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上游流域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与Hack剖面的新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吉亚鹏 高红山 +3 位作者 潘保田 李宗盟 管东升 杜功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DEM提取了渭河上游8条支流的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对该区构造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河流的Hack剖面皆呈上凸形态,表明第四纪以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渭河上游整体上处于构造抬升状态,且抬... 基于DEM提取了渭河上游8条支流的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对该区构造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河流的Hack剖面皆呈上凸形态,表明第四纪以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渭河上游整体上处于构造抬升状态,且抬升速率较快.同时Hack剖面的凸度有所区别,说明该区构造活动存在着区域差异,其中西秦岭北麓和六盘山南段地区的构造活动较为强烈,而北部的黄土高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SL参数证实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六盘山东缘断裂和会宁断裂存在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k剖面 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 构造运动 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天山流域河长坡降指标与Hack剖面的新构造意义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洪壮 李有利 杨景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在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流域范围内,构造运动及地貌特征能有效地反映在河流纵剖面、河流坡度等因素上。针对北天山地区10条河流,提取河流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等地形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北天山地... 在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流域范围内,构造运动及地貌特征能有效地反映在河流纵剖面、河流坡度等因素上。针对北天山地区10条河流,提取河流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等地形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北天山地区河流受到持续且快速的构造抬升运动影响,Hack剖面呈上凸形态,并且与河长坡降指标峰值、河流纵剖面变化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北天山地区河流标准化坡降指标(SL/K)以依连哈比尔尕断裂带和准噶尔南缘断裂带为界限呈带状(Ⅰ,Ⅱ,Ⅲ区)的分布,在构造运动影响下,流经两大断裂带的河长坡降指标明显升高,揭示了在河流剖面坡度变化较大且河长坡降指标大的地区多为构造运动活跃的区域。同时,在小流域尺度内,岩性改变与支流汇入也容易使局部地区出现河长坡降指标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纵剖面 河长坡降指标 Hack剖面 构造运动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首区河长坡降指标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利 李雪 +1 位作者 李井冈 王秋良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利用数字高程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提取三峡库首区长江支流的河长坡降指标(SL)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对该区构造活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系发育主要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说明研... 利用数字高程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提取三峡库首区长江支流的河长坡降指标(SL)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对该区构造活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系发育主要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说明研究区构造活动存在区域性差异。在不同岩性地区,特别是三叠系地层区,水系响应较为明显,这与地层的抗水流侵蚀强度有关。该区水系发育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较小,但受新构造抬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首区 河长坡降 断裂构造 新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与活动性遥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其松 张景发 姜文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3-626,共14页
选用高分辨率ALOS和中等分辨率ETM+图像,结合研究区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信息增强及图像融合方法,对图像中各类构造地貌表现出的纹理、色调及含水性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解译标志,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系统解译了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 选用高分辨率ALOS和中等分辨率ETM+图像,结合研究区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信息增强及图像融合方法,对图像中各类构造地貌表现出的纹理、色调及含水性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解译标志,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系统解译了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展布与发育情况;同时引入河长坡降指标参数(SL index)和Hack剖面(河流高程剖面半对数坐标图)2个构造地貌参数,分析其对区域构造活动的指示意义并比较断裂带不同分段的活动性。研究表明,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呈三段式展布,遥感解译的地貌标志基本反映了断裂带以正断层为主兼具走滑运动性质。呈明显的上凸形态的河流Hack剖面反映了区内构造差异隆升强烈,河长标准化坡降指标明显异常地带指示为构造运动活跃区,这种异常变化不仅印证了断层活动对河床剖面的影响,而且结合该变化特征进行遥感解译可以提高断裂位置解译的准确性。断裂的活动性从F1向F3依次增强,F1、F2段正断层活动性相对较弱,走滑活动增强,F3段正断层活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 河长坡降指标 Hack剖面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貌参数特征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腾霄 杨文光 +6 位作者 朱利东 张洪亮 钟摇 解龙 麦源君 罗璐 曹志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2-512,共11页
