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思羽 李怀恩 成波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科学识别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是准确评估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依据,对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保障机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借鉴河流功能分类,对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进行划分,并阐述了各项功能之间的关... 科学识别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是准确评估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依据,对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保障机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借鉴河流功能分类,对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进行划分,并阐述了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识别价值构成并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评估框架。结果表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由自然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细分为11个分项价值,一定量的河道生态基流可同时支持多个分项价值;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评估框架充分考虑了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特性,可避免价值的重复计算,提高了价值定量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 功能 关系 价值构成 价值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生态基流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时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普遍采用单方水资源价值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缺陷,以及探索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定量化计算新方法,采用水力学方法将河道生态基流从径流量中分离出来,并确定河道生态基流对应水面面积,进而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和... 为了解决普遍采用单方水资源价值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缺陷,以及探索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定量化计算新方法,采用水力学方法将河道生态基流从径流量中分离出来,并确定河道生态基流对应水面面积,进而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和并探索分析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宝鸡段的丰水年、平水年以及枯水年的年平均河道生态基流量分别为5.82 m^(3)/s、3.59 m^(3)/s和2.76 m^(3)/s。近21 a来,该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该价值多年平均值为5.61亿元,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为6.27元/m^(3),单方价值与价值总量变化趋势相反。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总体呈倒"V"字型,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比非汛期大,单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与之相反。通过相同区域以及相近区域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成果以及价值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证明研究成果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为河道生态基流合理保障提供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 生态功能 经济价值 时间变化 宝鸡段 渭河干流 径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灌区农业补偿机制研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倩 李怀恩 +3 位作者 高志玥 成波 贾斌凯 党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针对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短缺问题,定量计算其对灌区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社会影响,并从补偿主客体、补偿额度与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构建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保障渭河干流宝鸡段河... 针对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短缺问题,定量计算其对灌区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社会影响,并从补偿主客体、补偿额度与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构建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保障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基流保障的灌区农业损失(农业生产损失、社会保障影响和社会稳定影响)可以作为不同生态基流调控值下的生态补偿额度;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的主体为陕西省政府、宝鸡市和咸阳市政府,客体为灌区受损农户;基于灌区农业总损失的补偿标准在3.93~9.94元·m^(-3)之间;提出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和项目补偿三种补偿方式,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给予农业优惠政策、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实施,以促进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 保障灌区农业 生态补偿机制 渭河干流宝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1 位作者 黄康 范远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直接决定着政府部门对生态基流保障的决策,同时也为河道生态基流的合理保障水平提供定量依据。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粮食损失引起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直接决定着政府部门对生态基流保障的决策,同时也为河道生态基流的合理保障水平提供定量依据。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粮食损失引起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价值损失量处理办法以及粮食市场价值对其影响变化。研究表明:来水量是计算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的基础,来水量年内分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通过水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两种方法对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经济损失量进行处理,有利于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和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协调发展;同时,粮食市场价格变化也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损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云南片水文极小值演变及生态基流保障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东升 袁树堂 杨祺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金沙江流域云南片内主要支流1968—2017年水文径流极小值及年月平均流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分析其极小值演变特征,采用Tennant法及地区经验综合分析其河道生态基流,并对其生态基流保障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基于金沙江流域云南片内主要支流1968—2017年水文径流极小值及年月平均流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分析其极小值演变特征,采用Tennant法及地区经验综合分析其河道生态基流,并对其生态基流保障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区、西北区为年极小值对应每100km^2产流高值区,滇中区为低值区,地区差异显著,东北区年径流极小值呈现显著波动减少趋势,滇中区、中北区及西北区变化趋势不一;主要支流平均仅有47%的年份生态基流得到全部保障,53%年份水文极小值低于生态基流,其中东北区及西北区保障程度较高,滇中区保障程度低;预计东北区受天然来水影响、西北区部分河流受水利水电工程调度影响,生态基流保障压力将逐步加大,滇中区除昆明、曲靖部分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将逐步得到改善外,其他大部分河流将持续处于高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极小值 