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指标的八虎力河的河流健康评价
1
作者 高浩添 孙颖娜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江河湖泊是生态系统与国土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关键支撑,所具备的资源、生态以及经济功能都是无可替代的。为贯彻落实河湖健康评价,依据《关于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江河湖泊是生态系统与国土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关键支撑,所具备的资源、生态以及经济功能都是无可替代的。为贯彻落实河湖健康评价,依据《关于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开展桦南县八虎力河的河流健康评价工作,以便清楚了解该河流的真实健康情况。本次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八虎力河进行河流健康评价,计算八虎力河健康得分,获取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2项指标处于非常健康状态,4项指标处于健康状态,2项指标处于亚健康状态项,水体连通性处于不健康状态,防洪指标处于劣汰状态。综合评估表明,八虎力河处于健康河流状态。建议从恢复岸带植被、水生物资源与栖息地的保护、治理污水和开展防洪工程等方面来治理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综合指标法 层次分析法 八虎力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昊 韩松 +2 位作者 孙中峰 付永斐 刘玉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7,116,共9页
为了保障河流健康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梳理河流各功能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多功能河流的概念,构建由防洪排涝功能、自然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资源功能和人文功能构成的多功能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小清河为例,采... 为了保障河流健康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梳理河流各功能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多功能河流的概念,构建由防洪排涝功能、自然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资源功能和人文功能构成的多功能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小清河为例,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2007年和2019年治理前后的小清河进行多功能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07年小清河各功能运行状态为“劣”,多功能性弱,鱼类保有指数、底泥污染指数、水质优劣程度、河流平均比降和通航水深保证率5个指标为“劣”,主要制约准则层为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2019年小清河各功能运行状态为“良”,多功能性明显增强,其中资源功能得到最大改善,由“劣”变“优”,表明小清河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理后,各项功能逐渐恢复。评价结果揭示了小清河治理后各功能发展状况,可为未来小清河的功能提升和治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 小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90
3
作者 邓晓军 许有鹏 +2 位作者 翟禄新 刘娅 李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健康的城市河流既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运转,又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基于城市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环境等3个方面24个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的城市河流既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运转,又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基于城市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环境等3个方面24个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漓江市区段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漓江市区段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果为(0.2193,0.3004,0.3261,0.1137,0.0405),处于中健康状态;其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景观环境子系统的健康状态分别为中、优和良;水量、防洪能力、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底栖动物多样性是漓江市区段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其它城市河流的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法在河流健康评价权重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3
4
作者 山成菊 董增川 +3 位作者 樊孔明 杨江浩 刘晨 方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2-628,共7页
引进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思想,利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相结合得到的组合赋权法来计算权重,既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主观性,又避免了客观赋权法的绝对客观性。选取海河流域永定河为研究区,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永定河... 引进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思想,利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相结合得到的组合赋权法来计算权重,既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主观性,又避免了客观赋权法的绝对客观性。选取海河流域永定河为研究区,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永定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从而判断各指标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通过组合赋权法得到的指标权重克服了单一权重的片面性,使得综合评价更合理,更科学,最后得到的结果也较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说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主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中不同标准化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35
5
作者 周莹 渠晓东 +3 位作者 赵瑞 马淑芹 张远 殷旭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7,共8页
2009年5月与2010年5—6月对浑太河流域开展大型底栖动物野外生态调查,分别使用水质法(水质指标标准化法)、栖境法(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化法)和综合法(水质与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结合的标准化法)筛选参照点和受损点,构建IBI(生物完整... 2009年5月与2010年5—6月对浑太河流域开展大型底栖动物野外生态调查,分别使用水质法(水质指标标准化法)、栖境法(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化法)和综合法(水质与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结合的标准化法)筛选参照点和受损点,构建IBI(生物完整性指数)以对研究区域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标准化方法筛选的参照点与受损点不同,其中,水质法与栖境法筛选的参照点与受损点数量多于综合法.不同标准化方法构建的IBI核心参数不同,仅有4个参数〔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蜉蝣目、積翅目、毛翅目三目昆虫分类单元数之和)、耐污类群相对丰度和黏附者相对丰度〕为3种方法所共有.不同标准化方法对河流健康的评价结果不同,其中,水质法与栖境法对浑太河健康状况的评价等级整体高于综合法.比较不同标准化方法选择参照点的准确率可知,栖境法的准确率(75%)优于水质法(50%)和综合法(67%);而在选择受损点的准确率中,水质法(100%)和综合法(100%)均优于栖境法(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方法 参照点和受损点 IBI(生物完整性指数) 核心参数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 被引量:32
6
作者 秦鹏 王英华 +1 位作者 王维汉 李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
