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松根系固土的基本力学特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吕春娟
陈丽华
+4 位作者
周硕
宋恒川
盖小刚
冀晓东
张心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25,共5页
植被根系的力学性质对于斜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为确定油松根系的基本力学特性,对油松不同标距不同直径根段进行拉力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根系随直径级的增大,抗拉力以幂函数显著增大,抗拉强度却以幂函数减小,对于直径D≤1mm的根系...
植被根系的力学性质对于斜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为确定油松根系的基本力学特性,对油松不同标距不同直径根段进行拉力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根系随直径级的增大,抗拉力以幂函数显著增大,抗拉强度却以幂函数减小,对于直径D≤1mm的根系,抗拉强度显著增加。标距对抗拉力影响不显著,对抗拉强度影响显著。油松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单峰曲线,具有弹塑性材料特征。首次初步将油松根系的应力应变曲线简化为3个阶段:线性弹性段、非线性弹性段和塑性段。在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松根系的三阶抛物线本构模型。这些研究探明了油松作为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固土的力学机理,对护坡植物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根系
抗拉力
抗拉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松根系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2 位作者
宋维峰
饶良懿
胡雨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为探索林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理论分析和比较表明:在根系受拉后的初期阶段,荷载、应力、伸长、应变都是按比例增加,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当加载超过...
为探索林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理论分析和比较表明:在根系受拉后的初期阶段,荷载、应力、伸长、应变都是按比例增加,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当加载超过弹性极限后,随着拉力的继续增加,根系发生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关系逐渐偏离直线,反映出高度非线性弹性特征。试验表明:油松根系抗拉强度与抗拉弹性模量存在极密切的相关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根系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统一数学表达式,其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根系
应力与应变全曲线
弹性模量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仙
魏天兴
+2 位作者
朱金兆
赵兴凯
刘海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9,共8页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油松根系对不同物种的化感效应,为油松林的乔灌草复合提供科学依据。设定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中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5、1.0、3.0、5.0、7.0、10.0 mg/m L,测定油松根系提取液在不同浓度下对油松、刺槐、侧柏、胡枝...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油松根系对不同物种的化感效应,为油松林的乔灌草复合提供科学依据。设定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中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5、1.0、3.0、5.0、7.0、10.0 mg/m L,测定油松根系提取液在不同浓度下对油松、刺槐、侧柏、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发芽、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浓度下,油松根系浸提液对刺槐、冰草、紫花苜蓿发芽和生长的综合影响呈抑制效应,并且随浓度加大抑制效应不断加强;在所有研究浓度下,对侧柏的综合影响呈促进效应;对油松、胡枝子、绣线菊的综合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情况,在1 mg/m L时,对油松、绣线菊的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因此,从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的角度考虑,在油松林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时应优先考虑侧柏,慎重选择刺槐、冰草、紫花苜蓿,选择复合胡枝子、绣线菊时应注意油松林间伐以及间作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根系
化感效应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有限元算法
4
作者
沙斌
梁文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1期798-804,共7页
[目的]研究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方法]本文用线性强化塑性模型对油松单根的本构关系进行模拟,通过塑性力学折线理论的有限元算法自编计算程序,分别对油松根系的双曲线模型和线性强化模型的应变进行计算,并与实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应值进...
[目的]研究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方法]本文用线性强化塑性模型对油松单根的本构关系进行模拟,通过塑性力学折线理论的有限元算法自编计算程序,分别对油松根系的双曲线模型和线性强化模型的应变进行计算,并与实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线性强化模型不仅简单易行,且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比双曲线模型的误差率小1到2个数量级。[结论]塑性力学折线理论的有限元算法简单易操作,可自编有限元计算程序,无论是双曲线模型还是线性强化塑性模型,都可以用塑性力学折线理论进行求解,比经典的增量塑性力学有限元算法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
有限元方法
油松根系
拉伸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旱寒地区油松幼苗根系生长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谢瑞德
谢添甜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95-97,共3页
油松是我国西北旱寒地区主要的树种,其发达的根系和四季的绿叶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苗油松根系的发达程度对油松的成活长势影响很大。文章将不同树龄的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2~6年...
