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5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算河流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黑鹏飞
假冬冬
+2 位作者
冶运涛
周刚
胡德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计算河流动力学重在研究河流动力的时空变化,实质上是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土力学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但并非简单组合,主要难点源自相间作用机理复杂性及研究对象多尺度性所导致的应用可行性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适于河...
计算河流动力学重在研究河流动力的时空变化,实质上是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土力学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但并非简单组合,主要难点源自相间作用机理复杂性及研究对象多尺度性所导致的应用可行性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适于河流动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但当前理论体系还缺乏系统性。综合河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土力学理论,给出计算河流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框架,明确计算河流动力学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联系。基于此理论体系,可以方便地判断模型准确性、计算量和复杂性,构建最优的数学模型,并判断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河流动力
学
河流动力
学
数学模型
河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动力及海洋动力对北仑河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波
邱绍芳
《广西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根据历史和现代调查资料,北仑河口河槽演变主要是受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其动力作用的程度大不相同。在河口北侧地区, 作用较为强烈, 河槽、边滩、沙洲等发生明显变化, 河岸也出现侵蚀现象。
关键词
河口
河槽演变
河流动力
海洋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河流动力学的黄河“粗泥沙”的界定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红武
张俊华
吴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27,共3页
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从描述泥沙运动特性和异质粒子与紊流跟随性2个角度,分别对黄河"粗泥沙"的理论界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下游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 mm的泥沙多难以被水流直接输送入海,粒径小于0.075 mm...
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从描述泥沙运动特性和异质粒子与紊流跟随性2个角度,分别对黄河"粗泥沙"的理论界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下游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 mm的泥沙多难以被水流直接输送入海,粒径小于0.075 mm的颗粒则易在水流中悬浮入海,因此,黄河中游划分粗细沙的临界粒径应该为0.07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紊流跟随性
异质粒子
临界粒径
粗泥沙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像处理技术在河流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娄厦
刘宏哲
+1 位作者
钟桂辉
刘曙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186,共5页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含植物水流紊动及物质输运实验,通过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场观察与实验结果分析,加强学生对河流动力学中河道水流紊动、泥沙起动及物质输运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方法与...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含植物水流紊动及物质输运实验,通过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场观察与实验结果分析,加强学生对河流动力学中河道水流紊动、泥沙起动及物质输运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方法与监测技术。该实验教学对河流动力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并融合了科研中的前沿、交叉的科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分析,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相辅相成的多元协同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河流动力
学
含植物水流
水流紊动
污染物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被引量:
12
5
作者
曹叔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生态水力学、海洋水力学、地下水力学、冰水力学、水力学模拟和工业水力学。对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应用水力学和地球物理水力学等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河流动力
学
基础理论
研究方法
发展
比尺效应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动力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汪富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讨河流系统发展演变的规律,应用耗散结构、协同学、分形、混沌等自组织理论及河流动力学的思想,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总结了河流动力系统的关联原理、协同原理、反馈原理、细致平衡原理、突变原理、自适应原理等6个自组织原...
为探讨河流系统发展演变的规律,应用耗散结构、协同学、分形、混沌等自组织理论及河流动力学的思想,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总结了河流动力系统的关联原理、协同原理、反馈原理、细致平衡原理、突变原理、自适应原理等6个自组织原理和开放性、随机性、非线性和耗散性等4个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系统
热力学
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沛森
张连胜
+1 位作者
周文
闫亚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4,149-150,共2页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淤积作用、冲刷侵蚀作用和渗流潜蚀,其中黄河下游的淤积作用是最主要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对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地貌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能力有较大关系;河势变化,尤其...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淤积作用、冲刷侵蚀作用和渗流潜蚀,其中黄河下游的淤积作用是最主要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对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地貌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能力有较大关系;河势变化,尤其是河势突变对河流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渗流潜蚀作用降低和改变土体介质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状,可引发渗漏、沙沸、流土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和堤岸溃决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地质作用
淤积作用
侵蚀作用
渗流潜蚀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小能耗率原理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徐国宾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4年第4期50-58,共9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最小能耗率原理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概况,以期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使该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完善.