为定量评估河流现状、加强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及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以模糊层次评价法确定河流健康系统各级指标的权重,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FAHP-VFS)耦... 为定量评估河流现状、加强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及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等级标准,以模糊层次评价法确定河流健康系统各级指标的权重,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与可变模糊集(FAHP-VFS)耦合模型,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样本进行实例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河流在"岸绿"和"景美"2个一级指标上属于Ⅱ类"健康"状态,在"流畅"的一级指标上属于Ⅲ类"亚健康"状态,在"水清"的一级指标上属于Ⅳ类"不健康"状态,总评价特征值为2.849,运河健康评价综合指标属于Ⅲ级"亚健康"状态.模型充分利用评价指标样本值与评价标准等级及各指标隶属度的评价信息,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结果合理,建模过程直观简便,为河流健康评价以及其他复杂系统的体系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集 相对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三峡库区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宜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园园 阿依巧丽 +4 位作者 张森瑞 吴兴蓉 万彬娜 张小萍 曾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33-3843,共11页
藻类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藻类常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水体中的藻类根据生活习性不同分为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往的工作中有的采用浮游藻类用... 藻类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藻类常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水体中的藻类根据生活习性不同分为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往的工作中有的采用浮游藻类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有的采用着生藻类用于评价,但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究竟何者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更适宜,抑或是二者在用于评价的适宜性上没有明显差别,迄今为止未开展过深入研究。选择三峡库区内的两条河流嘉陵江和乌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9月,在两条河流上共布设11个研究断面,对嘉陵江、乌江的水环境理化因子、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riphytic algal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e-IBI)和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h-IBI),并结合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对嘉陵江、乌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评价(Pe-IBI)能筛选出7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总分类单元数、蓝藻总分类单元数、绿藻总分类单元数、菱形藻比例、优势分类单元比例、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与水体中总氮、铅含量也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环境质量越低则着生藻类的生物完整性越差;当采用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Ph-IBI)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时却只能筛选出1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密度),而且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及12个水体环境指标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在河流水体中,与浮游藻类相比,着生藻类更能反映水体环境的状况,对河流水体环境的反映更为准确。因此,在以流动水体为特征的河流的健康评价中,采用着生藻类比采用浮游藻类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浮游藻类 河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嘉陵江 乌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管理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艺 文航 蔡佳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7-973,共7页
随着河流环境的逐渐退化,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河流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河流健康评价体系能够明确河流的健康状态,为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提高理论基础,同时提高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针... 随着河流环境的逐渐退化,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河流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河流健康评价体系能够明确河流的健康状态,为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提高理论基础,同时提高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环境管理也是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的制定基准和目标。文章从国内外研究对河流健康的内涵和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目前,国际上对于河流健康的内涵逐渐由仅关注自然功能,向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结合的方向扩充。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指示物种评价法,二是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法。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发展和优劣,我国更适宜于指标综合体系评价方法,有助于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最后,通过结合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基于环境管理的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河流健康评价 环境管理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滦河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倩 董增川 +4 位作者 徐伟 付晓花 谈娟娟 陈序 杨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了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在深入理解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量特征、河流水质特征、河流生境特征、水生生物特征、河岸带特征、防洪安全和河流供水水平8个方面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物元法的递阶层... 为了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在深入理解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量特征、河流水质特征、河流生境特征、水生生物特征、河岸带特征、防洪安全和河流供水水平8个方面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物元法的递阶层次架构和改进模糊优选理论中的隶属度建立了模糊物元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滦河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滦河河流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模糊物元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指标体系 河流健康评价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耿芳 董增川 徐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以黑龙江上中游为例,研究国际界河的河流健康评价。为了全面衡量该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健康评价。基于水文特征、形态特征、水体特征等7个层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为典... 以黑龙江上中游为例,研究国际界河的河流健康评价。