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橄榄渣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文东 朱秀娟 +3 位作者 王让军 何玉鹏 苏满春 徐永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1-76,共6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油橄榄渣(olive cake,OC)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1日龄青脚麻鸡7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OC组、5%OC组、7%OC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玉米-豆...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油橄榄渣(olive cake,OC)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1日龄青脚麻鸡7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OC组、5%OC组、7%OC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5%和7%的OC,试验分两阶段进行,1~21 d为第一阶段,22~42 d为第二阶段。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OC均可提高青脚麻鸡的日增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料重比。7%OC组青脚麻鸡的日绝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3%OC组青脚麻鸡法氏囊指数显著增高(P<0.05),青脚麻鸡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5%OC组青脚麻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OC均可促进青脚麻鸡的日绝对生长量、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料重比。7%OC组青脚麻鸡的生产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OC组青脚麻鸡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合适剂量的OC可有效提高青脚麻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新城疫抗体水平,以日粮中添加5%的油橄榄渣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渣 青脚麻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新城疫抗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渣替代玉米对肉鸡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满春 陈文东 +1 位作者 何玉鹏 王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5,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日粮中用油橄榄渣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选取1日龄AA肉仔鸡720只,并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1组饲喂正常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2~4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用2%、4%、6%的油橄榄...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日粮中用油橄榄渣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选取1日龄AA肉仔鸡720只,并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1组饲喂正常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2~4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用2%、4%、6%的油橄榄渣替代玉米,试验分为前期(1~21d)、后期(22~42d)两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用油橄榄渣替代玉米对肉鸡生产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饲喂前期肉鸡21日龄体重对照组显著高于4处理组(P<0.05),处理对饲养后期肉鸡体重无影响;肉鸡饲养的前后两个阶段,1、2组料肉比均优于4处理组(P<0.05),1、2、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用合适比例的油橄榄渣替代玉米对肉公鸡的屠宰性能有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腿肌率和腹脂率两方面。3、4处理组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处理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用合适比例的油橄榄渣替代玉米不会对肉鸡生产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能一定程度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综合各指标得出油橄榄渣替代玉米的适宜比例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渣 肉鸡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栽培的线辣椒品质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刘阿静 解迎双 +3 位作者 李乔花 王娟 王慧珺 王波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油橄榄果渣栽培基质对线辣椒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油橄榄果渣、棉籽壳、麸皮、珍珠岩为主料栽培线辣椒,分别添加含油橄榄果渣0%(S0)、10%(S4)、25%(S3)、50%(S2)和75%(S1)等5个处理,检测线辣椒的品质及产量等指标,... 为了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油橄榄果渣栽培基质对线辣椒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油橄榄果渣、棉籽壳、麸皮、珍珠岩为主料栽培线辣椒,分别添加含油橄榄果渣0%(S0)、10%(S4)、25%(S3)、50%(S2)和75%(S1)等5个处理,检测线辣椒的品质及产量等指标,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线辣椒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S0相比,添加油橄榄果渣的S1、S2、S3和S4处理的线辣椒总产量提高了10.21%~65.80%,线辣椒中水分、蛋白质、多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0),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S0;S1处理的线辣椒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8.22 g·100 g^(-1),是S0的2.47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EAA/TAA)超过推荐标准值,综合品质和营养成分较佳。总之,通过添加油橄榄果渣作为线辣椒栽培基质的方法完全可行,更有利于线辣椒生长和综合品质提升,其中添加75%油橄榄果渣(S1)更适用于线辣椒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油橄榄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4
