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伐龄油松建筑材林生长及土壤性质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梓名
赵明明
+5 位作者
任云卯
詹记平
李智尧
于立新
于青军
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8-101,共14页
【目的】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
【目的】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方法】以河北省平泉市油松建筑材50年、52年、56年生主伐龄期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密度梯度:低密度450~750株/hm^(2)、中密度750~1 050株/hm2、高密度1 050~1 350株/hm^(2),研究3种密度条件下的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各生长表现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林分生长表现和土壤质量,计算各密度油松建筑材林分综合得分后进行排名,并对其可持续经营潜力进行评价。【结果】(1)林分单位面积出材量不受林分密度的显著影响,但其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而减小,高密度林分的单位面积出材量最高,为107.87 m3/hm^(2)。(2)低密度油松建筑材林的平均单木出材量为0.256 4 m^(3),单位面积树干生物量为148.02 t/hm^(2),均极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P <0.01),且超过中密度和高密度1倍以上。低密度林分的单木出材率和树干生物量占比分别达到了84.12%和68.56%,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3)在土壤物理性质中,密度效应对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土壤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P <0.05);在土壤化学性质中,密度效应仅对土壤速效钾有极显著影响(P <0.01)。(4)单位面积出材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平均单木出材量与树干生物量占比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非毛管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树干生物量占比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P <0.05),与饱和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与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负相关(P <0.01)。(5)750~1 050株/hm^(2)的密度条件下林分综合质量最高,最利于油松建筑材林的可持续经营。【结论】低密度(450~750株/hm^(2))林分内林木可作为大径级建筑框架材,中高密度(750~1 350株/hm^(2))的可作为中小径级拼接材、家具等。土层主要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林分密度主要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单位面积出材量与林木生长表现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树干生物量的积累能促进单木出材量增大。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保留密度为750~1 05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建筑材林
林
分密度
木
材
生长表现
土壤理化性质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伐龄油松建筑材林生长及土壤性质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梓名
赵明明
任云卯
詹记平
李智尧
于立新
于青军
贾忠奎
机构
国家林草局油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管理处
河北省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8-101,共14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501)。
文摘
【目的】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方法】以河北省平泉市油松建筑材50年、52年、56年生主伐龄期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密度梯度:低密度450~750株/hm^(2)、中密度750~1 050株/hm2、高密度1 050~1 350株/hm^(2),研究3种密度条件下的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各生长表现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林分生长表现和土壤质量,计算各密度油松建筑材林分综合得分后进行排名,并对其可持续经营潜力进行评价。【结果】(1)林分单位面积出材量不受林分密度的显著影响,但其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而减小,高密度林分的单位面积出材量最高,为107.87 m3/hm^(2)。(2)低密度油松建筑材林的平均单木出材量为0.256 4 m^(3),单位面积树干生物量为148.02 t/hm^(2),均极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P <0.01),且超过中密度和高密度1倍以上。低密度林分的单木出材率和树干生物量占比分别达到了84.12%和68.56%,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3)在土壤物理性质中,密度效应对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土壤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P <0.05);在土壤化学性质中,密度效应仅对土壤速效钾有极显著影响(P <0.01)。(4)单位面积出材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平均单木出材量与树干生物量占比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非毛管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树干生物量占比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P <0.05),与饱和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与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负相关(P <0.01)。(5)750~1 050株/hm^(2)的密度条件下林分综合质量最高,最利于油松建筑材林的可持续经营。【结论】低密度(450~750株/hm^(2))林分内林木可作为大径级建筑框架材,中高密度(750~1 350株/hm^(2))的可作为中小径级拼接材、家具等。土层主要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林分密度主要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单位面积出材量与林木生长表现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树干生物量的积累能促进单木出材量增大。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保留密度为750~1 050株/hm^(2)。
关键词
油松建筑材林
林
分密度
木
材
生长表现
土壤理化性质
可持续经营
Keywords
Pinus tabuliformis building material forest
stand density
wood growth performanc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sustainable management
分类号
S72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伐龄油松建筑材林生长及土壤性质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王梓名
赵明明
任云卯
詹记平
李智尧
于立新
于青军
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