关键词
最小能耗率
河流动力
学
泥沙
紊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下伊犁河河流水温时空尺度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
1
9
作者
杜思哲
杜彦良
+2 位作者
陈伏龙
王统霞
徐雪雯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232,共11页
为了梳理内陆干旱区河流热动力特征及驱动因子,在对伊犁河水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EC-RAS的河流水动力-水温数值模型,采用遥感气象时空数据分析了伊犁河出山口水库下游210 km河道水温变化规律,量化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
为了梳理内陆干旱区河流热动力特征及驱动因子,在对伊犁河水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EC-RAS的河流水动力-水温数值模型,采用遥感气象时空数据分析了伊犁河出山口水库下游210 km河道水温变化规律,量化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河流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HEC-RAS模型能够识别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4月大型水库下泄的低温水受限于较小的水气温差、下游河流沿程复温缓慢、分层取水等措施效果有限;取用水等行为导致的河流流量变化改变了河流的热容量,水温变化规律呈现差异,4月河流流量减少时水温升幅不显著,但流量增加使水温降低明显,最大降幅达-0.60℃,而7月流量减少时水温升幅变化明显,最大升幅为0.65℃,水量增加时水温变化不大;在未来低、中、高碳排放情景不同的气候模式下,2020—2080年长时间尺度上伊犁河水温均呈上升态势,水温升幅与波动范围均低于气温,2号断面10 a温升平均速率分别为0.09、0.21、0.56℃;预测到2080年,河流水量减小导致水温上升,4月和7月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热
动力
人类活动
再分析数据
气候变化
长时间尺度
HEC-RAS模型
伊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
36
10
作者
唐洪武
闫静
吕升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5-792,共8页
河流管理涵盖灌溉、防洪、河流生态、环境等众多内容,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植物是具有生态功能河流的重要特征,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维持河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水流运动特性和泥...
河流管理涵盖灌溉、防洪、河流生态、环境等众多内容,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植物是具有生态功能河流的重要特征,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维持河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水流运动特性和泥沙及污染物输移规律,含植物水流问题引起了河流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河流动力学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归纳为水流阻力、紊流结构、泥沙运动和被动标量扩散输移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重要的研究方法、结论和量测手段,讨论了含植物水流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管理
河流动力
学
含植物水流
水流阻力
紊流结构
泥沙运动
被动标量扩散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仑河口动力特征及其对河口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波
邱绍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9-44,共6页
对北仑河口自然环境动力要素的分析表明 ,河川径流、波浪、沿岸流及潮流是北仑河口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 ,三者的叠加不但使河道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发生变化 。
关键词
北仑河口
动力
特征
河口演变
河流动力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
6
12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5,共9页
按照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河流水沙模拟与专题研究和长江治理与防洪实践应用3个领域,对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进行综述。①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河流分级、干流河道分段与河势贴体网格等河流分类及形态研究,...
按照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河流水沙模拟与专题研究和长江治理与防洪实践应用3个领域,对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进行综述。①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河流分级、干流河道分段与河势贴体网格等河流分类及形态研究,以及泥沙分界、长江水沙变化与输沙地形对比等泥沙特性及运动研究。②河流水沙模拟与专题研究包括河流水沙模拟研究与河流水沙专题研究,河流水沙模拟研究涉及河流水沙数学模型、应用及关键技术;河流水沙专题研究列举了弯道水流基本特性及数值模拟、空腔回流区水沙特性及模型变态影响研究,以及河湖岸线洲滩利用对河湖功能影响研究。③长江治理与防洪实践应用包括重大治江工程(三峡、葛洲坝、南水北调)研究、治江重大问题研究和长江防洪实践应用3个方面。建议加强基于泥沙的河流研究、不限于河流的泥沙研究以及河流与泥沙相互影响研究,并强化河流泥沙理论研究与治河防洪实践应用之间关联研究与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泥沙
治河
防洪
水力学及
河流动力
学
长江流域
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科学院河流水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5
13
作者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6,共10页
自20世纪50年代末,长江科学院开始研发河流水沙数学模型,至今已有60多年不间断研发与应用历史,形成了"河流(HELIU)"系列软件。综述了长江科学院水库泥沙、河流一维、二维(、准)三维等水沙模型及其它水沙数学模型实例(包括河...