作者 聂龙英 苏满春 +2 位作者 焦利军 田凤鸣 赵福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9-56,共8页
为研究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能,本试验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以果渣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滤纸圆圈法来测试评估油橄... 为研究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能,本试验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以果渣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液料比、乙醇浓度、纤维素酶添加量、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滤纸圆圈法来测试评估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当液料比为20 mL/g,乙醇浓度为60%,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为0.4%(以油橄榄果渣粉末质量计),超声功率为300 W时,油橄榄果渣多酚为(17.37±0.05)mg/g。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抑菌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对三种试验菌抑菌性的强弱顺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研究表明,油橄榄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够作为动物生产中的抑菌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多酚 超声辅助酶解技术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油橄榄果渣有机肥对辣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解迎双 刘阿静 +4 位作者 李乔花 赵敏 白兴斌 仲斌 王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4-17,24,共5页
为了验证油橄榄渣有机肥对辣椒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祥宇油橄榄生态园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上施用油橄榄果渣有机肥,辣椒的株高、茎粗、果实外观品质均有提高;且随着油橄榄果渣有机肥施肥比例的增加,辣... 为了验证油橄榄渣有机肥对辣椒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祥宇油橄榄生态园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上施用油橄榄果渣有机肥,辣椒的株高、茎粗、果实外观品质均有提高;且随着油橄榄果渣有机肥施肥比例的增加,辣椒果实中各品质鉴别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辣椒的不同生长期,17种氨基酸含量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油橄榄果渣有机肥料和化肥对辣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量较空白组提高7.61%~13.02%,产值提高0.24%~0.55%,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有机肥 辣椒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饼干的制作工艺优化
6
作者 王林林 孙娜 +3 位作者 朱秀娟 宫峥嵘 叶文斌 李娟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60-63,70,共5页
为了拓展油橄榄果渣的利用途径,以低筋面粉、油橄榄果渣、糖粉、植物油和全蛋液为主要原料,辅以全脂乳粉、泡打粉和食盐,制备营养丰富的油橄榄果渣饼干。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饼干最佳工艺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分别为油橄榄果渣粉20%,糖粉3... 为了拓展油橄榄果渣的利用途径,以低筋面粉、油橄榄果渣、糖粉、植物油和全蛋液为主要原料,辅以全脂乳粉、泡打粉和食盐,制备营养丰富的油橄榄果渣饼干。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饼干最佳工艺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分别为油橄榄果渣粉20%,糖粉35%,全蛋液30%,植物油20%,全脂乳粉4%,泡打粉1%,食盐0.3%。油橄榄果渣饼干焙烤最优条件是面火温度180℃,底火温度170℃,焙烤时间10 min,以该配方制备的饼干感官评分最高且具有油橄榄果渣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饼干 感官评分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剂厌氧固态发酵对油橄榄渣感官特性、抗营养因子及常规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苏满春 何玉鹏 +2 位作者 陈文东 孙小琴 孙得发 《中国饲料》 2025年第18期77-8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菌剂经厌氧固态发酵对油橄榄渣感官特性、抗营养因子及常规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及复合菌剂发酵油橄榄渣,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按照3种单菌和1种复合菌设置4个组,每组3个重...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菌剂经厌氧固态发酵对油橄榄渣感官特性、抗营养因子及常规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及复合菌剂发酵油橄榄渣,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按照3种单菌和1种复合菌设置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个厌氧发酵袋。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设置4个梯度。结果表明: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pH值显著下降(P<0.05),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72h,pH值可下降到5.19和5.43,复合菌发酵48h即可达到4.69,发酵72h达到4.55;2)酵母菌、乳酸菌和复合菌剂发酵显著降低了油橄榄渣底物中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酵母和复合菌剂发酵组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P<0.01)。4)在发酵72h后,四组之间在质地、色泽和气味上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经不同菌剂固态发酵可有效降低油橄榄渣的pH值,提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同时有效降低ADF和NDF的含量,改善发酵油橄榄渣的感官特性,提高饲用价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单菌发酵以产朊假丝酵母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复合菌剂发酵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菌剂 厌氧发酵 油橄榄渣 营养物质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油橄榄果渣曲奇饼干的配方及其品质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樊亮 叶文斌 +3 位作者 胡文斌 杨文 孙娜 王林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5,共14页
