和UV激光纯化系统的高灵敏度质谱仪上,开... 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做出了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龄确定已由过去的地质间接确定方法为主,发展到今天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配备电子倍增器和UV激光纯化系统的高灵敏度质谱仪上,开展流体包裹体与自生钾长石Ar-Ar定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微区、微量和多期次油气充注精确定年,对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建模和次生油气藏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需要发展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成岩矿物定年和多种定年结果相互验证,为正确揭示不同盆地油气成藏年龄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年代学 流体包裹体 自生钾长石 AR-AR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40)Ar-^(39)Ar定年难题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邱华宁 吴河勇 +4 位作者 冯子辉 施和生 云建兵 王强 赵令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8,共7页
油气成藏作用伴生的矿物种类少,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及少量石英和黄铁矿等,这些矿物均不适合用传统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进行年龄测定,因此,油气成藏年龄是同位素年代学尚未解决的一大科学难题。40Ar-39Ar(K-Ar)法是可能应用于油气成藏年龄... 油气成藏作用伴生的矿物种类少,主要为碳酸盐矿物,以及少量石英和黄铁矿等,这些矿物均不适合用传统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进行年龄测定,因此,油气成藏年龄是同位素年代学尚未解决的一大科学难题。40Ar-39Ar(K-Ar)法是可能应用于油气成藏年龄测定的首选同位素定年方法。从40Ar-39Ar法的优点和实验技术的角度,讨论了油气田样品40Ar-39Ar定年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和可行性。有机杂质气体纯化装置的研制成功,为开展油气成藏40Ar-39Ar年代学研究,并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奠定了实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法 油气成藏年代学 伊利石 钾长石加大边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刚 李书恒 +3 位作者 章辉若 丁超 杨甫 雷盼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3-1465,共13页
油气成藏年代学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钻井岩心样品的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定年和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多期次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年龄以较宽的... 油气成藏年代学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钻井岩心样品的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定年和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多期次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年龄以较宽的时间域分布在178~108Ma,测年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指示二叠系原生油气成藏时间主要集中在175~155Ma和145~115Ma两组主值年龄区间,相应的峰值年龄为165Ma和130Ma.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其宿主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路径的投影关系表明,二叠系不同层段共同经历了与90~78℃和125~118℃两组统计峰温相应的162~153Ma和140~128Ma两期原生油气成藏事件,其中的上二叠统则还经历了统计峰温接近98C、峰值年龄接近30 Ma的一期次生油气成藏事件.由此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不同层段在中生代早—中期的多旋回沉降增温过程至少经历了165~153Ma和140~128Ma的两期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上二叠统则在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后期抬升改造阶段的构造动热转换过程经历了接近30 Ma的一期次生油气成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二叠系砂岩储层 自生伊利石定年 流体包裹体分析 油气成藏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时间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玲 张微 佘振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藏定年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已由过去的定性、半定量发展到今天的定量同位素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负热电离质谱仪以及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上,开展原...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藏定年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已由过去的定性、半定量发展到今天的定量同位素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负热电离质谱仪以及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上,开展原油以及与油气成藏相关的沥青、干酪根等的Re-Os同位素测试工作,可以对油气藏直接定年,并给出精确的油气成藏时间。此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年代学 油气时间 自生伊利石K—Ar法 沥青 RE-OS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家旭 王斌 +6 位作者 郭小文 曹自成 刘永立 耿锋 张旭友 徐豪 赵建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5-1375,共11页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在油包裹体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和微量元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形成期次,对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进行激光原位U...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在油包裹体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和微量元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形成期次,对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进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油气充注绝对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方解石脉体中发育黄色和蓝白色荧光两种类型油包裹体。阴极发光和微区微量元素的差异性指示存在两期方解石脉体,其中发育黄色荧光原生油包裹体,两期方解石的年龄分别对应两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方解石脉体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第一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为329.7Ma±1.6 Ma,第二期充注时间为249.3 Ma±2.6 Ma~220.5 Ma±7.3 Ma。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烃类流体包裹体分析可以很好地用于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时间,对重建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U-Pb定年 流体包裹体 方解石脉体 油气成藏年代学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油气充注及调整研究
6
作者 李威 文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4-1131,共8页
运用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等研究方法,探讨Bongor盆地潜山油气充注的时间和过程。研究表明,Bongor盆地B区、R‒P区潜山带储层发育黄绿色和蓝绿色荧光两类油包裹体,代表不同阶段的... 运用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等研究方法,探讨Bongor盆地潜山油气充注的时间和过程。研究表明,Bongor盆地B区、R‒P区潜山带储层发育黄绿色和蓝绿色荧光两类油包裹体,代表不同阶段的油气充注;含烃盐水包裹体与凝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认为,不同潜山区带经历了两期充注的原生油气成藏事件,油气充注高峰期均为75—65Ma;B区带在晚白垩世以来抬升改造阶段经历了1期油气调整形成的次生成藏事件,油气大多赋存于构造缝中,调整时间接近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 潜山 油气成藏年代学 磷灰石裂变径迹 Bongor盆地 乍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玲 马昌前 +2 位作者 凌文黎 佘振兵 陈子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江古油 油气成藏年代学 沥青 RE-OS同位素 热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