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河谷地貌和水系形态差异明显,本文基于ASTER GDEM-30 m数据,探讨该流域构造地貌和水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7条支流的河长坡降、Hack剖面、均衡坡降、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面积-高程积... 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河谷地貌和水系形态差异明显,本文基于ASTER GDEM-30 m数据,探讨该流域构造地貌和水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7条支流的河长坡降、Hack剖面、均衡坡降、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和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流经的桑日-加查河段,河长坡降峰值最高,反映该地区强烈的构造活动;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夏布曲、湘曲和门曲的Hack剖面上凸程度较大,均衡坡降值较高,流经的地区可能新构造活动较活跃;年楚河和拉萨河的Hack剖面近直线,均衡坡降值偏低,流经的区域可能新构造活动较弱。7条支流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均呈“S”形,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35~0.60,处于壮年期发育阶段。从较大的空间尺度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36个子流域进行分析,显示其北岸的面积-高程积分值普遍高于南岸,表明第四纪以来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差异性抬升,导致雅鲁藏布江两岸地区处于不同的地貌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Hack剖面 河长坡降 面积-高程积分 构造地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地貌计量指标空间特征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关雪 逄立臣 +2 位作者 姜雨彤 吕红华 郑祥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93,共14页
系统的地貌计量指标分析有助于理解造山带新构造活动特征与地貌演化。太行山地处中国第二、三地形阶梯的边界,具有重要的构造地貌意义。基于ASTER GDEM地形数据,对太行山按流域进行了面积高程积分、河长坡降指标(SL)和Hack剖面等地貌计... 系统的地貌计量指标分析有助于理解造山带新构造活动特征与地貌演化。太行山地处中国第二、三地形阶梯的边界,具有重要的构造地貌意义。基于ASTER GDEM地形数据,对太行山按流域进行了面积高程积分、河长坡降指标(SL)和Hack剖面等地貌计量指标的分析,结合地层、构造等资料,探讨了太行山构造地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分析的11条河流中,7条河流的面积高程曲线(HC)呈S形,面积高程积分值(HI)在0.35~0.60之间,表明其地貌演化处于壮年阶段,4条河流的HC呈凹形,HI值小于0.35,表明其地貌已遭受强烈侵蚀改造,目前处于地貌演化的老年阶段;7条河流的Hack剖面呈上凸形态,均衡坡降指标值(K)偏高,表明流域所在区域新构造活动较为活跃,4条河流的Hack剖面近似直线,K值偏低,表明河流所在区域新构造活动性较弱;从整体上看,太行山的HI平均值为0.36,HC为接近凹形的S形,表明太行山地貌演化整体上处于“壮年期”向“老年期”过渡阶段;太行山新构造活动性(断裂活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东部活动性较强,西部地区活动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高程积分 河长坡降指标 Hack剖面 构造地貌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内部门源盆地地貌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红强 袁道阳 +6 位作者 苏琦 文亚猛 苏瑞欢 孙浩 陈艳文 于锦超 张梨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4-841,共18页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典型流域地貌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貌发育演化过程。门源盆地是位于祁连山中段内部的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其发育模式和地貌特征与构造活动有着直...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典型流域地貌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貌发育演化过程。门源盆地是位于祁连山中段内部的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其发育模式和地貌特征与构造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探究门源盆地北缘断裂及其不同区段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及其成因,文中基于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了盆地北缘横穿山体的15条河道的面积-高程积分(HI)和积分曲线(HC),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HI值在盆地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门源盆地北缘断裂走向转折处——老虎沟为界,其西侧河道流域的HI值整体较高,东侧HI值普遍较低;结合野外活动构造调查结果,发现老虎沟东侧断裂已经挤压扩展到盆地内部,并发育一系列的活动逆断层-褶皱带,由此推断断裂走向变化及北东向断裂导致了流域HI值的分布差异。同时,盆地内部青石嘴镇附近出现一处HI高值异常,结合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推测盆地内部存在一条隐伏断层。另外,多数河道在主断裂通过上游一定位置时出现了河长坡降指数(SL)峰值波动,说明SL波动位置与断裂通过河道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即构造活动可以对SL产生显著影响;而处于岩性变化位置附近的波动异常,可能表明局部河段的岩性变化对SL也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表明,门源盆地北缘东、西段的地貌发育具有显著差异,主要受该区域活动构造即门源盆地北缘断裂的控制和影响,上述地貌参数是较为敏感的构造活动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盆地 逆冲断裂 面积-高程积分 Hack剖面 河长坡降指数 构造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