【目的】开发油橄榄果渣曲奇饼干。【方法】以低筋面粉、黄油和鲜鸡蛋为材料复配陇南油橄榄果渣、麦芽糖醇、金耳和纹党多糖,添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油橄榄果渣低糖复合曲奇饼干,采用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了... 【目的】开发油橄榄果渣曲奇饼干。【方法】以低筋面粉、黄油和鲜鸡蛋为材料复配陇南油橄榄果渣、麦芽糖醇、金耳和纹党多糖,添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油橄榄果渣低糖复合曲奇饼干,采用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了配方,对其抗氧化性、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油橄榄果渣添加量为15%、麦芽糖醇添加量为30%、金耳添加量为10%和纹党多糖添加量为0.35%,曲奇饼干形态完整,断面结构细密、无粉末,硬度适中,薄厚均匀、口感细腻、咀嚼性好,酥脆、无颗粒感,油橄榄风味突出,气味协调、颜色均一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功能。【结论】为油橄榄果渣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曲奇饼干 配方优化 响应面试验 模糊数学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油橄榄果渣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玉鹏 叶文斌 +3 位作者 苏满春 陈文东 王让军 王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2-76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添加油橄榄(Olea europaea)果渣对玉米(Zea may)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玉米秸秆(C)、5%油橄榄果渣+95%玉米秸秆(T_(5))、10%油橄榄果渣+90%玉米秸秆(T_(10))、20%油橄榄果渣+80%玉米秸秆(T_(20))、30%油橄榄果渣+70%玉米... 本研究旨在探究添加油橄榄(Olea europaea)果渣对玉米(Zea may)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玉米秸秆(C)、5%油橄榄果渣+95%玉米秸秆(T_(5))、10%油橄榄果渣+90%玉米秸秆(T_(10))、20%油橄榄果渣+80%玉米秸秆(T_(20))、30%油橄榄果渣+70%玉米秸秆(T_(30))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0 g。经青贮调制室温避光保存45 d后测定青贮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感官评分上,C、T_(5)和T_(10)的评分等级为优,而T_(20)和T_(30)的评分等级为良。在发酵品质上,T_(30)的pH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T_(10)和T_(20)的pH显著高于C和T_(5)(P<0.05)。T_(5)、T_(10)、T_(20)、T_(30)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C(P<0.05)。C和T_(5)的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T_(10)、T_(20)和T_(30),T_(10)和T_(20)的乳酸꞉乙酸显著高于T_(30)(P<0.05)。T_(20)和T_(30)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C(P<0.05)。在营养价值上,随着油橄榄果渣添加量的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感官评分、发酵指标和营养价值,油橄榄果渣与玉米秸秆的混合青贮,油橄榄果渣的最高添加比例为20%,为油橄榄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玉米秸秆 青贮 感官评分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添加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的营养与功能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良开 张安宁 +1 位作者 李瑞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橄榄果渣是油橄榄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粗脂肪、粗蛋白质、可溶性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富含植物多酚、黄酮、环烯醚、甾醇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炎症等功效。油橄榄果渣作为畜禽饲料原料,不仅... 油橄榄果渣是油橄榄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粗脂肪、粗蛋白质、可溶性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富含植物多酚、黄酮、环烯醚、甾醇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炎症等功效。油橄榄果渣作为畜禽饲料原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本文概述了油橄榄果渣的营养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油橄榄果渣作为饲料原料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营养特性 生物学功能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熊果酸对沙门氏菌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倩宁 张晓琳 +1 位作者 姚凯琳 张楠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以油橄榄果渣熊果酸为材料,以沙门氏菌为受试菌,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液电导率、核酸含量、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的变化以及细菌电镜扫描方法,探讨熊果酸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经油橄榄果渣熊果酸... 以油橄榄果渣熊果酸为材料,以沙门氏菌为受试菌,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液电导率、核酸含量、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的变化以及细菌电镜扫描方法,探讨熊果酸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经油橄榄果渣熊果酸处理后的沙门氏菌细胞膜受到破坏,其生长速率在各时间段受到抑制,菌液电导率、核酸含量均显著增加,ATP含量降低。电镜扫描结果表明熊果酸使菌体皱缩内陷,出现孔洞,破坏细胞膜完整性,造成细胞内物质泄漏。说明油橄榄果渣熊果酸能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作用机制是改变了沙门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破坏了菌体细胞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熊果酸 扫描电镜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油橄榄果渣利用现状分析
12
