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岸陡峭度对冲积河流平衡河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樊金生 白玉川 +1 位作者 罗秋实 黄河清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河岸抗冲性对河流横断面形态影响显著。以水力半径分割方法为基础,采用等腰梯形过水断面,以河岸陡峭度代表河岸的抗冲性,利用变分方法研究冲积河流达到平衡状态时,河岸抗冲性对河道横断面形态以及输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岸陡... 河岸抗冲性对河流横断面形态影响显著。以水力半径分割方法为基础,采用等腰梯形过水断面,以河岸陡峭度代表河岸的抗冲性,利用变分方法研究冲积河流达到平衡状态时,河岸抗冲性对河道横断面形态以及输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岸陡峭程度减缓时,平衡河道形态变得宽浅,相反变得窄深;河岸陡峭度变化对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式中的相关变量指数几乎没有影响,仅仅影响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式中的系数。随着河岸陡峭度增加,河流达到平衡状态时横断面形态变得窄深,河道最大输沙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河岸抗冲性 水力半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Ⅱ.模型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刚 王虹 +2 位作者 邵学军 假冬冬 胡德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采用平面二维河流数学模型,系统研究概化河道的河型转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成功模拟得到了初始比降、流量、入口含沙量增大和河岸抗冲性减弱时,河流从弯道向分汊、游荡河型转化的过程。根据模拟得到的河道平面形态、横断面形态、河床纵剖... 采用平面二维河流数学模型,系统研究概化河道的河型转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成功模拟得到了初始比降、流量、入口含沙量增大和河岸抗冲性减弱时,河流从弯道向分汊、游荡河型转化的过程。根据模拟得到的河道平面形态、横断面形态、河床纵剖面,沿程水面线及沿程输沙率的变化,分析了河床初始比降、入口含沙量、流量和河岸抗冲性等各种因素对河型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河型转化过程,与经典的河型成因及河型转化理论给出的趋势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转化 数值模拟 河岸抗冲性 输沙率 分汊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中的河床边界条件 被引量:34
3
作者 余文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描述了长江中下游河床边界条件对于河道平面变形的影响,介绍了河岸抗冲性分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河岸二元结构对于崩岸影响的2个特点:一是崩岸段河岸断面形态与近岸水流集中冲刷河床相关联;二是根据粘性土层的抗冲性揭示了崩岸过程从量... 描述了长江中下游河床边界条件对于河道平面变形的影响,介绍了河岸抗冲性分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河岸二元结构对于崩岸影响的2个特点:一是崩岸段河岸断面形态与近岸水流集中冲刷河床相关联;二是根据粘性土层的抗冲性揭示了崩岸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间歇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边界条件 河岸抗冲性 近岸断面形态 河岸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下游不同约束条件分汊河道冲刷调整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娟 陈立 关洪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在研究分析水库下游河道冲刷侵蚀特点的基础上,分强约束型和弱约束型分汊河道,分别研究其冲刷调整的规律。研究表明:①水库下游河道冲刷侵蚀过程往往存在先刷深、后展宽的冲刷侵蚀特点,河岸河床组成对纵横向侵蚀幅度的影响非常显著。②... 在研究分析水库下游河道冲刷侵蚀特点的基础上,分强约束型和弱约束型分汊河道,分别研究其冲刷调整的规律。研究表明:①水库下游河道冲刷侵蚀过程往往存在先刷深、后展宽的冲刷侵蚀特点,河岸河床组成对纵横向侵蚀幅度的影响非常显著。②强约束型分汊河道冲刷调整规律为洲滩形态的调整,沙泓、石泓的下切以及分流比的变化。③弱约束型分汊河道的冲刷调整规律为岸线的崩退,心滩、边滩的切割侵蚀,新的洲滩形成,以及主支汊交替频繁,主泓摆动剧烈,汊道横向摆动大。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在冲刷调整过程中影响分汊河道演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水库下游 冲刷调整 河岸河床抗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