自20世纪50年代末,长江科学院开始研发河流水沙数学模型,至今已有60多年不间断研发与应用历史,形成了"河流(HELIU)"系列软件。综述了长江科学院水库泥沙、河流一维、二维(、准)三维等水沙模型及其它水沙数学模型实例(包括河流水沙估算模型、河流水沙专题数模研究、引进吸收的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以及水沙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展望了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今后研发工作的4方面任务:构建模型体系、完善现有模型、拓展模型领域和研究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沙数学模型
河流
(HELIU)软件
水力学及
河流动力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结构网格数值模拟映射的河流能量公式推导及探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彬
孙东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4-90,共7页
河流能量体现河流活力,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河流变化调整规律。为研究河流全河段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的河流能量(机械能)组成与计算方法,探讨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单元河流能量表达式以及考虑河床变形的总能量调整控...
河流能量体现河流活力,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河流变化调整规律。为研究河流全河段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的河流能量(机械能)组成与计算方法,探讨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单元河流能量表达式以及考虑河床变形的总能量调整控制条件,采用MIKE21软件对概化后的顺直河段非结构网格单元体系下的水流质量通量进行了守恒性验证,并对全河段的河流能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流量公式校验得到的模拟河段流量满足守恒条件,推导的能量公式可用于精细计算非结构网格单元体系下的河流能量,并且可得到河流全河段能量的分布状况。该研究可为基于能量分布的河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河流
能量
伯努利方程
非结构网格
能量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15
作者
《泥沙研究》编辑部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0,共1页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登泥沙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和工程技术总结。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河流地貌;流域产沙,水土保持,水沙变化,泥沙配置利用;水库泥沙,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湾及海岸泥沙;枢纽及电站泥沙,渠系泥沙,环境泥沙,泥石流及风沙,管路固体输送,工业取水防沙;泥沙数学模型技术,泥沙实体模型技术,泥沙测试仪器与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研究
学术期刊
中国水利学会
征订启事
工程技术
固体输送
河流动力
学
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VAW83公式计算山区河流输砂量的方法
16
作者
木村正信
南京洛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正>斯马特等做了陡坡河床条件下的输砂实验,并与MPM公式(只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4%~2%范围)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于1983年发表了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2%~20%的改进公式。这个改进公式用研究机关的简称和发表的年度而命名为VAW83...
<正>斯马特等做了陡坡河床条件下的输砂实验,并与MPM公式(只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4%~2%范围)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于1983年发表了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2%~20%的改进公式。这个改进公式用研究机关的简称和发表的年度而命名为VAW83公式。后来在瑞士一直用它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计算输砂量。鉴于我国(指日本)尚不了解这种计算方法,因此对VAW83公式的具体使用和计算方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泥沙
输沙量
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湾典型闸控入海河流水体N_(2)O释放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肖正
岳甫均
+4 位作者
周滨
王欣楚
胡健
陈赛男
李思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6-366,共11页
为探究弱水动力条件下,典型滨海地区水体N_(2)O释放通量及其主控因素,于2019年7月和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初期)对以大清河-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为代表的渤海湾弱水动力条件河流开展水样采集与分析工作.结果表明:N_(2)O浓度变化范围为0.4...
