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思路及发现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艳平
邹红亮
+3 位作者
李雷
付基友
夏雨
谢俊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东道海子凹陷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在其周缘凸起侏罗系、白垩系及凹陷内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获得油气发现。以凹陷内上乌尔禾组油气重点突破井为主线,结合勘探思路和理论认识的变化,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划分为源边断块...
东道海子凹陷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在其周缘凸起侏罗系、白垩系及凹陷内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获得油气发现。以凹陷内上乌尔禾组油气重点突破井为主线,结合勘探思路和理论认识的变化,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划分为源边断块勘探阶段、下凹断块勘探阶段和源上岩性勘探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凹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高产油气藏的发现,同时取得几点认识:平地泉组烃源岩进入生轻质油气阶段,为上乌尔禾组近源成藏提供油气;上乌尔禾组发育大型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厚层及水进体系域薄层叠置的扇三角洲前缘相为有利储集层,分布面积达3350 km^(2);上乌尔禾组具有“沟槽富砂、相带控储、孔缝控产”的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发现集中在凹陷东部,凹陷西部尚未钻揭,以上述勘探思路及地质认识指导勘探部署,有望在东道海子凹陷获得新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道海子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岩性
油气勘探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勘探思路创新及H3X井钻后认识
2
作者
江东辉
杨鹏程
+3 位作者
程雪彤
曹倩
余永琪
牛华伟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前期历经几十年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商业发现,分析认为受“优质烃源岩不落实、规模储层发育区不清以及有利成藏区带不明”3个方面问题的制约。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勘探突破,按照盆地分析的思路,重新开展了关键成藏要素...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前期历经几十年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商业发现,分析认为受“优质烃源岩不落实、规模储层发育区不清以及有利成藏区带不明”3个方面问题的制约。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勘探突破,按照盆地分析的思路,重新开展了关键成藏要素的落实,基于原型盆地恢复以及“三古”特征明确了海中凹陷发育始新统流沙港组优质烃源岩;重新厘定了源—汇体系,发现在涠西南低凸起倾末端的海中陡坡带地貌平缓地区发育三角洲—滩坝有利沉积体系;按照“近大型导油气断裂带和储层发育区”的勘探思路,优选了海中陡坡带作为下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按照该思路部署的H3X井取得了高产突破,证实了海中凹陷为富生烃凹陷,油气主要来自于流沙港组,早油晚气,两期成藏;证实了海中陡坡带发育三角洲—滩坝砂沉积体系,滩坝砂虽单层薄但累厚大,深层储层受裂缝的有效改造物性变好;进一步明确了海中凹陷陡坡带是涠西探区规模增储的重要方向,划分为“上部常压构造圈闭”和“下部超压构造—岩性圈闭”2套成藏系统,断砂输导的匹配和有效储层的发育是成藏的关键要素,海三构造高部位是重点扩储方向,海四构造是首要的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思路
油气
有利区带
涠洲组
流沙港组
海中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思路及发现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艳平
邹红亮
李雷
付基友
夏雨
谢俊阳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7E-0401)。
文摘
东道海子凹陷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在其周缘凸起侏罗系、白垩系及凹陷内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获得油气发现。以凹陷内上乌尔禾组油气重点突破井为主线,结合勘探思路和理论认识的变化,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划分为源边断块勘探阶段、下凹断块勘探阶段和源上岩性勘探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凹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高产油气藏的发现,同时取得几点认识:平地泉组烃源岩进入生轻质油气阶段,为上乌尔禾组近源成藏提供油气;上乌尔禾组发育大型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厚层及水进体系域薄层叠置的扇三角洲前缘相为有利储集层,分布面积达3350 km^(2);上乌尔禾组具有“沟槽富砂、相带控储、孔缝控产”的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发现集中在凹陷东部,凹陷西部尚未钻揭,以上述勘探思路及地质认识指导勘探部署,有望在东道海子凹陷获得新的油气发现。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道海子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岩性
油气勘探思路
Keywords
Junggar basin
Dongdaohaizi sag
Permian
upper Wuerhe formation
fan delta
lithology
petroleum exploration idea
分类号
TE13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勘探思路创新及H3X井钻后认识
2
作者
江东辉
杨鹏程
程雪彤
曹倩
余永琪
牛华伟
机构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化先导项目“海域重点增储与突破目标勘探潜力及评价”(YTBXD-CGKT-2024-002-011-SH)资助。
文摘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前期历经几十年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商业发现,分析认为受“优质烃源岩不落实、规模储层发育区不清以及有利成藏区带不明”3个方面问题的制约。为了实现该地区的勘探突破,按照盆地分析的思路,重新开展了关键成藏要素的落实,基于原型盆地恢复以及“三古”特征明确了海中凹陷发育始新统流沙港组优质烃源岩;重新厘定了源—汇体系,发现在涠西南低凸起倾末端的海中陡坡带地貌平缓地区发育三角洲—滩坝有利沉积体系;按照“近大型导油气断裂带和储层发育区”的勘探思路,优选了海中陡坡带作为下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按照该思路部署的H3X井取得了高产突破,证实了海中凹陷为富生烃凹陷,油气主要来自于流沙港组,早油晚气,两期成藏;证实了海中陡坡带发育三角洲—滩坝砂沉积体系,滩坝砂虽单层薄但累厚大,深层储层受裂缝的有效改造物性变好;进一步明确了海中凹陷陡坡带是涠西探区规模增储的重要方向,划分为“上部常压构造圈闭”和“下部超压构造—岩性圈闭”2套成藏系统,断砂输导的匹配和有效储层的发育是成藏的关键要素,海三构造高部位是重点扩储方向,海四构造是首要的突破方向。
关键词
油气勘探思路
油气
有利区带
涠洲组
流沙港组
海中凹陷
北部湾盆地
Keyword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trategy
favorabl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s
Weizhou Formation
Liushagang Formation
Haizhong Sag
Beibuwan Basin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思路及发现
李艳平
邹红亮
李雷
付基友
夏雨
谢俊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勘探思路创新及H3X井钻后认识
江东辉
杨鹏程
程雪彤
曹倩
余永琪
牛华伟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