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运河对河湖水系连通网络水文连通性的影响机制
- 1
-
-
作者
孙光茹
邱国强
姜晓军
王学为
王静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烟台市土地储备和利用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8,190,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6233)。
-
文摘
[目的]作为新建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运河改变河湖水系连通网络的连通格局,影响河湖水系连通网络内物质、能量和风险的传递路径,但对河湖水系连通网络水文连通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方法]以环莱州湾地区作为研究区,应用SWAT+模型和图论方法,分析有运河和无运河2种情景下河湖水系连通网络的水文连通性,探究运河对区域内不同流域、不同水体类型的影响机制。[结果]运河对不同流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受流域河网结构、河流流量、运河连接数量和连接位置主导,潍河流域和弥河流域河网结构复杂,自身水文连通性较高,受运河影响程度较低,黄河-广利河流域及大沽河-胶莱河流域运河连接密度较大,水文连通性受运河影响较大,其河流连通网络的抗退化风险能力和连通重要性程度指标值均提高20倍。针对不同水体类型,低流量河段的抗干扰能力最高,分别为湖泊水库和高流量河段平均值的3.4、1.5倍,但低流量河段对运河的敏感度最低,湖泊水库受运河的影响程度最高;运河对不同水体类型的影响受水体与网络中心水体的距离主导。[结论]在开展区域河湖水系连通网络规划时,应考虑连通影响能力的“优先连接”和抗干扰能力的反“优先连接”增长机制,以更合理地规避水文连通性非预期增长所面临的风险。
-
关键词
运河
河湖水系连通网络
水文连通性
图论
SWAT+模型
-
Keywords
canal
river-lake system interconnected network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graph theory
SWAT+model
-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