为探究弱水动力条件下,典型滨海地区水体N_(2)O释放通量及其主控因素,于2019年7月和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初期)对以大清河-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为代表的渤海湾弱水动力条件河流开展水样采集与分析工作.结果表明:N_(2)O浓度变化范围为0.4~184.5nmol/L,N_(2)O饱和度的变化范围为7.2%~2740%,其中近90%的样品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该研究区是潜在的N_(2)O释放源.N_(2)O水-气界面释放通量为-0.3~6.7μmol/(m^(2)·h),夏季水体N_(2)O的释放通量高于冬季.降雨前后N_(2)O浓度出现明显波动,相同点位降雨前后N_(2)O浓度的变化值为-15.2~63.9nmol/L,独流减河上游农业区N_(2)O浓度的平均增加量(22.1nmol/L)显著高于下游(1.3nmol/L),降雨驱动了流域氮素的运移,促进了水体N_(2)O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N_(2)O的浓度受反应物浓度、水体盐度共同调控.通过计算得到该滨海地区弱水动力条件下河流N_(2)O的排放因子为0.0073,表明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默认值0.0026可能低估了该地区间接N_(2)O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
滨海地区
弱水
动力
河流
渤海湾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灌河口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8
作者
林伟波
魏爱泓
冒士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基于无结构网格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灌河口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水平方向采用三角形网格,使得能够更好地拟合灌河口不规则岸线边界,垂向采用σ坐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灌河口潮流场时空分布。水平...
基于无结构网格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灌河口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水平方向采用三角形网格,使得能够更好地拟合灌河口不规则岸线边界,垂向采用σ坐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灌河口潮流场时空分布。水平潮流以旋转流为主,流速由北到南逐渐增大,近岸余流方向都是由北向南的沿岸流。灌河口和海州湾的水动力交换主要受潮流驱动,余流漩涡形成的主要机理可能是潮波和地形及岸线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与海岸
动力
学
三维水
动力
模型
灌河口
有限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农田河道治理策略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雪萍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农田水利设施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治理问题已对农业生产及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梳理了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床冲蚀、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等...
农田水利设施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治理问题已对农业生产及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梳理了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床冲蚀、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等。引入了现代河流动力学、生态学和社区参与理念等,对河道的整治制定了一套综合措施。实施结果显示,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结合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农田河道的运行状态和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水源利用效率,保障农田用水安全。此外,靠资产性投入的强大支持,并结合改革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可确保河道整治工作的可持续进行。本研究的成果可为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田河道
治理策略
实效分析
河流动力
学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20
作者
《泥沙研究》编辑部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0,共1页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登泥沙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和工程技术总结。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河流地貌;流域产沙,水土保持,水沙变化,泥沙配置利用;水库泥沙,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湾及海岸泥沙;枢纽及电站泥沙,渠系泥沙,环境泥沙,泥石流及风沙,管路固体输送,工业取水防沙;泥沙数学模型技术,泥沙实体模型技术,泥沙测试仪器与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研究
学术期刊
中国水利学会
征订启事
工程技术
固体输送
河流动力
学
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河流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黑鹏飞
假冬冬
冶运涛
周刚
胡德超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239
51579151)~~
文摘
计算河流动力学重在研究河流动力的时空变化,实质上是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土力学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但并非简单组合,主要难点源自相间作用机理复杂性及研究对象多尺度性所导致的应用可行性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适于河流动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但当前理论体系还缺乏系统性。综合河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土力学理论,给出计算河流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框架,明确计算河流动力学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联系。基于此理论体系,可以方便地判断模型准确性、计算量和复杂性,构建最优的数学模型,并判断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
河流动力
学
河流动力
学
数学模型
河流
泥沙
Keywords
computational river dynamics
river dynamics
mathematical model
river
sediment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动力及海洋动力对北仑河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波
邱绍芳
机构
广西科学院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根据历史和现代调查资料,北仑河口河槽演变主要是受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其动力作用的程度大不相同。在河口北侧地区, 作用较为强烈, 河槽、边滩、沙洲等发生明显变化, 河岸也出现侵蚀现象。
