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岩作用对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砂岩为例 被引量:133
1
作者 罗静兰 张晓莉 +2 位作者 张云翔 李玉宏 武富礼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1-547,共7页
延长油区上三叠统长 2地层河流相—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明显受埋藏—成岩作用事件的影响。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为 17.8%。其中黑云母的早期成岩蚀变是造成原生孔隙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延长油区上三叠统长 2地层河流相—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明显受埋藏—成岩作用事件的影响。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为 17.8%。其中黑云母的早期成岩蚀变是造成原生孔隙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胶结作用造成的平均孔隙度丧失为 7.1%。其中碳酸盐胶结物和次生石英加大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碎屑颗粒周围绿泥石薄膜的存在阻止了一部分石英次生加大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 ,使一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晚期成岩阶段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及表生成岩作用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 ,从而使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区 成岩作用 物性演化 河流 三角洲 孔隙度 砂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缓坡湖盆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为例
2
作者 刘迎宝 李元昊 +4 位作者 翟文彬 赵文暄 李哲 杨龙华 郭雅倩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2,共13页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极缓坡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郝滩地区长8沉积期具有构造稳定、坡度极缓(仅0.03°)、水体较浅、湖岸线迁移摆动幅度大的...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极缓坡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郝滩地区长8沉积期具有构造稳定、坡度极缓(仅0.03°)、水体较浅、湖岸线迁移摆动幅度大的特征。长81亚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3种砂体类型和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等主要复合叠置砂体类型。②三角洲内前缘近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叠置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多期叠加为主,河流作用主导,测井曲线主要为箱形或钟形,单期砂体厚度(砂厚>10 m)较大,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三角洲内前缘远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形成了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3种主要复合叠置砂体类型,河流与湖浪共同作用,测井曲线以箱形、钟形、漏斗形为主,单期砂体(厚度为5~10 m)较厚,平面上呈朵状展布;三角洲外前缘主要发育席状砂体,湖浪作用主导,垂向上表现为多期孤立指形砂体,单期砂体(厚度<2 m)较薄,平面上呈连片性较好的席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前缘 极缓坡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席状砂 河流作用 湖浪作用 长81亚段 三叠系 郝滩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沟矿区山西组潮控三角洲—河流沉积及聚煤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郭英海 刘焕杰 贾进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提出山西组形成于河流—潮控三角洲环境。河流沉积包括辫状曲流河和高弯度曲流河。潮控三角洲以潮汐沉积发育为标志,潮汐沙坝、潮河道构成其沉积骨架,揭示了沉积期仍受海水内泛影响。煤聚积发生在河道岸后边缘沼... 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提出山西组形成于河流—潮控三角洲环境。河流沉积包括辫状曲流河和高弯度曲流河。潮控三角洲以潮汐沉积发育为标志,潮汐沙坝、潮河道构成其沉积骨架,揭示了沉积期仍受海水内泛影响。煤聚积发生在河道岸后边缘沼泽环境、废弃潮汐沙坝上发育起来的潮坪环境及分流间湾充填变浅形成的泥炭沼泽环境。总结了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聚煤作用 山西组 聚煤特点 河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坪露头区早志留世三角洲及碎屑海岸沉积 被引量:7
4
作者 邢凤存 李祯 李思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6-1007,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市柯坪露头区下志留统地层出露连续、完整,是较好的海相碎屑岩沉积露头研究区,其沉积体系类型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通过多次精细的露头沉积学观察及室内研究,对柯坪露头区下志留统海相碎屑岩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进行...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市柯坪露头区下志留统地层出露连续、完整,是较好的海相碎屑岩沉积露头研究区,其沉积体系类型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通过多次精细的露头沉积学观察及室内研究,对柯坪露头区下志留统海相碎屑岩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识别出三角洲及碎屑海岸沉积(潮坪),并在该区提出了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和潮汐影响三角洲两种三角洲类型。柯坪塔格组主要为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沉积,而塔塔埃尔塔格组则主要发育潮汐影响三角洲及潮坪沉积。探讨和对比了各类型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及其之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 潮汐影响三角洲 潮坪 下志留统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旸 龚承林 李顺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7-978,共22页