油松是我国西北旱寒地区主要的树种,其发达的根系和四季的绿叶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苗油松根系的发达程度对油松的成活长势影响很大。文章将不同树龄的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2~6年生的根系。分析表明,根系随着树龄的增长,垂直向土层深处生长,分布的范围变大,而水平方向的扩展不明显。土层的深度影响着油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范围,油松的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根系生物量也随着树龄增加显著增大。2~3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20cm厚的土层中,4~6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30cm厚的土层中。通过试验,了解了油松幼苗根系生长与分布的规律,对提高油松幼苗培育的成活率提供了经验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寒地区
油松根系
生长分布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根系固土的基本力学特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吕春娟
陈丽华
周硕
宋恒川
盖小刚
冀晓东
张心平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6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141100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901162)
文摘
植被根系的力学性质对于斜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为确定油松根系的基本力学特性,对油松不同标距不同直径根段进行拉力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根系随直径级的增大,抗拉力以幂函数显著增大,抗拉强度却以幂函数减小,对于直径D≤1mm的根系,抗拉强度显著增加。标距对抗拉力影响不显著,对抗拉强度影响显著。油松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单峰曲线,具有弹塑性材料特征。首次初步将油松根系的应力应变曲线简化为3个阶段:线性弹性段、非线性弹性段和塑性段。在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松根系的三阶抛物线本构模型。这些研究探明了油松作为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固土的力学机理,对护坡植物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油松根系
抗拉力
抗拉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模型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roots
tensile force
tensile strength
stress-strain curve
constitutive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根系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宋维峰
饶良懿
胡雨村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调控机理"(2002CB111502)
文摘
为探索林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的理论分析和比较表明:在根系受拉后的初期阶段,荷载、应力、伸长、应变都是按比例增加,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当加载超过弹性极限后,随着拉力的继续增加,根系发生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关系逐渐偏离直线,反映出高度非线性弹性特征。试验表明:油松根系抗拉强度与抗拉弹性模量存在极密切的相关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根系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统一数学表达式,其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关键词
油松根系
应力与应变全曲线
弹性模量
本构模型
Keywords
root system of Pinus tabuleeformis
stress and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elastic modulus
constitutive model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仙
魏天兴
朱金兆
赵兴凯
刘海燕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9,共8页
基金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运行服务项目(2013-20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8B06)
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12-40)
文摘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油松根系对不同物种的化感效应,为油松林的乔灌草复合提供科学依据。设定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中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5、1.0、3.0、5.0、7.0、10.0 mg/m L,测定油松根系提取液在不同浓度下对油松、刺槐、侧柏、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发芽、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浓度下,油松根系浸提液对刺槐、冰草、紫花苜蓿发芽和生长的综合影响呈抑制效应,并且随浓度加大抑制效应不断加强;在所有研究浓度下,对侧柏的综合影响呈促进效应;对油松、胡枝子、绣线菊的综合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情况,在1 mg/m L时,对油松、绣线菊的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因此,从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的角度考虑,在油松林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时应优先考虑侧柏,慎重选择刺槐、冰草、紫花苜蓿,选择复合胡枝子、绣线菊时应注意油松林间伐以及间作的密度。
关键词
油松根系
化感效应
黄土丘陵区
Keywords
Pinus tabuliformis root
a11elopathic effect
loess hilly area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有限元算法
4
作者
沙斌
梁文俊
机构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1期798-80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31500523)
山西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资金(2014YJ19)
文摘
[目的]研究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方法]本文用线性强化塑性模型对油松单根的本构关系进行模拟,通过塑性力学折线理论的有限元算法自编计算程序,分别对油松根系的双曲线模型和线性强化模型的应变进行计算,并与实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线性强化模型不仅简单易行,且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比双曲线模型的误差率小1到2个数量级。[结论]塑性力学折线理论的有限元算法简单易操作,可自编有限元计算程序,无论是双曲线模型还是线性强化塑性模型,都可以用塑性力学折线理论进行求解,比经典的增量塑性力学有限元算法有很大优势。
关键词
本构关系
有限元方法
油松根系
拉伸应力
Keywords
Constitutive rel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Pinus tabulaeformis root system
Tensile stress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7.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旱寒地区油松幼苗根系生长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谢瑞德
谢添甜
机构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95-97,共3页
文摘
油松是我国西北旱寒地区主要的树种,其发达的根系和四季的绿叶对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苗油松根系的发达程度对油松的成活长势影响很大。文章将不同树龄的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2~6年生的根系。分析表明,根系随着树龄的增长,垂直向土层深处生长,分布的范围变大,而水平方向的扩展不明显。土层的深度影响着油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范围,油松的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根系生物量也随着树龄增加显著增大。2~3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20cm厚的土层中,4~6年生的油松根生物量主要在0~30cm厚的土层中。通过试验,了解了油松幼苗根系生长与分布的规律,对提高油松幼苗培育的成活率提供了经验和技术。
关键词
西北旱寒地区
油松根系
生长分布
试验分析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松根系固土的基本力学特性
吕春娟
陈丽华
周硕
宋恒川
盖小刚
冀晓东
张心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松根系抗拉应力与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刘秀萍
陈丽华
宋维峰
饶良懿
胡雨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
王仙
魏天兴
朱金兆
赵兴凯
刘海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松根系力学性质有限元算法
沙斌
梁文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北旱寒地区油松幼苗根系生长分布状况分析
谢瑞德
谢添甜
《四川农业科技》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