作者 王芳 白万明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随着陇南市油橄榄产能的增加,废弃油橄榄果渣也逐步增多,而陇南市在油橄榄果渣的开发与利用现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油橄榄果渣被用作肥料或者废弃,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油橄榄果渣高值化综合开发利用是... 随着陇南市油橄榄产能的增加,废弃油橄榄果渣也逐步增多,而陇南市在油橄榄果渣的开发与利用现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油橄榄果渣被用作肥料或者废弃,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油橄榄果渣高值化综合开发利用是油橄榄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油橄榄果渣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报道和陇南市油橄榄果渣产量,对油橄榄果渣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油橄榄果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助推油橄榄产业链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精炼油橄榄 山楂酸 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油橄榄果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华玲 吴琴 +2 位作者 迟原龙 姚开 贾冬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共4页
为明确油橄榄果渣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了鲜油橄榄果渣的主要营养与活性成分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鲜油橄榄果渣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水分49.34%、粗蛋白质2.51%、粗脂肪8.02%、灰分0.93%、粗纤维26.41%、还原糖0.25%、钾3 628 mg... 为明确油橄榄果渣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了鲜油橄榄果渣的主要营养与活性成分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鲜油橄榄果渣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水分49.34%、粗蛋白质2.51%、粗脂肪8.02%、灰分0.93%、粗纤维26.41%、还原糖0.25%、钾3 628 mg/kg、钙527 mg/kg、镁167 mg/kg、钠68 mg/kg、铁41 mg/kg、锌0.6 mg/kg、黄酮6.14 mg/g和多酚3.78 mg/g;鲜油橄榄果渣的总氨基酸含量为2.10%,包括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为0.56。鲜油橄榄果渣是一种营养较丰富的副产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营养成分 氨基酸 黄酮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果渣多酚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孔维宝 李阳 +2 位作者 白万明 许晓卉 张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对油橄榄加工果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方式、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微波提取功率、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量比常规溶剂提取...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对油橄榄加工果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方式、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微波提取功率、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果渣多酚的提取量比常规溶剂提取方法提高18%~38%,适宜提取溶剂为乙醇。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300 W、处理时间3 min、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优化条件下,油橄榄果渣多酚含量可达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微波辅助提取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碱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张琼 邓叶俊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油橄榄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油橄榄果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8%、提取温度80℃、提...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油橄榄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油橄榄果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8%、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80 min、液料比15∶1(m L∶g)。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油橄榄果渣SDF产率为28.74%,IDF产率为52.39%。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为3.38 g/g、2.20 m L/g、1.91 g/g;油橄榄果渣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为5.05 g/g、4.78 m L/g、4.25 g/g。在透析90 min时,油橄榄果渣SDF、IDF和脱脂果渣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别为13.22%、8.55%、4.38%。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制备的IDF结构疏松,具有较大的空腔和裂缝,而SDF粒径较小,呈堆积状,具有较多的空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膳食纤维 碱法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油的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孔维宝 张锋 +2 位作者 杨晓龙 赵娜 张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5,共4页
