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遗传神经网络对水平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静
丛腾龙
+1 位作者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分别采用3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和遗传神经网络(GNN)预测从常规通道到微通道尺度范围内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GNN的精度优于BPN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16%和20.50%)。输入参数为含气率、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管径和物性,输...
分别采用3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和遗传神经网络(GNN)预测从常规通道到微通道尺度范围内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GNN的精度优于BPN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16%和20.50%)。输入参数为含气率、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管径和物性,输出参数为传热系数。基于GNN预测结果,进行了参数趋势分析。对常规通道,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对微通道,低压时传热系数受压力影响很小,高压、低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高压、高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传热系数随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气率的增大,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微通道发生烧干时的含气率较低。传热系数随管径的减小而增大;管径越小,越易发生烧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神经网络
流动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霍晓东
刘秋娟
贾原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8,共4页
研究了P-RC APMP制浆废水的沸腾传热系数,实验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上进行,考察了热通量、流体流速、流体浓度对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通量下,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增加;...
研究了P-RC APMP制浆废水的沸腾传热系数,实验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上进行,考察了热通量、流体流速、流体浓度对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通量下,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增加;浓度不同,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浓度越大,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C
APMP制浆废水
沸腾传热系数
热通量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混合工质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兆虎
公茂琼
+1 位作者
李志坚
吴剑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4,共6页
对R134a、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三种纯工质以及它们相应的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做了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压力范围在0.1~0.6MPa。在纯工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物性、压力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相...
对R134a、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三种纯工质以及它们相应的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做了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压力范围在0.1~0.6MPa。在纯工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物性、压力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于纯工质,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传热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在高热流下趋势更明显。最后拟合出纯工质和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池
沸腾
纯工质
多元混合工质
沸腾传热系数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戴源德
张诺晨
+2 位作者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7,共7页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平光滑管(内径4 mm)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上述实验条件对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和临界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热流密度、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平均干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临界干度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并用4种经典沸腾传热关联式预测了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对比实验结果发现Fang等和Choi等的预测精度较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63%和2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近共沸混合工质
气液两相流
光滑管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蒸发结晶中三相流沸腾传热的研究
5
作者
郑平友
余劲松
+1 位作者
张淑萍
刘芙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提出了蒸发结晶体系为汽-液-固三相流沸腾传热体系,建立了沸腾传热模型,并用工业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用此理论指导。可提高产品质量,为三相流应用于烧碱蒸发结晶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模型。
关键词
烧碱
蒸发结晶
三相流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脂肪酸甲酯降膜蒸发器沸腾传热性能
被引量:
2
6
作者
徐委托
马晓建
+3 位作者
马力
陈俊英
杨闪
张芬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93-2698,共6页
利用传统的多管排列式蒸发器对高黏度、易结垢的混合物进行蒸发,容易造成布液器堵塞,且结垢后的传热管难以清理。因此根据物料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降膜蒸发器,采用大降液孔加倾斜环板进行布膜,利用内径较大的锥筒作为传热壁面,并...
利用传统的多管排列式蒸发器对高黏度、易结垢的混合物进行蒸发,容易造成布液器堵塞,且结垢后的传热管难以清理。因此根据物料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降膜蒸发器,采用大降液孔加倾斜环板进行布膜,利用内径较大的锥筒作为传热壁面,并以粗甲酯作为试验工质对蒸发器的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蒸发器筒体半锥度角、液膜流动雷诺数以及输入热通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型蒸发器对于上述工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蒸发系统能够在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而不发生堵塞;蒸发器筒体锥度角有效地强化了降膜蒸发传热过程,而较大的热通量及进料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蒸发传热。最后建立了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蒸发器筒体半锥角和流动准数之间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降膜蒸发器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基微通道中周期性沸腾的光学可视化
被引量:
4
7
作者
甘云华
徐进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41-1647,共7页
以丙酮为工质,在三角形截面的硅基微通道内进行了微尺度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在对汽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光学可视化测量的同时,对压力、温度等信号进行了同步动态测量。发现了周期在毫秒级的微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沸腾传热。1个完整的周期可以分...