关键词
河口
河槽演变
河流动力
海洋
动力
Keywords
estuary, succession of riverbed, river dynamics,marine dynamics
分类号
P737.1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512.3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河流动力学的黄河“粗泥沙”的界定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红武
张俊华
吴腾
机构
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5,2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40201008)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基金资助项目(2000-06)
文摘
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从描述泥沙运动特性和异质粒子与紊流跟随性2个角度,分别对黄河"粗泥沙"的理论界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下游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 mm的泥沙多难以被水流直接输送入海,粒径小于0.075 mm的颗粒则易在水流中悬浮入海,因此,黄河中游划分粗细沙的临界粒径应该为0.075 mm。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紊流跟随性
异质粒子
临界粒径
粗泥沙
黄河
Keywords
river dynamics
turbulent follow-up
heterogeneous particle
critical particle size
coarse sand
th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像处理技术在河流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娄厦
刘宏哲
钟桂辉
刘曙光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1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60224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2120180095)
同济大学第十三期实验教学改革项目(0200104410)。
文摘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含植物水流紊动及物质输运实验,通过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场观察与实验结果分析,加强学生对河流动力学中河道水流紊动、泥沙起动及物质输运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方法与监测技术。该实验教学对河流动力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并融合了科研中的前沿、交叉的科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分析,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相辅相成的多元协同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河流动力
学
含植物水流
水流紊动
污染物运移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river dynamics
vegetated flow
flow turbulence
pollutant transport
分类号
N45 [自然科学总论]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被引量:
12
5
作者
曹叔尤
机构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项目(5 9890 2 0 0 )
文摘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生态水力学、海洋水力学、地下水力学、冰水力学、水力学模拟和工业水力学。对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应用水力学和地球物理水力学等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力学
河流动力
学
基础理论
研究方法
发展
比尺效应
水利工程
Keywords
hydraulics
fluvial dynamics
basic theory
research approaches
interdisciplinary
分类号
TV1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动力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汪富泉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036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10)
文摘
为探讨河流系统发展演变的规律,应用耗散结构、协同学、分形、混沌等自组织理论及河流动力学的思想,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总结了河流动力系统的关联原理、协同原理、反馈原理、细致平衡原理、突变原理、自适应原理等6个自组织原理和开放性、随机性、非线性和耗散性等4个物理机制。
关键词
河流动力
系统
热力学
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机制
Keywords
the river dynamic system
thermodynamics
the self-organized principle
the self-organized mechanism
分类号
P34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沛森
张连胜
周文
闫亚宇
机构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4,149-150,共2页
基金
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199916000118)
文摘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淤积作用、冲刷侵蚀作用和渗流潜蚀,其中黄河下游的淤积作用是最主要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对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河流地貌断面形态与输水输沙能力有较大关系;河势变化,尤其是河势突变对河流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渗流潜蚀作用降低和改变土体介质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状,可引发渗漏、沙沸、流土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和堤岸溃决险情。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地质作用
淤积作用
侵蚀作用
渗流潜蚀
黄河下游
Keywords
river dynamic
geological function
sedimentation function
erosion function
seepage subsurface erosio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分类号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小能耗率原理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徐国宾
机构
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4年第4期50-58,共9页
文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最小能耗率原理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概况,以期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使该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完善.
