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流分类分级分段及河流形态学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董耀华
-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
文摘
河流分类、河流分级及干流河道分段合称为河流三分(分类·分级·分段);基于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和河流三分-河流形态学-河流学体系,开展了河流三分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河流形态学再构建以及河流形态定性特性与定量因子指标辨识。主要成果结论包括:①优化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河流5区分段等方法,完善了河流界定拓展、河流平等与分级、干流河道“层次分段”等新理论,总结了世界大江大河及长江河流三分实践应用;②河流形态学研究河流现状及恒常形态,包括以河流三分为基石的河流三要素特性研究和以干流河道平面-剖面-断面形态为核心的河谷-河床-河道形态研究;③定性辨识了河流形态15项殊相特性与共相原则(包括复合流域水系、复杂干流河道等形态特性,干流河道优先、河流湖泊统一、干流河道唯一、侵蚀基面统一等新增原则);④定量辨识了河流形态4类因子指标,双指标3种相关关系(并行-从属-或然)与3类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三因子4类及9种相关模式(均衡线型-瓶颈线型-三角形-金字塔-均分圆-同心圆-同切圆-交叉圆-三角圆)。倡导“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学科范式,积极践行“治河·治江·治水”理念。
-
关键词
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
河流分级Horton法改进
河流5区分段法
河流形态学
双指标相关与组合
三因子相关模式
河流三要素(流域-水系-干流河道)
河流学-长江学-水科学
-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of independent and non-independent river
improvement of Horton′s method on stream-order gradation
5-subzones segmentation of mainstream-channel
river morphology
corre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2-indicators
interactive patterns of 3-elements
fluvial 3-elements(watershed-basin,stream-network and mainstream-channel)
river science-Yangtze science-water science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河流分类方法研究及河流形态学概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董耀华
汪秀丽
-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图书馆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3,共7页
-
文摘
学术界对河流分类分级分段等展开了充分研究,但缺乏系统分析及统一认识。基于流域、水系和干流河道河流形态3要素,提出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方法;对世界范围内55条独立河流与长江非独立支流水系分别进行了分类应用研究和综合排序;初步构建了河流形态学。研究成果包括:(1)独立河流遵循河口优先原则,河流形态复杂性可划归为复合流域水系与复杂干流河道;基于河长与流域面积约0.5次方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特征长度、流域综合面积和河流弯曲指数3个河流形态特性指标。(2)流域综合面积排序世界前十位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尼罗河、刚果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尼日尔河、阿穆尔河;归纳总结的长江流域河流水系“谱系”河流数量为1,4,9,24,49,63,374,381。(3)河流形态学包括河流分类、分级及分段“基石”研究和干流河道形态研究。研究河流分类及增设河流形态学可填补河流地貌学与河床演变学之间的研究空白,逐步形成河流“几何(河流形态学)-运动(河床演变学)-动力特性(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体系。
-
关键词
河流分类
独立河流
河流形态学
流域
水系
干流河道
河口优先原则
流域综合面积
河道形态
-
Keywords
river classification
independent river
river morphology science
watershed
drainage network
mainstream channel
estuary priority principle
compositive river basin area
morphology of river channel
-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基于水量分配的河流分类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黄昌硕
耿雷华
宋轩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20)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1027)
-
文摘
在研究江河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属性的基础上,从河流为人类服务的角度,根据河流的资源环境禀赋、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提出江河流域分类的方法,针对25条大江大河的干流河段与重要独立水系,制定基于水量分配的河流类别划分方案,并提出不同类型河流在拟定水量分配方案过程中应考虑的侧重点和建议。
-
关键词
河流分类
水量分配
指标
标准
-
Keywords
river classification~ water allocation~ index~ criterion
-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河流分类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赵银军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9,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21)
国土资源部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GSIT2013-14)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基金项目(2014BGERLXT15)
-
文摘
河流分类是河流管理的基础,对深化河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分类发展历程,对河流分类方法进行归纳,发现河流分类由单因子向多因子方向发展,分类主导因子学科背景多样化,从描述性分类向具有预测功能的分类方向发展,由定性分类向定性定量结合、定量分类方向发展,由单一尺度向层次分类方向发展。结合中国河流管理与分类现状,提出中国河流分类发展应把握河流分类发展方向,从河流管理需求出发,将管理者纳入分类方法研究与应用中,并引入信息技术支撑河流分类方法的应用。
-
关键词
河流分类
河流类型
手段
研究进展
展望
-
Keywords
river classification
river type
means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s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辽西沿海河流分类的模糊混合聚类法
- 5
-
-
作者
郑成德
李志斌
-
机构
大连铁道学院文理分院
-
出处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
文摘
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最小二乘最优准则下的模糊ISODATA聚类迭代原理相结合,并按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最优分类,建立了基于迭代的模糊混合聚类法.利用此方法对辽西沿海诸河流域进行了分类评价,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模糊混合聚类法
最小二乘准则
聚类迭代
截集水平
级别变量
河流分类
-
Keywords
wateished
truncated set level
weight
optimal classifkation
-
分类号
TV2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河流分类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崔韧刚
姜志侠
-
机构
海南师范学院数学系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
出处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8-70,共3页
-
文摘
本文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基于数据迭代为基础的模糊ISODATA聚类迭代原理相结合 ,形成模糊综合聚类迭代法。并利用此方法对辽西沿海诸河流域进行了分类评价 ,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流域
水资源
截集水平
布尔矩阵
量优分点
河流分类
模糊聚类分析
-
Keywords
Truncated set level
Boolean matrix
Optimum classification
-
分类号
P941.7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O159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浙江省河流分类的初步研究
- 7
-
-
作者
冯利华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浙江水利科技》
1992年第2期7-10,共4页
-
文摘