以丙酮为工质,在三角形截面的硅基微通道内进行了微尺度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在对汽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光学可视化测量的同时,对压力、温度等信号进行了同步动态测量。发现了周期在毫秒级的微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沸腾传热。1个完整的周期可以分成3个子过程:进液阶段,汽泡核化、增长、聚合及爆炸阶段,瞬变液膜蒸发阶段。总结出1个完整周期内所存在的4种汽液两相流流型。鉴别出了沸腾起始点。分析了沸腾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况下:当干度小于0.4时,起主导作用的传热机制为核态沸腾;而当干度大于0.4时,起主导作用的传热机制为强制对流沸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传热
流型
沸腾
起始点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柱群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李慧君
郭保仓
+2 位作者
杜保周
刘志刚
吕明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kg/(m^2·s),热流密度为20~160 W/cm^2,蒸气干度为0~0.2。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近似单调递减。在低干度区,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蒸气干度的增加而减小;受过冷沸腾气泡影响,工质进口温度越低,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微柱群通道流动沸腾气泡流型依次为:泡状流、环状流,且泡状流区的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明显高于环状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饱和
沸腾
两相流
可视化
沸腾
换热表面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下多尺度沟槽翅片结构表面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史昊鹏
钟达文
+1 位作者
廉学新
张君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0-2888,共9页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技术作为实现核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技术手段,存在实现更高换热速率的需求。采用可旋转朝下平板换热表面模拟ERVC过程中下封头局部位置的沸腾状况,基于冷喷涂(CS)的增材制造(AM)技术在换热表面上制备出...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技术作为实现核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技术手段,存在实现更高换热速率的需求。采用可旋转朝下平板换热表面模拟ERVC过程中下封头局部位置的沸腾状况,基于冷喷涂(CS)的增材制造(AM)技术在换热表面上制备出具有多尺度的沟槽翅片状强化换热结构。在常压饱和去离子水环境中,开展了临界沸腾换热实验,获得了沸腾曲线,并与裸表面结果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结构表面不仅具备传统翅片结构的临界热通量(CHF)强化能力,CHF增幅60%以上,且具有更高的沸腾传热系数,体现了多尺度协同强化换热的正向效应。本结果可为CS-AM技术在强化沸腾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ERVC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传热
多尺度
强化
沸腾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
临界热通量
沸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传神经网络对水平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静
丛腾龙
苏光辉
秋穗正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25522)
文摘
分别采用3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和遗传神经网络(GNN)预测从常规通道到微通道尺度范围内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GNN的精度优于BPN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16%和20.50%)。输入参数为含气率、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管径和物性,输出参数为传热系数。基于GNN预测结果,进行了参数趋势分析。对常规通道,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对微通道,低压时传热系数受压力影响很小,高压、低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高压、高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传热系数随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气率的增大,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微通道发生烧干时的含气率较低。传热系数随管径的减小而增大;管径越小,越易发生烧干。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神经网络
流动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back propagation network
genetic neural network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L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霍晓东
刘秋娟
贾原媛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8,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32B07)
文摘
研究了P-RC APMP制浆废水的沸腾传热系数,实验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上进行,考察了热通量、流体流速、流体浓度对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通量下,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增加;浓度不同,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浓度越大,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P-RC
APMP制浆废水
沸腾传热系数
热通量
流速
Keywords
P-RC APMP waste water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eat flux
flow velocity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混合工质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兆虎
公茂琼
李志坚
吴剑峰
机构
清华大学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4,共6页
文摘
对R134a、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三种纯工质以及它们相应的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做了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压力范围在0.1~0.6MPa。在纯工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物性、压力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于纯工质,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传热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在高热流下趋势更明显。最后拟合出纯工质和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
关键词
热工学
池
沸腾
纯工质
多元混合工质
沸腾传热系数
关联式
Keywords
Pyrology
Pool boiling
Pure refrigerant
Mulitcomponent mixed- refrigerant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分类号
TB6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Q223.12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戴源德
张诺晨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机构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68024)。
文摘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平光滑管(内径4 mm)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上述实验条件对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和临界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热流密度、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平均干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临界干度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并用4种经典沸腾传热关联式预测了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对比实验结果发现Fang等和Choi等的预测精度较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63%和24.39%。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近共沸混合工质