关键词
最小能耗率
河流动力
学
泥沙
紊动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下伊犁河河流水温时空尺度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
1
9
作者
杜思哲
杜彦良
陈伏龙
王统霞
徐雪雯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出处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2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40211,U2340224)
兵团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23CB008-08)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1xjkk0405)。
文摘
为了梳理内陆干旱区河流热动力特征及驱动因子,在对伊犁河水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HEC-RAS的河流水动力-水温数值模型,采用遥感气象时空数据分析了伊犁河出山口水库下游210 km河道水温变化规律,量化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河流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HEC-RAS模型能够识别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4月大型水库下泄的低温水受限于较小的水气温差、下游河流沿程复温缓慢、分层取水等措施效果有限;取用水等行为导致的河流流量变化改变了河流的热容量,水温变化规律呈现差异,4月河流流量减少时水温升幅不显著,但流量增加使水温降低明显,最大降幅达-0.60℃,而7月流量减少时水温升幅变化明显,最大升幅为0.65℃,水量增加时水温变化不大;在未来低、中、高碳排放情景不同的气候模式下,2020—2080年长时间尺度上伊犁河水温均呈上升态势,水温升幅与波动范围均低于气温,2号断面10 a温升平均速率分别为0.09、0.21、0.56℃;预测到2080年,河流水量减小导致水温上升,4月和7月的影响占比分别为6%和21%。
关键词
河流
热
动力
人类活动
再分析数据
气候变化
长时间尺度
HEC-RAS模型
伊犁河
Keywords
river thermal dynamics
human activities
reanalysis data
climate change
long-term scale
HEC-RAS model
Ili River
分类号
P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
36
10
作者
唐洪武
闫静
吕升奇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5-792,共8页
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4-04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9068)~~
文摘
河流管理涵盖灌溉、防洪、河流生态、环境等众多内容,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植物是具有生态功能河流的重要特征,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维持河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水流运动特性和泥沙及污染物输移规律,含植物水流问题引起了河流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河流动力学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归纳为水流阻力、紊流结构、泥沙运动和被动标量扩散输移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重要的研究方法、结论和量测手段,讨论了含植物水流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河流
管理
河流动力
学
含植物水流
水流阻力
紊流结构
泥沙运动
被动标量扩散输移
Keywords
river management
fiver dynamics
flows with vegelation
flow resistance
turbulence structure
sediment transport
passive scalar dispersion and transport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G353.1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仑河口动力特征及其对河口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波
邱绍芳
机构
广西科学院
广西海洋研究所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9-44,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桂科回字 981 71 4 4)
文摘
对北仑河口自然环境动力要素的分析表明 ,河川径流、波浪、沿岸流及潮流是北仑河口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 ,三者的叠加不但使河道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发生变化 。
关键词
北仑河口
动力
特征
河口演变
河流动力
学
Keywords
Beilunhe estuary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Estuary evolution Effect analysis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
6
12
作者
董耀华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802)。
文摘
按照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河流水沙模拟与专题研究和长江治理与防洪实践应用3个领域,对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进行综述。①河流与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河流分级、干流河道分段与河势贴体网格等河流分类及形态研究,以及泥沙分界、长江水沙变化与输沙地形对比等泥沙特性及运动研究。②河流水沙模拟与专题研究包括河流水沙模拟研究与河流水沙专题研究,河流水沙模拟研究涉及河流水沙数学模型、应用及关键技术;河流水沙专题研究列举了弯道水流基本特性及数值模拟、空腔回流区水沙特性及模型变态影响研究,以及河湖岸线洲滩利用对河湖功能影响研究。③长江治理与防洪实践应用包括重大治江工程(三峡、葛洲坝、南水北调)研究、治江重大问题研究和长江防洪实践应用3个方面。建议加强基于泥沙的河流研究、不限于河流的泥沙研究以及河流与泥沙相互影响研究,并强化河流泥沙理论研究与治河防洪实践应用之间关联研究与成果转化。
关键词
河流
泥沙
治河
防洪
水力学及
河流动力
学
长江流域
水利
Keywords
river
sediment
river regulation
flood control
hydraulics and river dynamics
Yangtze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TV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科学院河流水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5
