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棉区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4
1
作者 雷晓春 王刚 +1 位作者 李健苍 焦自虎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94-98,共5页
为了形成完整的机采棉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通过2 a的试验示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棉田规划、膜下滴灌系统配置、生产目标、对品种的要求、生育进程与群体指标、土地准备、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化... 为了形成完整的机采棉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通过2 a的试验示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棉田规划、膜下滴灌系统配置、生产目标、对品种的要求、生育进程与群体指标、土地准备、播种、水肥一体化管理、化控、打顶、病虫害防治、化学、脱叶、机械采收和采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河西走廊棉区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棉区 机采 水肥一体化 机械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河西走廊棉区品种“多、乱、杂”
2
作者 詹有俊 庄生仁 +3 位作者 任福成 杨涛 南宏宇 孙建船 《中国棉花》 2000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河西走廊棉区 花生产 品种布局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现状与方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涛 詹有俊 +5 位作者 庄生仁 任福成 孙建船 杨军 张璇 李渊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结合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总结了近年来在抗黄病育种方面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河西走廊棉区 抗黄萎病育种 现状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陇棉16号选育报告
4
作者 冯克云 南宏宇 +1 位作者 王宁 祁杰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23-727,共5页
为选育适宜于机械化采收的早熟、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解决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棉花生产中早熟、优质、高产难以兼容的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FU(代号)为母本、陇棉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出棉花新品种陇... 为选育适宜于机械化采收的早熟、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解决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棉花生产中早熟、优质、高产难以兼容的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FU(代号)为母本、陇棉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出棉花新品种陇棉16号。在2021—2022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陇棉16号2 a籽棉平均折合产量5647.2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3.5%;皮棉平均折合产量达2274.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6.8%。2023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中,陇棉16号籽棉平均折合产量5180.1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4.4%;皮棉平均折合产量2121.9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7.8%。该品种为早熟类型,生育期不足120 d(≥10℃活动积温3600℃左右)。植株呈筒形,株高72.8 cm,株型紧凑。结铃性能良好,单株结铃7.8个,单铃重5.7 g,衣分达40.1%。纤维品质指标突出,纤维长度31.3 mm,比强度32.9 cN/tex,马克隆值4.4,纤维整齐度86.6%,达到优质棉标准。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敦煌、瓜州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广种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号 品种选育 河西走廊棉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