为了全面衡量该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健康评价。基于水文特征、形态特征、水体特征等7个层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为典型年对其进行了河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上中游2013年河流健康等级为"中"。分析了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河流治理措施:加强水污染控制、加固沿岸堤坝、退耕还林恢复湿地、实施生态调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云模型 国际界河 黑龙江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隶属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喜 刘凌 +3 位作者 闫峰 邢西刚 李艳枫 王浠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6,共3页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考虑河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建立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集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联系度计算公式,用指标的隶属度代表对应的联系度分量,使用正态隶属度...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考虑河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建立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集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联系度计算公式,用指标的隶属度代表对应的联系度分量,使用正态隶属度函数处理指标的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正态隶属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运河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中运河2012年健康等级为良,为进一步改善中运河的健康状况,应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隶属度 集对分析模型 河流健康评价 中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勤花 尉永平 +1 位作者 张志强 唐霞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6期56-63,共8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对这一地区河流健康的研究,可为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因此,确定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可快速监测与检测...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对这一地区河流健康的研究,可为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因此,确定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可快速监测与检测其健康状况的生态指标,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诊断与预测,随时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河流健康的定义与评价内涵、评价指标研究态势为根本,在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的生态系统特征、河流关键生态环境机理及表现、社会-生态-文化系统长期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植被、物理化学特性、社会经济等方面出发,提出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的关键控制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河流健康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榆河生态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尤洋 许志兰 +4 位作者 王培京 申颖洁 廖日红 刘操 顾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19-24,共6页
针对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只侧重功利价值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以温榆河为例,研究生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河... 针对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只侧重功利价值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以温榆河为例,研究生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标准;设计河流健康评价指标重要度比较调查表确定了评价权重;根据隶属度的计算方法,确定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设计定性指标等级评价表,邀请专家根据定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对研究区域河流健康状况进行打分,采用百分制统计法统计专家意见计算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温榆河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温榆河河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指出了温榆河生态健康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隶属度 模糊评价 温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方方 张萌 +2 位作者 刘足根 陈宏文 齐述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3-971,共9页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45个受损点),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B-IBI指数...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45个受损点),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B-IBI指数体系由总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和BI指数构成。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的B-IBI值的25%分位数值最终确定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中19个为健康,19个为亚健康,14个为一般,8个较差。综合来看,赣江流域河流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上游各支流中绵水、贡江、上犹江和桃江为健康状态,章水、濂水、梅江和平江为较差状态;中游各支流健康评价结果多为健康-亚健康状态,而乌江为较差状态;下游各支流为健康-亚健康状态;赣江干流上健康评价的结果均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河流健康评价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三角白化权集对分析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浩 杨侃 +3 位作者 陈静 范鹏 王启明 陈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3-36,共4页
鉴于河流健康状况评估中存在评价等级标准不确定性的问题,多方面考虑河流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服务功能等因素,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传统SPA模型,以灰色聚类法中不同灰类的聚类系数代替对应的联系度分量,引入灰色三角白化权函... 鉴于河流健康状况评估中存在评价等级标准不确定性的问题,多方面考虑河流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服务功能等因素,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传统SPA模型,以灰色聚类法中不同灰类的聚类系数代替对应的联系度分量,引入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处理等级标准的不确定性信息,同时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灰色三角白化权集对分析模型,将其应用于某河的健康状况评价中。结果表明,某河2014年健康等级为中等,与实际情况一致,可见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处理等级标准的不确定性信息;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该河流应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河岸防洪工程建设,以改善河流水质状况和提高防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 集对分析模型 组合赋权法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50
16
作者 孙雪岚 胡春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7,共7页