13
作者
董耀华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6,共10页
文摘
自20世纪50年代末,长江科学院开始研发河流水沙数学模型,至今已有60多年不间断研发与应用历史,形成了"河流(HELIU)"系列软件。综述了长江科学院水库泥沙、河流一维、二维(、准)三维等水沙模型及其它水沙数学模型实例(包括河流水沙估算模型、河流水沙专题数模研究、引进吸收的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以及水沙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展望了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今后研发工作的4方面任务:构建模型体系、完善现有模型、拓展模型领域和研究关键技术。
关键词
河流
水沙数学模型
河流
(HELIU)软件
水力学及
河流动力
学
Keywords
mathematical model of river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computer software of "Heliu"
hydraulics and river dynamics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结构网格数值模拟映射的河流能量公式推导及探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彬
孙东坡
机构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4-9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9093,52079053)。
文摘
河流能量体现河流活力,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河流变化调整规律。为研究河流全河段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的河流能量(机械能)组成与计算方法,探讨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单元河流能量表达式以及考虑河床变形的总能量调整控制条件,采用MIKE21软件对概化后的顺直河段非结构网格单元体系下的水流质量通量进行了守恒性验证,并对全河段的河流能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流量公式校验得到的模拟河段流量满足守恒条件,推导的能量公式可用于精细计算非结构网格单元体系下的河流能量,并且可得到河流全河段能量的分布状况。该研究可为基于能量分布的河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河流
能量
伯努利方程
非结构网格
能量梯度
Keywords
river dynamics
river energy
Bernoulli Equation
unstructured Grid
energy gradient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15
作者
《泥沙研究》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0,共1页
文摘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登泥沙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和工程技术总结。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河流地貌;流域产沙,水土保持,水沙变化,泥沙配置利用;水库泥沙,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湾及海岸泥沙;枢纽及电站泥沙,渠系泥沙,环境泥沙,泥石流及风沙,管路固体输送,工业取水防沙;泥沙数学模型技术,泥沙实体模型技术,泥沙测试仪器与技术等。
关键词
泥沙研究
学术期刊
中国水利学会
征订启事
工程技术
固体输送
河流动力
学
测试仪器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VAW83公式计算山区河流输砂量的方法
16
作者
木村正信
南京洛
出处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摘
<正>斯马特等做了陡坡河床条件下的输砂实验,并与MPM公式(只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4%~2%范围)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于1983年发表了适用于河床比降在0.2%~20%的改进公式。这个改进公式用研究机关的简称和发表的年度而命名为VAW83公式。后来在瑞士一直用它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计算输砂量。鉴于我国(指日本)尚不了解这种计算方法,因此对VAW83公式的具体使用和计算方法作一介绍。
关键词
河流动力
学
泥沙
输沙量
计算法
分类号
TV149.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典型闸控入海河流水体N_(2)O释放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肖正
岳甫均
周滨
王欣楚
胡健
陈赛男
李思亮
机构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天津市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6-36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3076,419250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805805)
+1 种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8ZXSZSF00130)
天津大学创新基金(2021XYF-0037)。
文摘
为探究弱水动力条件下,典型滨海地区水体N_(2)O释放通量及其主控因素,于2019年7月和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初期)对以大清河-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为代表的渤海湾弱水动力条件河流开展水样采集与分析工作.结果表明:N_(2)O浓度变化范围为0.4~184.5nmol/L,N_(2)O饱和度的变化范围为7.2%~2740%,其中近90%的样品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该研究区是潜在的N_(2)O释放源.N_(2)O水-气界面释放通量为-0.3~6.7μmol/(m^(2)·h),夏季水体N_(2)O的释放通量高于冬季.降雨前后N_(2)O浓度出现明显波动,相同点位降雨前后N_(2)O浓度的变化值为-15.2~63.9nmol/L,独流减河上游农业区N_(2)O浓度的平均增加量(22.1nmol/L)显著高于下游(1.3nmol/L),降雨驱动了流域氮素的运移,促进了水体N_(2)O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N_(2)O的浓度受反应物浓度、水体盐度共同调控.通过计算得到该滨海地区弱水动力条件下河流N_(2)O的排放因子为0.0073,表明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默认值0.0026可能低估了该地区间接N_(2)O释放.
