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1
作者
管华
李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区域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水河段。出现部位多为交界带的中部和下部厦其下游邻近地区,其驱动因子主要是地表组成物质的垂向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减水效应
驱动因子
地表组成物质
垂向二元结构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1
作者
管华
李艳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KJD470190)
文摘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区域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水河段。出现部位多为交界带的中部和下部厦其下游邻近地区,其驱动因子主要是地表组成物质的垂向二元结构。
关键词
河流减水效应
驱动因子
地表组成物质
垂向二元结构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Keywords
water reducing effect of river
driving factor
dual-texture of the ground components mattersin vertical direction
joint zone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Huanghuai Plain
分类号
P33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管华
李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