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
25
1
作者
龙祖烈
陈聪
+3 位作者
马宁
翟普强
黄玉平
石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5,共10页
应用油气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技术,精细解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已发现油气的生源构成呈现明显南北分带性,其中白云主洼北部、白云主洼东部、白云东洼的原油母源沉积环...
应用油气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技术,精细解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已发现油气的生源构成呈现明显南北分带性,其中白云主洼北部、白云主洼东部、白云东洼的原油母源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生源构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天然气为混合母质成因气,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组和恩平组浅湖—三角洲相泥岩;而白云西洼、白云主洼南部的原油母源沉积环境为弱还原环境,生源构成以湖相藻类为主,天然气为油型气,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组和恩平组浅湖—半深湖相泥岩。白云凹陷原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气洗及蒸发分馏次生改造,其中白云主洼东部鼻状隆起带原油普遍遭受了晚期天然气的气洗改造,白云主洼内部原油主要发生了蒸发分馏作用,而白云东洼、白云主洼北部和白云主洼东部原油未遭受晚期天然气的气洗改造;白云凹陷主体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即第一期为拗陷期成藏(约23 Ma以来),第二期为新构造运动成藏(约16 Ma以来),第三期为天然气晚期充注(约10 Ma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白云凹陷
油气成因来源
油气
成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熊万林
朱俊章
+4 位作者
杨兴业
龙祖烈
翟普强
郑仰帝
秦成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5,共12页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各构造贫富差距较大,区域成藏认识不明。通过对区内油、气、岩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所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4种类型,主要来源于恩平17...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各构造贫富差距较大,区域成藏认识不明。通过对区内油、气、岩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所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4种类型,主要来源于恩平17洼文昌组半深—深湖和浅湖—半深湖相两类优质烃源岩,烃类气体为混合有机质生成的原油伴生气,CO2气体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研究区油气充注表现为“两期油、两期CO2、一期烃类气”充注特征,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13.8~7.7Ma和4.9~0Ma,且早期原油充注比率沿运移方向逐渐增加,两期CO2充注时间分别为11.6~6.1Ma和0.3~0Ma,一期烃类气充注时间为4.9~0Ma,其中第一期CO2对第一期原油形成的油藏驱替作用明显;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表现为“南北洼双源供烃、两期油充注、断脊联控、CO2驱替、烃类气改造油藏”的特征。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提供成藏过程定量研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平凹陷
北部隆起构造带
油气成因来源
油气
成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油气成因及来源
被引量:
4
3
作者
段威
田金强
+3 位作者
李三忠
于强
陈瑞雪
龙祖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惠州凹陷是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最重要的富生烃凹陷,位于其东南缘的远源凸起带普遍缺失烃源岩地层,距离油源远,是典型的源外远源油气藏,油藏中原油成因及来源尚未明确。通过对惠州凹陷内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
惠州凹陷是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最重要的富生烃凹陷,位于其东南缘的远源凸起带普遍缺失烃源岩地层,距离油源远,是典型的源外远源油气藏,油藏中原油成因及来源尚未明确。通过对惠州凹陷内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对比,结合对断裂-砂体-不整合运移通道和遮挡条件的分析,应用Pathway软件模拟分析三维油气运移路径,跳出静态模式的禁锢,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本文认为,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文昌组烃源岩,其生物标志物主要表现为低C_(19)/C_(23)三环萜烷值(<0.7)、低C_(20)/C_(23)三环萜烷值(<0.8)、高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值(>0.25)、低ETR值(<0.4)、高4-甲基甾烷/ΣC_(29)甾烷值(>0.4)和低双杜松烷T/C_(30)藿烷值(<1)。油气三维运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油气在惠州凹陷H26洼生成后,在惠-流构造脊控制下沿优势运移路径向东沙隆起方向运移,并在构造脊顶端的远源凸起带L11-1油田聚集成藏。远源凸起带的原油与同一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其他油田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碳同位素特征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故本文推断,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自惠州凹陷H26洼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远源凸起带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油气
成因
及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
25
1
作者
龙祖烈
陈聪
马宁
翟普强
黄玉平
石创