关键词
N_(2)O
滨海地区
弱水
动力
河流
渤海湾
排放因子
Keywords
N2O
coastal zone
weak hydrodynamic river
Bohai Bay
emission factor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灌河口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8
作者
林伟波
魏爱泓
冒士凤
机构
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基金
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专项项目(HY2017-6
HY2017-2)
文摘
基于无结构网格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灌河口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水平方向采用三角形网格,使得能够更好地拟合灌河口不规则岸线边界,垂向采用σ坐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灌河口潮流场时空分布。水平潮流以旋转流为主,流速由北到南逐渐增大,近岸余流方向都是由北向南的沿岸流。灌河口和海州湾的水动力交换主要受潮流驱动,余流漩涡形成的主要机理可能是潮波和地形及岸线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河流
与海岸
动力
学
三维水
动力
模型
灌河口
有限体积
Keywords
river and coastal dynamics
3d hydrodynamic model
Guanhe Estuary
Finite volume
分类号
TV211.1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农田河道治理策略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雪萍
机构
凉州区清源水利管理所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文摘
农田水利设施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治理问题已对农业生产及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梳理了西北地区农田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床冲蚀、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等。引入了现代河流动力学、生态学和社区参与理念等,对河道的整治制定了一套综合措施。实施结果显示,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结合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农田河道的运行状态和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水源利用效率,保障农田用水安全。此外,靠资产性投入的强大支持,并结合改革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可确保河道整治工作的可持续进行。本研究的成果可为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田河道
治理策略
实效分析
河流动力
学
生态修复
分类号
S27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20
作者
《泥沙研究》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0,共1页
文摘
《泥沙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创刊于1956年,是水利行业创刊较早、泥沙专业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泥沙研究》刊登泥沙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和工程技术总结。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河流地貌;流域产沙,水土保持,水沙变化,泥沙配置利用;水库泥沙,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湾及海岸泥沙;枢纽及电站泥沙,渠系泥沙,环境泥沙,泥石流及风沙,管路固体输送,工业取水防沙;泥沙数学模型技术,泥沙实体模型技术,泥沙测试仪器与技术等。
关键词
泥沙研究
学术期刊
中国水利学会
征订启事
工程技术
固体输送
河流动力
学
测试仪器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算河流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探讨
黑鹏飞
假冬冬
冶运涛
周刚
胡德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流动力及海洋动力对北仑河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陈波
邱绍芳
《广西科学》
CAS
199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河流动力学的黄河“粗泥沙”的界定
张红武
张俊华
吴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图像处理技术在河流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娄厦
刘宏哲
钟桂辉
刘曙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曹叔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流动力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及机制探讨
汪富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河下游河流动力地质作用
马沛森
张连胜
周文
闫亚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最小能耗率原理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
徐国宾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下伊犁河河流水温时空尺度特征及演变
杜思哲
杜彦良
陈伏龙
王统霞
徐雪雯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进展
唐洪武
闫静
吕升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北仑河口动力特征及其对河口演变的影响
陈波
邱绍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长江流域河流泥沙与治河防洪研究及实践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长江科学院河流水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董耀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非结构网格数值模拟映射的河流能量公式推导及探析
李彬
孙东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泥沙研究》编辑部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应用VAW83公式计算山区河流输砂量的方法
木村正信
南京洛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渤海湾典型闸控入海河流水体N_(2)O释放研究
李肖正
岳甫均
周滨
王欣楚
胡健
陈赛男
李思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苏北灌河口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林伟波
魏爱泓
冒士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西北地区农田河道治理策略
刘雪萍
《中国果业信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泥沙研究》投稿和征订启事
《泥沙研究》编辑部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