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识别技术在油井射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敏 李启堂 +1 位作者 徐继涛 丁书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将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油井射孔质量检测当中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根据子弹发射情况来判断射孔状况的落后方法。对井下射孔图像进行特定预处理之后用判断圆周长、面积等信息的方法来对射孔数量进行检测;并且利用不同线的三点确定一个... 将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油井射孔质量检测当中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根据子弹发射情况来判断射孔状况的落后方法。对井下射孔图像进行特定预处理之后用判断圆周长、面积等信息的方法来对射孔数量进行检测;并且利用不同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几何特性建立快速、准确的射孔位置识别算法,对射孔各参数做出进一步判断。形成了一个基于VC++6.0平台,并融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的完整质量检测系统。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所检测参数充分并且准确度较高,可以应用到射孔检测当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射孔 图像识别 VC++6.0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射孔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浩澜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149-149,148,共2页
油井射孔是油气田开采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其射孔精度直接关系着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益。针对油气射孔精度问题,首先对射孔及射孔精度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影响射孔精度的主要因素,以此提出提高射孔精度的改进措施,为油井射孔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 油井射孔 精度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油井产率比计算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九成 郎兆新 +1 位作者 张丽华 宁正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模型综合考虑了各种射孔因素、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首次提出了极限产率比的概念,作为衡量产率比范围的简单有效工具。以极限产率比为基础,构造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压实条件的产率比计算模型,然后由此出发,构造未射开污染区及射开... 本模型综合考虑了各种射孔因素、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首次提出了极限产率比的概念,作为衡量产率比范围的简单有效工具。以极限产率比为基础,构造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压实条件的产率比计算模型,然后由此出发,构造未射开污染区及射开污染区的模型。考虑到压实的影响,在模型中引入了压实修正系数;并利用有限元射孔模型确定有关系数。通过以上方法得到7种射孔格式的21个公式,可以解决各种射孔条件及常用7种射孔格式的产率比计算、完井伤害评估、负压射孔效果预测及优化射孔系统等问题。经大庆油田实际试油资料校验,不仅得到一些新结论,而且精度很高。应用本模型研制的工程软件WPSYS已在全国15家油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 射孔油井 数值模拟 油井 产率比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型罩锥角对射孔枪射流冲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玮玮 张昭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43-48,共6页
采用ALE方法对射孔弹射流形成的过程及聚能射流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锥形药型罩的不同锥角对聚能射流形成和侵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药型罩的锥角大小对聚能射流的速度和形状、射流头部和杵体的质量、侵彻的宽度和... 采用ALE方法对射孔弹射流形成的过程及聚能射流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锥形药型罩的不同锥角对聚能射流形成和侵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药型罩的锥角大小对聚能射流的速度和形状、射流头部和杵体的质量、侵彻的宽度和深度有着明显显著的影响。小锥角射流头部比重较小且杵体速度未达到侵彻临界值而无法起到很好的侵彻效果,大锥角在侵彻过程中可形成大口径的孔洞,但侵彻的深度不够,中锥角在侵彻孔径方面虽不及大锥角,但其侵彻的深度却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方法 油井射孔 侵彻 药型罩锥角 聚能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