以油橄榄加工废渣为原料,研究了提取条件对果渣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渣水分含量在10%以下时适宜果渣油的提取,最佳的萃取溶剂为正己烷;响应面法优化的正己烷萃取条件为提取转速200 r/min、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5℃、料液比1∶9... 以油橄榄加工废渣为原料,研究了提取条件对果渣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渣水分含量在10%以下时适宜果渣油的提取,最佳的萃取溶剂为正己烷;响应面法优化的正己烷萃取条件为提取转速200 r/min、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5℃、料液比1∶9;在此优化条件下的预测提油率为9.46%,验证值为9.16%,模型预测精度达96.8%。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的果渣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68.73%)、棕榈酸(15.28%)、8,10-二甲氧基-十八烷酸(6.65%)、亚油酸(2.80%)、硬脂酸(2.78%)和棕榈油酸(0.97%),其主要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油橄榄 提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表征及体外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张琼 邓叶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制备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表征,并测定分析其体外吸附NO-2和重金属Pb^(2+)、Cu^(2+)、Cd^(2+)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 以油橄榄脱脂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制备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表征,并测定分析其体外吸附NO-2和重金属Pb^(2+)、Cu^(2+)、Cd^(2+)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IDF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0.09%,其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红外光谱图显示油橄榄果渣IDF具有糖类和木质素的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图显示油橄榄果渣IDF呈纤维素I晶型,其结晶度为47.94%;在体外模拟胃环境(pH2)下,油橄榄果渣IDF对NO_2^-的吸附在240 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826μg/g;在体外模拟肠道环境(pH7)下,油橄榄果渣IDF对Pb^(2+)、Cu^(2+)、Cd^(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18.7、686.6、849.5μg/g,IDF在肠道环境下对Pb^(2+)、Cu^(2+)、Cd^(2+)的吸附能力均优于胃环境。IDF对Pb^(2+)、Cu^(2+)、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表征 NO2^-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对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邓叶俊 王晓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3,18,共5页
采用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官能团组成及结晶结构,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高压均质IDF的结构疏松,有较多的裂缝和空腔,平均粒径为66.97μm。胶体磨... 采用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官能团组成及结晶结构,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高压均质IDF的结构疏松,有较多的裂缝和空腔,平均粒径为66.97μm。胶体磨IDF的结构疏松,且部分出现断裂和破碎,平均粒径为79.52μm。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均对IDF的官能团无影响,都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对IDF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无影响,仍表现出纤维素I型的特征衍射峰。与未处理的IDF相比,高压均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31.70%,78.87%,38.92%,对NO_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对Cd^(2+)的吸附能力提高7.53%。胶体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19.93%,47.94%,32.97%,对NO_2^-的吸附能力增加8.20%,对Cd^(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压均质 胶体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邓叶俊 王晓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以碱法制备的油橄榄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粗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单糖组成和官能团组成,并测定其体外吸附NO-2及抗氧化活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SDF粗品中含SDF为60.90%... 以碱法制备的油橄榄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粗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单糖组成和官能团组成,并测定其体外吸附NO-2及抗氧化活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SDF粗品中含SDF为60.90%,其单糖主要由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其比例为:64.0∶9.4∶3.9∶3.9∶2.6∶1.6,主要为木糖,其次为阿拉伯糖。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油橄榄果渣SDF粗品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在体外模拟胃环境(p H值2)下,油橄榄果渣SDF对NO-2的最大吸附率达到98.92%,优于模拟肠环境(p H值7)下的8.69%;当SDF粗品质量浓度为6 g/L时,其对·OH的清除率达到最大为46.34%,弱于Vc;SDF粗品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其50%清除率对应的SDF粗品质量浓度(IC50)为0.06 g/L,其清除能力在低浓度时弱于Vc,在高浓度时接近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水溶性膳食纤维 单糖组成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多酚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碧秀 马建英 +2 位作者 杨泽身 向亚楠 陈明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8-182,共5页
研究了6种大孔树脂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为XAD-16,进一步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为p H值4的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液浓度为0.3 mg/m L,上样流速为2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量... 研究了6种大孔树脂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为XAD-16,进一步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为p H值4的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液浓度为0.3 mg/m L,上样流速为2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量为3 BV。对纯化后的油橄榄果渣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酸盐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多酚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