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漫滩湿地生态阈值——以二卡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春明 刘平 +3 位作者 张利田 李曜 西东升 康海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662-6669,共8页
以典型河漫滩湿地———二卡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阈值研究。根据湿地补给河流———海拉尔河的月均流量频率分布特征,选取58.72 m3/s(P=74.6%)、119.26 m3/s(P=44.4%)、190.35 m3/s(P=23.8%)分别代表河流的低、中、高径流期,... 以典型河漫滩湿地———二卡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阈值研究。根据湿地补给河流———海拉尔河的月均流量频率分布特征,选取58.72 m3/s(P=74.6%)、119.26 m3/s(P=44.4%)、190.35 m3/s(P=23.8%)分别代表河流的低、中、高径流期,分析各径流期湿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低、中径流期内草本沼泽及盐化沼泽所占比例较高,而高径流期则以季节性河流湿地及湖泊湿地为主。低径流期内,作为湿地中心区的湖泊湿地景观破碎度出现一个较明显的跃变,由中径流期的0.57增加到1.37。此时的湿地状态可近似的作为区域的生态阈值,即维持湿地面积占全区域面积的43.03%。而中、高径流期湿地面积比例可近似作为保护区湿地面积的适宜值和理想值,分别为53.66%和69.53%。其研究结果为二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保护提供支持,并为河漫滩湿地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湿地 二卡自然保护区 生态阈值 水文 景观破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3 位作者 韩辉邦 Jay Gao 颜海前 张博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地理地形指标、土壤指标和植物群落指标出发,对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偏碱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草土比减小,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为松沙土,土壤含水量随... 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地理地形指标、土壤指标和植物群落指标出发,对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偏碱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草土比减小,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为松沙土,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主要养分在垂直方向上都表现出上层高于下层的规律;调查的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23种,分属于11科21属,样方内藏嵩草的重要值为36.87%,禾本科重要值为10.53%,莎草科的重要值为27.23%,杂草的重要值为17.42%,毒草的重要值最低,为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区 河漫滩湿地 土壤特征 土壤养分 植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