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挂膜沸石覆盖层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金兰 张晶 +1 位作者 刘爱萍 李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9-584,共6页
通过多轮底泥修复实验研究了沸石类型、覆盖密度及上覆水氨氮浓度对挂膜沸石覆盖层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改善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类型直接决定挂膜沸石覆盖层能否持续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孔径在8 nm左右的沸石F1表面才能附着... 通过多轮底泥修复实验研究了沸石类型、覆盖密度及上覆水氨氮浓度对挂膜沸石覆盖层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改善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类型直接决定挂膜沸石覆盖层能否持续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孔径在8 nm左右的沸石F1表面才能附着有效降解氨氮的微生物,从而具有较强的原位再生能力,通过不断削减底泥氨氮(各轮底泥氨氮削减量为23~30mg)和上覆水氨氮(削减量达18 mg)来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将上覆水氨氮浓度控制在0.4~0.8 mg/L,达到地表水III类水体水质标准.挂膜沸石能否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也与沸石覆盖密度和上覆水氨氮浓度有关,当覆盖密度大于1.46 kg/m2时、上覆水氨氮浓度低于4.28 mg/L时,覆盖挂膜沸石F1能够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使水体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III类水体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类型 底泥氨氮释放 持续抑制 覆盖密度 沸石原位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沸石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2
作者 甘贵元 雷振锋 +2 位作者 赵东升 李元奎 崔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发现的沸石主要为方沸石,其呈粒状、块状分布在砂岩粒间孔、裂缝和碳酸盐岩溶蚀孔中。该区的沸石,既能够以交代方式形成,也可以低温—中温热液沉淀方式形成。方沸石交代亮晶方解石胶结物,钠沸石交代石英、长石碎屑...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发现的沸石主要为方沸石,其呈粒状、块状分布在砂岩粒间孔、裂缝和碳酸盐岩溶蚀孔中。该区的沸石,既能够以交代方式形成,也可以低温—中温热液沉淀方式形成。方沸石交代亮晶方解石胶结物,钠沸石交代石英、长石碎屑颗粒。方沸石交代亮晶方解石,钠沸石胶结物中包裹早期方解石胶结物,说明沸石形成较亮晶方解石晚。呈块状分布的沸石,其发育段都是储层发育段,且多是油气层分布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西部南区 沸石类型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