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含沙量水流对河床形态调整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欧阳 马怀宝 +2 位作者 张红武 董占地 徐向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的调整是河流地貌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含沙量变化范围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采用过程响应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和验证了河床形态调整对于不同含沙量水流过程的复杂响应现象,从实验的角度... 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的调整是河流地貌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含沙量变化范围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采用过程响应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和验证了河床形态调整对于不同含沙量水流过程的复杂响应现象,从实验的角度部分地修正了Schumm关于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形态调整方向的定性预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形态调整 不同含沙量水流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调整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欧阳 许炯心 张红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共7页
以黄河下游实测流量过程等水文资料为基础 ,从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 ,以洪水作为联系流域系统各子系统耦合关系的指标 ,揭示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洪水前后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上少沙来源区洪水使河床形... 以黄河下游实测流量过程等水文资料为基础 ,从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 ,以洪水作为联系流域系统各子系统耦合关系的指标 ,揭示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洪水前后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上少沙来源区洪水使河床形态变宽浅为主 ,变宽浅主要由于主槽淤积所造成 ;下少沙来源区洪水使河床宽深比以变窄深为主 ,主要由于主槽冲刷所造成 ;多沙粗沙来源区洪水造成河床宽深比减小 ,主要由于高含沙洪水淤滩刷槽所造成 ;多沙细沙来源区的洪水后宽深比变化不大 ,仅略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形态调整 不同来源区洪水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洪水涨落过程中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欧阳 许炯心 张红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利用黄河下游1950-1985年间218场洪水资料,讨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洪水起涨和回落过程中河床形态调整的不同过程。在洪水起涨阶段,花园口河段河床宽深比以增大为主,且洪水最大含沙量越大,宽深比增大的幅度越大,洪峰增幅比在3以下时,... 利用黄河下游1950-1985年间218场洪水资料,讨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洪水起涨和回落过程中河床形态调整的不同过程。在洪水起涨阶段,花园口河段河床宽深比以增大为主,且洪水最大含沙量越大,宽深比增大的幅度越大,洪峰增幅比在3以下时,宽深比随最大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洪峰增幅比在3以上时,呈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在洪水回落阶段,宽深比的变化方向则相反。在含沙量较小时,河床宽深比的减小主要发生在洪水起涨阶段,在含沙量很大时,河床宽深比的减小主要发生在洪水回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花园口河段 洪水涨落 河床横断面形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洪水后黄河下游游荡段宽深比变化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洁 夏军强 张诗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0,共5页
黄河下游汛期往往会发生含沙量超过300 kg/m3的高含沙洪水,使下游河床形态发生显著调整,研究高含沙洪水后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规律对充分认识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70—1999年中13个高含沙洪水年份,以游荡段28个实测断... 黄河下游汛期往往会发生含沙量超过300 kg/m3的高含沙洪水,使下游河床形态发生显著调整,研究高含沙洪水后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规律对充分认识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70—1999年中13个高含沙洪水年份,以游荡段28个实测断面地形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各年汛前及汛后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分别从断面及河段尺度分析了高含沙洪水作用下河床形态的调整特点,探讨了汛期水沙条件、汛前河床形态等因素对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汛后宽深比与花园口断面平均输沙率及汛前宽深比关系密切,可用幂函数表示;用2002年及2004年游荡段实测资料验证该幂函数关系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河床形态调整 宽深比 游荡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