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段红祥
寇忠泰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市怀柔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4,108,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编号8062022)
-
文摘
选择北京郊县怀柔区怀九河上三处经过不同河流治理方式整治过的河段,其中的四渡河段已实施河溪近自然治理2 a的时间,而一渡河段为传统水工治理,团泉段基本上没采取治理措施。然后定点监测河段的大气湿度、温度,土壤温度以及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因子,通过比较分析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对河溪小环境所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可以增加大气湿度,经过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四渡河段比传统水利工程治理的一渡河段水面大气湿度高近5%,河岸带地面大气湿度则高近10%;虽然河岸带的大气湿度不如处于自然状态的团泉段,但水面大气湿度则高了近2个百分点。②与传统水利治理方式相比较,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可以降低周围小气候的温度,调节河岸带地面与水面的温差,四渡河段的温差为0.5℃,是一渡河段的1/3左右。③河溪近自然治理通过恢复河岸带植被缩小土层间的温差,调节土层温度,保持深层土壤水分。④经过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四渡河段的植物多样性高于一渡河段,是其3倍左右,恢复了河岸带的植物多样性。
-
关键词
河溪近自然治理
传统水工治理
自然状态
环境效应
-
Keywords
stream near-natural control measurements
classical engineering control measurements
natural situation
environmental effects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