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綦江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岩相特征与页岩油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道军 刘珠江 +2 位作者 陈超 刘晓晶 刘苗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9-623,共15页
綦江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二段下亚段(凉二下亚段)半深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稳定发育,厚度介于20~35 m,TOC均值1.40%,是有利的勘探层位;目的层共发育5种典型岩相,其中高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中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相是最优势的页岩... 綦江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二段下亚段(凉二下亚段)半深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稳定发育,厚度介于20~35 m,TOC均值1.40%,是有利的勘探层位;目的层共发育5种典型岩相,其中高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中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相是最优势的页岩岩相。高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中碳粉砂纹层型粉砂质页岩具有“多孔共生、大孔大喉、孔缝一体”储集特征,同时TOC相对高、孔隙度高、含油气性好、可压性好,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查明了綦江地区凉二下亚段页岩油气富集条件:①有利沉积环境控制优势岩相广泛发育,页岩品质优、油气显示活跃;②页岩油气层热演化程度适中,微裂缝发育,利于油气富集流动;③整体构造稳定,复向斜宽缓、埋藏适中、保存条件好,并指出关圣场复向斜是下一步最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地区 凉高山组 岩相特征 页岩油气富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勘探领域预测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朝军 石昕 +2 位作者 吴晓智 杜社宽 管树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02年底,在盆地西北缘、东部和腹部共发现了5个含石炭系油藏的油田和1个气田。石炭系的储层主要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储集相带是近火山口的熔岩流亚相,次为爆发相,再次为火山重力流亚相...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02年底,在盆地西北缘、东部和腹部共发现了5个含石炭系油藏的油田和1个气田。石炭系的储层主要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储集相带是近火山口的熔岩流亚相,次为爆发相,再次为火山重力流亚相。准噶尔盆地探明的石炭系油藏,多数受断裂活动的控制,可以划分为三类:断块油气藏、断裂—岩性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主要的储盖组合是以石炭系火山岩为储层,二叠系和三叠系泥岩为盖层。此外,该文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内石炭系油气富集规律,并评价出“7个区带”为有利勘探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系 油气富集条件 勘探领域 20世纪50年代 预测 油气富集规律 2002年 火山碎屑岩 断块油气 背斜油气 岩性油气 储集相带 断裂活动 储盖组合 火山岩 熔岩流 火山口 重力流 三叠系 二叠系 远景区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油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4
3
作者 旷红伟 彭德堂 李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6,103,共7页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富集条件 中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地层沉积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富集条件及油气资源评价论证会
4
作者 姜海平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9期23-23,25,共2页
受国家经委的委托,地矿部科技司、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于1986年7月17—19日在上海召开了"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富集条件及油气资源评价"论证会。国家经委、地矿部、石油部、中科院... 受国家经委的委托,地矿部科技司、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于1986年7月17—19日在上海召开了"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富集条件及油气资源评价"论证会。国家经委、地矿部、石油部、中科院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所属的20个单位的30名代表及13名评审委员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条件 论证会 油气资源评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页岩油气富集高产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永诗 巩建强 +3 位作者 房建军 刘雅利 李政 孟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0,111,共5页
及地层异常高压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条件。有效烃源岩发育决定页岩油气的主力层系;有利岩相发育(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断裂裂缝发育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地层异常高压和埋深是页岩油气富集高... 及地层异常高压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条件。有效烃源岩发育决定页岩油气的主力层系;有利岩相发育(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断裂裂缝发育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地层异常高压和埋深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纹层状泥质灰岩相最发育的12下—13上层组是页岩油气最富集的层系,综合各因素的匹配关系,整体考虑、分类分区,有针对性地部署和评价,以落实其产能情况,部署了渤页平1井等3口页岩油气水平井,并已初步实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富集高产条件岩相组合断裂裂缝异常高压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阿尔伯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哿 金爱民 +2 位作者 邬长武 丁锋 史丹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518,537,共7页
基于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非阿尔伯特盆地(Lake Albert Basin)的形成演化及构造—沉积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条件。盆地主要受东非裂谷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两侧以深大断裂为... 基于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非阿尔伯特盆地(Lake Albert Basin)的形成演化及构造—沉积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条件。盆地主要受东非裂谷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两侧以深大断裂为界、狭长(半)地堑的构造格局。沉积地层以新近系碎屑岩为主,岩性多为泥岩、砂岩和砾岩。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发育,主要烃源岩为中新统上部富有机质页岩,中新统—上新统河流相、(扇)三角洲相砂岩为主要储层,与细粒湖相泥岩在纵向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匹配。盆地发育大量断块、断背斜等构造圈闭。盆地成藏模式为"凹陷供烃、侧向与垂向复合运移、下生上储",生储盖匹配良好控制垂向上形成多套成藏组合,优质砂体与垂向断层控制油气有效运移,断层控制的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富集条件 成藏模式 阿尔伯特盆地 东非裂谷系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