机构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5,共10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古温压演化与油气生排聚过程(编号:2016ZX05026-003-006)”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应用油气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技术,精细解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已发现油气的生源构成呈现明显南北分带性,其中白云主洼北部、白云主洼东部、白云东洼的原油母源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生源构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天然气为混合母质成因气,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组和恩平组浅湖—三角洲相泥岩;而白云西洼、白云主洼南部的原油母源沉积环境为弱还原环境,生源构成以湖相藻类为主,天然气为油型气,油气主要来源于文昌组和恩平组浅湖—半深湖相泥岩。白云凹陷原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气洗及蒸发分馏次生改造,其中白云主洼东部鼻状隆起带原油普遍遭受了晚期天然气的气洗改造,白云主洼内部原油主要发生了蒸发分馏作用,而白云东洼、白云主洼北部和白云主洼东部原油未遭受晚期天然气的气洗改造;白云凹陷主体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即第一期为拗陷期成藏(约23 Ma以来),第二期为新构造运动成藏(约16 Ma以来),第三期为天然气晚期充注(约10 Ma以来)。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白云凹陷
油气成因来源
油气
成藏特征
Keywords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deep water area
Baiyun sag
hydrocarbon genesi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熊万林
朱俊章
杨兴业
龙祖烈
翟普强
郑仰帝
秦成岗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5,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东部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24-004)”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各构造贫富差距较大,区域成藏认识不明。通过对区内油、气、岩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所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4种类型,主要来源于恩平17洼文昌组半深—深湖和浅湖—半深湖相两类优质烃源岩,烃类气体为混合有机质生成的原油伴生气,CO2气体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研究区油气充注表现为“两期油、两期CO2、一期烃类气”充注特征,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13.8~7.7Ma和4.9~0Ma,且早期原油充注比率沿运移方向逐渐增加,两期CO2充注时间分别为11.6~6.1Ma和0.3~0Ma,一期烃类气充注时间为4.9~0Ma,其中第一期CO2对第一期原油形成的油藏驱替作用明显;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表现为“南北洼双源供烃、两期油充注、断脊联控、CO2驱替、烃类气改造油藏”的特征。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提供成藏过程定量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恩平凹陷
北部隆起构造带
油气成因来源
油气
成藏过程
Keywords
Enping sag
northern uplift tectonic zone
oil and gas genetic source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ces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油气成因及来源
被引量:
4
3
作者
段威
田金强
李三忠
于强
陈瑞雪
龙祖烈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海油实验中心深圳实验中心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02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72002,862001013146)。
文摘
惠州凹陷是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最重要的富生烃凹陷,位于其东南缘的远源凸起带普遍缺失烃源岩地层,距离油源远,是典型的源外远源油气藏,油藏中原油成因及来源尚未明确。通过对惠州凹陷内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对比,结合对断裂-砂体-不整合运移通道和遮挡条件的分析,应用Pathway软件模拟分析三维油气运移路径,跳出静态模式的禁锢,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本文认为,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文昌组烃源岩,其生物标志物主要表现为低C_(19)/C_(23)三环萜烷值(<0.7)、低C_(20)/C_(23)三环萜烷值(<0.8)、高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值(>0.25)、低ETR值(<0.4)、高4-甲基甾烷/ΣC_(29)甾烷值(>0.4)和低双杜松烷T/C_(30)藿烷值(<1)。油气三维运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油气在惠州凹陷H26洼生成后,在惠-流构造脊控制下沿优势运移路径向东沙隆起方向运移,并在构造脊顶端的远源凸起带L11-1油田聚集成藏。远源凸起带的原油与同一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其他油田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碳同位素特征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故本文推断,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自惠州凹陷H26洼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远源凸起带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油气
成因
及
来源
Keywords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Huizhou depression
uplifts far from source rocks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rkers
origin and source of oil and gas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龙祖烈
陈聪
马宁
翟普强
黄玉平
石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研究
熊万林
朱俊章
杨兴业
龙祖烈
翟普强
郑仰帝
秦成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油气成因及来源
段威
田金强
李三忠
于强
陈瑞雪
龙祖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