年际变化 突变分析 河道生态基流 金沙江流域云南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nnant方法的河流生态基流应用现状及改进思路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康 李怀恩 +1 位作者 成波 田若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Tennant法作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文方法,在生态基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经验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参考或应用某种方法时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系统总结了Tenmmt法普遍存在的时空变化大、流量适宜性较弱、普适条件... Tennant法作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文方法,在生态基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经验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参考或应用某种方法时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系统总结了Tenmmt法普遍存在的时空变化大、流量适宜性较弱、普适条件较差的3个关键问题,基于3种改进形式的变量:特征流量、用水期、百分率,深化研究Tennant方法的改善战略,进而归纳出3种改进方法:年均值法、同期均值法、改进百分系数法。最后,对Tennant法进行展望,提出选取具有年内和年际丰枯变化性的低流量指标、建立基流百分比与水生生物栖息地之间的适应曲线簇、有针对性地修正具体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物和物理需求、确定生态基流阈值时需考虑到流量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等发展趋势,以期拓宽Tennant法的使用范围、完善不同地区河流生态基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Tennant法 河道生态基流 年均值法 同期均值法 改进百分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游需水量过程线的水库生态流量调度研究——以新疆五一水库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袁静 张德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80,共5页
干旱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率较高,生态流量“放不下、放不稳”。为协调生态、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需要合理确定水利工程的调度过程。以新疆五一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推算其下游艾比湖湿地保护区的生态需水量与五一水库下泄水量间的对应关... 干旱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率较高,生态流量“放不下、放不稳”。为协调生态、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需要合理确定水利工程的调度过程。以新疆五一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推算其下游艾比湖湿地保护区的生态需水量与五一水库下泄水量间的对应关系,换算得到生态敏感目标对应的水库的下泄水量需求,进而确定五一水库的分月下泄水量过程线,并计算了目标可达性。结果表明:合理调度可以实现五一水库生活、生产供水量目标和河流生态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干旱区域河流的工程生态流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目标换算 水库生态流量调度 河道生态基流 艾比湖 五一水库 干旱区域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岳思羽 李怀恩 赵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1,共7页
为探索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区域,引入考虑河道生态基流需求的流域水资源短缺评价方法。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估模型产水量模块得到子流域尺度的产水量,结合耗水量和河道生态基流量,... 为探索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区域,引入考虑河道生态基流需求的流域水资源短缺评价方法。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估模型产水量模块得到子流域尺度的产水量,结合耗水量和河道生态基流量,采用情景分析对子流域尺度的水资源短缺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渭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结果表明: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区域集中在渭河干流和泾河流域北部,枯水年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关键时期,以降水量为代表的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盈缺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上述研究结果对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河道生态基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水资源短缺 InVEST模型 河道生态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宝鸡段水资源边际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岳思羽 李怀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9-24,共6页
传统的水资源分配只注重水资源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价值,不利于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将河道生态基流视作一类用水部门,通过建立河道生态基流边际效益的计算方法,计算留存在河道中的水资源的边际效益,利用柯布-... 传统的水资源分配只注重水资源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价值,不利于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将河道生态基流视作一类用水部门,通过建立河道生态基流边际效益的计算方法,计算留存在河道中的水资源的边际效益,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三次产业的水资源边际效益,可实现效益最大化下水资源的简单分配。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期为例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15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水资源用量少,而边际效益高,可维持现状;河道生态基流和第一产业的水资源边际效益年均值低于5元/m^3,可使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求出枯水期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时的水量为10 m^3/s,此时水资源边际效益为1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基流 边际效益 等边际效益 水资源 三次产业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林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5-48,共4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综合比较水资源可利用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基础上,选用淮河上游主要控制站淮滨站1956~2010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最小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汛期难于... 为合理开发利用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综合比较水资源可利用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基础上,选用淮河上游主要控制站淮滨站1956~2010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最小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汛期难于控制利用洪水量的扣损法,计算了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淮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达到45%。虽然这一可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临界线,但考虑到具体的河流情况和水情,认为这一计算成果仍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量 可利用量 可利用率 河道生态基流 扣损法 淮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