气液两相流
光滑管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near azeotropic mixture
vapor-liquid two phase flow
smooth tub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B6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蒸发结晶中三相流沸腾传热的研究
5
作者
郑平友
余劲松
张淑萍
刘芙蓉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文摘
提出了蒸发结晶体系为汽-液-固三相流沸腾传热体系,建立了沸腾传热模型,并用工业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用此理论指导。可提高产品质量,为三相流应用于烧碱蒸发结晶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模型。
关键词
烧碱
蒸发结晶
三相流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chorine alkali evaporate-crystal three-phase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Q028.6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肪酸甲酯降膜蒸发器沸腾传热性能
被引量:
2
6
作者
徐委托
马晓建
马力
陈俊英
杨闪
张芬芬
机构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生物质炼制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93-2698,共6页
文摘
利用传统的多管排列式蒸发器对高黏度、易结垢的混合物进行蒸发,容易造成布液器堵塞,且结垢后的传热管难以清理。因此根据物料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降膜蒸发器,采用大降液孔加倾斜环板进行布膜,利用内径较大的锥筒作为传热壁面,并以粗甲酯作为试验工质对蒸发器的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蒸发器筒体半锥度角、液膜流动雷诺数以及输入热通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型蒸发器对于上述工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蒸发系统能够在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而不发生堵塞;蒸发器筒体锥度角有效地强化了降膜蒸发传热过程,而较大的热通量及进料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蒸发传热。最后建立了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蒸发器筒体半锥角和流动准数之间的经验关联式。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降膜蒸发器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基微通道中周期性沸腾的光学可视化
被引量:
4
7
作者
甘云华
徐进良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41-16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6088)
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B05E5060100)~~
文摘
以丙酮为工质,在三角形截面的硅基微通道内进行了微尺度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在对汽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光学可视化测量的同时,对压力、温度等信号进行了同步动态测量。发现了周期在毫秒级的微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沸腾传热。1个完整的周期可以分成3个子过程:进液阶段,汽泡核化、增长、聚合及爆炸阶段,瞬变液膜蒸发阶段。总结出1个完整周期内所存在的4种汽液两相流流型。鉴别出了沸腾起始点。分析了沸腾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况下:当干度小于0.4时,起主导作用的传热机制为核态沸腾;而当干度大于0.4时,起主导作用的传热机制为强制对流沸腾。
关键词
微尺度
传热
流型
沸腾
起始点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micro-scale heat transfer
flow pattern
boiling incipienc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柱群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李慧君
郭保仓
杜保周
刘志刚
吕明明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省科学院流动与强化传热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6YL005)
山东省科学院基础研究基金(科基合字(2015)第8号)项目资助~~
文摘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kg/(m^2·s),热流密度为20~160 W/cm^2,蒸气干度为0~0.2。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近似单调递减。在低干度区,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蒸气干度的增加而减小;受过冷沸腾气泡影响,工质进口温度越低,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微柱群通道流动沸腾气泡流型依次为:泡状流、环状流,且泡状流区的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明显高于环状流区。
关键词
微通道
饱和
沸腾
两相流
可视化
沸腾
换热表面
传热系数
Keywords
micro-pin fins
saturate flow boiling
two-phase flow
visualization
boiling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下多尺度沟槽翅片结构表面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史昊鹏
钟达文
廉学新
张君峰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0-288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606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20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MS034)。
文摘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技术作为实现核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技术手段,存在实现更高换热速率的需求。采用可旋转朝下平板换热表面模拟ERVC过程中下封头局部位置的沸腾状况,基于冷喷涂(CS)的增材制造(AM)技术在换热表面上制备出具有多尺度的沟槽翅片状强化换热结构。在常压饱和去离子水环境中,开展了临界沸腾换热实验,获得了沸腾曲线,并与裸表面结果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结构表面不仅具备传统翅片结构的临界热通量(CHF)强化能力,CHF增幅60%以上,且具有更高的沸腾传热系数,体现了多尺度协同强化换热的正向效应。本结果可为CS-AM技术在强化沸腾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ERVC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相变
传热
多尺度
强化
沸腾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
临界热通量
沸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multiscale
enhanced boiling
cold spraying&additive manufacturing
critical heat flux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Q026.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遗传神经网络对水平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
章静
丛腾龙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RC APMP制浆废水沸腾传热系数的研究
霍晓东
刘秋娟
贾原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元混合工质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孙兆虎
公茂琼
李志坚
吴剑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戴源德
张诺晨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蒸发结晶中三相流沸腾传热的研究
郑平友
余劲松
张淑萍
刘芙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脂肪酸甲酯降膜蒸发器沸腾传热性能
徐委托
马晓建
马力
陈俊英
杨闪
张芬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硅基微通道中周期性沸腾的光学可视化
甘云华
徐进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微柱群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李慧君
郭保仓
杜保周
刘志刚
吕明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朝下多尺度沟槽翅片结构表面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史昊鹏
钟达文
廉学新
张君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