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流相砂岩热储地热田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尚堡-柳赞地热田为例 |
赵忠新
李洪达
颜艺灿
任路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基于导航金字塔的强地震约束建模方法——以胜利油田沙二段河流相为例 |
张海峰
黄旭日
张俊
任梦宇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河流相油气储层的井震结合相控随机建模约束方法 |
于兴河
李胜利
赵舒
陈建阳
侯国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6
|
|
4
|
渤海海域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结构特征 |
陈飞
胡光义
范廷恩
孙立春
高云峰
王晖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8
|
|
5
|
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 |
邓宏文
王红亮
阎伟鹏
苏宗富
谢晓军
宋国齐
林会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8
|
|
6
|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
陈清华
曾明
章凤奇
冷风
魏荷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4 |
80
|
|
7
|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
郑荣才
柯光明
文华国
高红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5
|
|
8
|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
纪友亮
周勇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9
|
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方法精细描述河流相储层——秦皇岛32-6油田北区实例 |
梁宏伟
吴胜和
穆龙新
岳大力
印森林
喻宸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0
|
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河流相储层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
张顺
崔坤宁
张晨晨
金明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11
|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
林博
戴俊生
陆先亮
束青林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2
|
河流相储集层横向预测方法探索 |
张国栋
唐伟
翟瑞国
付国强
刘迎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3
|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
邓宏文
吴海波
王宁
Timothy A.Cross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8
|
|
14
|
河流相砂泥岩薄互层基本地震属性特征研究 |
刘伟
尹成
王敏
赵虎
彭达
|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15
|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 |
付国民
董冬
王锋
董满仓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6
|
油藏开发阶段河流相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 |
龙国清
韩大匡
田昌炳
刘卓
王守泽
段斌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7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胡光义
陈飞
孙立春
范廷恩
赵春明
吴胜和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8
|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
渠芳
陈清华
连承波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9
|
孤岛油田河流相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及应用 |
刘建民
束青林
张本华
毛卫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20
|
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及其分布特征 |
王健
徐守余
仲维苹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