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AT模型参数修正及应用——以德泽水库径流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辛京达 李亚强 +3 位作者 陈成 杨栋淏 余倩 王建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6,共7页
受人类活动和重大水利项目的影响,SWAT模型在对河道参数和平均坡长的计算中存在一些缺陷。通过遥感技术和经验公式对不合理的参数进行了修正。在对参数进行修正后,选取对水文、水质过程较为敏感的参数运用SWAT-CUP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 受人类活动和重大水利项目的影响,SWAT模型在对河道参数和平均坡长的计算中存在一些缺陷。通过遥感技术和经验公式对不合理的参数进行了修正。在对参数进行修正后,选取对水文、水质过程较为敏感的参数运用SWAT-CUP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其率定和验证精度均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径流量R^(2)在0.7643~0.9674之间、NS在0.7548~0.8998之间,总氮负荷R^(2)在0.5462~0.6599之间、NS在0.5268~0.6388之间),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修正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反应流域内真实的地形地貌及河道信息,同时可提高模型月尺度径流的模拟精度(R^(2)从0.8349提升到0.8719,NS从0.6987提升到0.7718)。可实际应用于德泽水库径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参数修正 河道参数 平均坡长 遥感技术 经验公式 德泽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频率和河道形态的生态流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芬 王丽婷 钟名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6,共4页
针对南方丰水地区中小河流,提出了一种基于径流频率和河道水力参数的河道生态流量综合分析方法,并在浙江省台州市永安溪的流域进行了实例计算。经分析,确定以柏枝岙水文站为控制断面的流域4~9月(鱼类产卵育幼期)的生态流量为21.4m3/s、1... 针对南方丰水地区中小河流,提出了一种基于径流频率和河道水力参数的河道生态流量综合分析方法,并在浙江省台州市永安溪的流域进行了实例计算。经分析,确定以柏枝岙水文站为控制断面的流域4~9月(鱼类产卵育幼期)的生态流量为21.4m3/s、10月至次年3月(一般用水期)为7.1m3/s。经与柏枝岙水文站特征径流量、Tennant法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计算的生态流量是合理的,既具有一定保证率概念,也兼顾考虑了河段水力生境需求,在生态资料积累不足、现场观测少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计算 径流频率 河道水力参数 TENNAN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长理论的淹没柔性植被水流流速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槐文信 韩杰 +2 位作者 曾玉红 安翔 钱忠东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32,共8页
采用PVC薄片对柔性植被进行了模拟,并用三维Micro ADV对淹没柔性植被恒定水流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水流纵向流速和Reynolds切应力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淹没柔性植被水流植被层和非植被层的水力特性有显著不同.在非植被层,Reynolds应力... 采用PVC薄片对柔性植被进行了模拟,并用三维Micro ADV对淹没柔性植被恒定水流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水流纵向流速和Reynolds切应力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淹没柔性植被水流植被层和非植被层的水力特性有显著不同.在非植被层,Reynolds应力为直线分布,而时均流速则符合经典的对数律分布.基于新"河床"的概念,首次提出用河道压缩参数来表示植被对水流的影响,并合理假设了一个新的混合长度公式,由此得到的时均流速公式相比前人的成果有所需参数少、计算简单及实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植被 PVC薄片 MICRO ADV(多普勒超声测速仪) 混合长度 主流流速分布 Reynolds应力 河道压缩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主槽演变特征研究
4
作者 窦明 乔若辉 +3 位作者 郑钊 李涛 霍光杰 李桂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黄河河南段以游荡型河段为主,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并基于MNDVI水体指数对黄河游荡段30 a水体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划分不同河段和区域计算不同时期河道... 黄河河南段以游荡型河段为主,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并基于MNDVI水体指数对黄河游荡段30 a水体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划分不同河段和区域计算不同时期河道主槽形态参数、河道摆动面积、摆动方向、迁移距离等指标,分析游荡段河道摆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游荡段主槽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并向弯曲河流转变;R2区域是摆动面积最大及平均摆动面积最大的区域;1986-2019年游荡段左岸摆动的总面积为59.9 km^(2),向右岸摆动的总面积为53.3 km^(2),R1和R4段向左岸右岸摆动的面积大致相等,R2段主要向左岸摆动,R3段主要向右岸摆动,游荡段整体有略微向左岸摆动的趋势;R1区域整体略微向南迁移,R2区域整体向北迁移显著,R3整体向南迁移,R4整体略微向西迁移。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进入游荡段水量与水库运用前基本相当,而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输送;游荡段河道主槽变化与水流对滩岸土体的冲刷和洪水后的崩坍有关;控导工程对河流有明显的约束作用,R3区域中的部分河段S11、S12缺乏控导工程,河道主槽摆动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段 河道主槽形态参数 摆动面积 迁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