提出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具体为河流自身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具有满足自身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能发挥其正常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在河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具体为河流自身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具有满足自身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能发挥其正常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在河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的功能和属性,提出了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了包括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流域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共24个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内涵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AGA-PPC模型及其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鹏程 韩春 +1 位作者 王月敏 王甲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利用山东海河流域骨干河流马颊河2009—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染调查评价中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构造改进的RAGA-PPC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并将此模型应用于马颊河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调查断面选取从务庄闸到邓集共12个断面。河... 利用山东海河流域骨干河流马颊河2009—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染调查评价中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构造改进的RAGA-PPC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并将此模型应用于马颊河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调查断面选取从务庄闸到邓集共12个断面。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总氮和氨氮在整个河流中总体趋势是增长的,生化需氧量在下游区域的大道王闸到邓集几乎是直线上升;河流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随着汛期和非汛期有些起伏,在汛期含量会有所增加;将选取进行综合评价的5个断面的权重值与标准值对比,其值均在0.22-0.15之间,马颊河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从研究区的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方面对马颊河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简析,为海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及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颊河 河流健康评价 多指标 水质评价 RAGA-PP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SPA理论的灰色聚类河流健康评价耦合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哲 杨侃 +3 位作者 蒋立伟 李美香 苏律文 周向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传统灰色聚类评价法的白化权函数覆盖范围偏小,且综合评价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来确定,这种做法往往会忽略重要信息,因而对白化权函数作出改进并引入集对分析模型,用联系度分量代替聚类系数,发挥集对分析与灰色聚类的各自优势,运用主、客... 传统灰色聚类评价法的白化权函数覆盖范围偏小,且综合评价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来确定,这种做法往往会忽略重要信息,因而对白化权函数作出改进并引入集对分析模型,用联系度分量代替聚类系数,发挥集对分析与灰色聚类的各自优势,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改进灰色聚类-SPA耦合模型,并应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河流健康等级与现状水平一致,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此外,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该河流在相关方面应加强治理与监管,逐步改善水质和保护水生生物群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权函数改进 灰色聚类-SPA耦合模型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公式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笑宇 王国玖 +1 位作者 李娜 杨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准确评价河流的健康程度,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公式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分析了单个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属某个等级的概率,用最大似然分类准则判定单个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引入组合赋权法与相对隶属度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将其应... 为准确评价河流的健康程度,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公式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分析了单个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属某个等级的概率,用最大似然分类准则判定单个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引入组合赋权法与相对隶属度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将其应用于某市周边6条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除河流Ⅰ的健康评价结果为0.734之外,其他五条河流的评价结果在[0.586,0.628]之间。这表明仅有河流Ⅰ的评价等级为良,河流Ⅱ、Ⅲ、Ⅳ、Ⅴ的评价等级均为中等,河流Ⅵ的的综合评价结果为0.586,评价等级为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贝叶斯公式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合理、可行,不仅提高了河流样本集的权重精确度,且更好地处理了不确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公式 模糊识别 河流健康评价 评价方法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里江下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地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喆 姜作发 +2 位作者 马波 陈瑛 王鹏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8-52,59,共6页
2010年5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乌苏里江下游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多样性及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地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为乌苏里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背景资料。结果表明,乌苏里江下游(海青-乌苏镇江段)以原生动... 2010年5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乌苏里江下游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多样性及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地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为乌苏里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背景资料。结果表明,乌苏里江下游(海青-乌苏镇江段)以原生动物(数量占87.7%)和轮虫(生物量占68.4%)为主,趋向小型化,且浮游动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为乌苏里江下游大麻哈鱼等许多名优水产动物的繁殖、育肥提供丰富的饵料基础。浮游动物个体较小、数量多、代谢活动强烈、繁殖迅速、易于散布,能对水体提供快速的早期反映;是食物网的重要基础环节,在水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流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江下游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