河流类型的划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和水利化区划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浙江省的河流类型曾作过一定的划分,但这些划分都没有定量的指标,分区范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配合国土规划工作的进行,本文提出一个反映浙江省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特点的新指标——峰量比,以此来划分河流的类型。
-
关键词
水资源
河流分类
径流
浙江
-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浙江省河湖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8
-
-
作者
陈捷
郑国
张文
谢文君
-
机构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大学
水利部信息中心
-
出处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RC2456)。
-
文摘
针对浙江省水域调查数据存在颗粒度不够细化、无法构建河流对象,难以满足河湖空间智治需求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水域空间管理数据基础,在已有水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制定河流分类分级、流域划分、河流(段)编码等河湖数据治理相关规则,按照规则构建河流对象,完成流域划分,细化全省水域数据颗粒度,建立流域、河流、河段等对象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确保河湖水域数据实时准确,对象信息关联融合,内在逻辑关系可靠,提升水域基础数据的可用性,全方位保障新时期河湖管理、智慧水利等对于基础数据的多元需求,加快实现浙江省河湖空间智治。
-
关键词
数据治理规则
河流分类分级
河流(段)编码
数据治理流程
-
Keywords
data governance rules
rive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river(section)coding
data governance processes
-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河流类型划分及其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图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胡官正
曾维华
马冰然
宋永会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5,111,共9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1003,2017ZX07401004)。
-
文摘
我国不同层级流域水污染态势呈现南北、东西、上下游时空差异性,为加强流域水系统差异化、精细化规划与管制,解决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选择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的问题,提高时序安排的科学性,弥补河流综合分类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图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河流类型划分及其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图设计方法。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及其各支流为例,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与人口构建分类指标体系,以聚类分析将河段单元划分为水源保护与生态保育区、农田面源污染控制与水土保持区、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与河道生态修复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区、城市CSO管制与河道黑臭水体修复区,基于"决策树"判别,从需求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两方面出发,绘制各河段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图,并指出各类技术适宜的引进与应用时段。
-
关键词
河流分类
污染物特征解析
水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技术路线图
湟水流域
-
Keywords
river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ollutant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roadmap
Huangshui Basin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河流类型划分及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唐剑津
陈艳萍
陈志刚
-
机构
新余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中心
-
出处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19期84-86,共3页
-
文摘
我国各个层级流域的水污染态势具有时空差异性,为了强化水系统布局和管制,解决治理和修复技术选择盲目性的问题,促进时序安排更加合理,有效弥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构建了相关设计方法。以某一河流流域为例,基于水资源以及水生态等建立分类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河段单元进行划分,并根据决策树判别准则,以需求性及稳定性分析为切入点,指出不同技术适合引入和运用的时段。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更好地促进健全分类方法体系提供思路,为生态修复与河道治理等提供参考,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分类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判别准则
河流分类
管制措施
-
Keywords
classifi cation index system
cluster analysis
discriminative criteria
river classifi cation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TS5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
-
题名桥前壅水的分析研究
- 11
-
-
作者
陈席珍
朱炳祥
黄必燑
蒋文娴
-
机构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4期73-80,共8页
-
文摘
一、本文采用的桥前壅水基本方程: 建立桥前壅水计算方法的途径众多,本文采用河道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方程(即水流能量方程)。
-
关键词
桥前壅水
水流能量方程
非均匀流
过水面积
桥孔压缩
河流分类
谢才系数
桥渡设计
河床质
天然状态
-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驱动-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田世民
许琳娟
-
机构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湖库功能恢复与维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黄河水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8,150,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39004,5170912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KY-JBYW-2018-03,HKY-JBYW-2020-33)。
-
文摘
随着黄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运用系统思想与方法来研究并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的协同治理,成为新时代下游河道治理综合提升的重中之重。在将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即维持河槽基本功能的行洪输沙子系统、保障滩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维持滩槽生态环境健康的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厘定以及代表性指标的遴选结果,其中:行洪输沙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势稳定控制和河道过流能力指标,社会经济子系统发展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下游滩区粮食产量和河道引用水量指标,生态环境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道典型断面适宜流量保证率、适宜脉冲流量次数指标。藉此,分别构建了主控因子与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的驱动-响应关系,提出了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模式下多维治理目标及其主控因子阈值。
-
关键词
滩槽协同治理
驱动-响应关系
河流系统分类
主控因子
治理目标
系统论
黄河下游
-
Keywords
synergistic regulation for floodplain and main channel
driving⁃response relationship
river system classification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control objective
system theory
Lower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TV85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8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