河流、波浪和潮汐混合作用过程是当前沉积学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三角洲与其他一些海(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中关于河流—波浪、河流—潮汐、波浪—潮汐和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几种沉积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相... 河流、波浪和潮汐混合作用过程是当前沉积学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三角洲与其他一些海(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中关于河流—波浪、河流—潮汐、波浪—潮汐和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几种沉积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沉积特征。河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一般发生在河口附近,两者的相对强度以及波浪入射方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态和沉积物分布。长期的河流和波浪共同作用能够形成非对称性三角洲以及浪控复合斜坡型三角洲。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强潮汐或中潮汐区域的三角洲或河口湾的河流—海洋过渡带;随着相对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潮汐和河流相互作用的三角洲和河口湾沉积体系经常反复叠加发育。潮汐和波浪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潮汐不仅直接控制沉积物的沉积过程,而且间接性地移动波浪带进而影响相应的沉积相带。尽管目前河流、波浪、潮汐混合作用过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无论是短期小尺度的相互作用过程,还是长期受宏观因素(包括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影响下的相互作用与演化过程,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作用过程 河流 波浪 潮汐 三角洲 河口湾 潮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量:49
6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1 位作者 颜铁增 祖辅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拉张 构造带 不整合 红层 河流 超覆 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述三角洲沉积体系地貌和地层的基本过程
7
作者 李从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1979年第4期71-78,共8页
三角洲部分地为一个陆上沉积体,位于河流注入稳定水体的地方。三角洲体系是一个三维的岩石地层单元,由许多相邻的亚三角洲组成,而这些亚三角洲是陆源碎屑物主要沉积旋回的一部分。三角洲形态和内部地层结构主要是河流输入物与海洋或湖... 三角洲部分地为一个陆上沉积体,位于河流注入稳定水体的地方。三角洲体系是一个三维的岩石地层单元,由许多相邻的亚三角洲组成,而这些亚三角洲是陆源碎屑物主要沉积旋回的一部分。三角洲形态和内部地层结构主要是河流输入物与海洋或湖泊对沉积物的改造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虽然海洋能源包括洋流和风成海流,密度流,重力流,潮流,暴风潮,大浪等,但三角洲的前展主要受到潮流和波浪的改造。这样,海洋三角洲可由三个极端类型为代表:(1)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2)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3)潮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现代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包括全新世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鸟爪状三角洲体,以及波河和多瑙河三角洲。罗纳河和圣弗兰西斯科河是典型的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弗莱河和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是潮流作用为主的类型。重力导致沉积物搬运趋向于把沉积物从三角洲向海搬运,使之进入陆坡、海底冲积扇和盆地底部沉积环境,这些被认为是各自独立的沉积体系。在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长期的演变趋势可以从变化着的过程强度来辨认和解释。得克萨斯中部和北部的宾夕法尼亚三角洲,当由浅水台地推进到较深的开阔海域时,河流作用为主的类型转变为受波浪影响或波浪作用为主的类型。墨西哥湾海岸第三纪盆地早始新世(威尔科克斯组)和中新世碎屑沉积旋回,就包含由海退期河流作用为主的长形舌状三角洲向该旋回海进期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沉积 全新世 沉积体系 墨西哥湾盆地 三角洲体系 河流作用 砂岩体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廷窝堡地区储层特征及对含油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国会 王树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松辽盆地北部下部含油组合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了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体系.在系统收集该盆地何廷窝堡地区岩心、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下部含油组合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了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体系.在系统收集该盆地何廷窝堡地区岩心、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扶余油层主要发育有曲流河点坝、分流河道和决口水道砂体,储层处于晚成岩A亚期,砂体的成因类型和成岩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和含油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储层预测资料,建立了非均质储层定量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揭示扶余油层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指导勘探部署和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成岩作用 储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的河口特性及其开发管理
9
作者 徐君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8年第2期24-30,共7页
格罗威(Galloway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将世界主要河口三角洲划分为河流作用为主、波浪作用为主和潮流作用为主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根据主要动力沉积过程的分类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河口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的... 格罗威(Galloway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将世界主要河口三角洲划分为河流作用为主、波浪作用为主和潮流作用为主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根据主要动力沉积过程的分类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河口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的实际情况。因而近年来为国际同行广泛采用,并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按照现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河口三角洲 动力沉积过程 发育演变 潮流作用 开发管理 波浪作用 潮汐作用 河流作用 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