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河流水电开发对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荣 邓伟琼 +1 位作者 袁嘉 李修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22,共8页
为充分了解水电开发对山地河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14年采用植被常规调查方法,在九龙江源头河流地村溪依次设置RS(源头)、PL(皮寮)、HKU和HKD(环坑水坝上游和下游)、GXU和GXD(高厦水坝上游和下游)6个样地,分析其物种多样性、... 为充分了解水电开发对山地河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14年采用植被常规调查方法,在九龙江源头河流地村溪依次设置RS(源头)、PL(皮寮)、HKU和HKD(环坑水坝上游和下游)、GXU和GXD(高厦水坝上游和下游)6个样地,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相似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水坝建成后,水坝上游和下游流速、水位及河宽存在显著差异(P<0.05).2沿河流纵向的自由流动河段,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与源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分别由0.30±0.24、0.22±0.17增至0.87±0.20、0.38±0.03;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与源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HKU样地Simpson优势度最低,仅为0.20±0.10;受水电开发影响河段,水坝上游样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水坝下游样地,而Simpson优势度低于水坝下游样地.3沿河流横向,河岸带不同断面植物群落多样性都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水坝建设对河流横向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总体上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4相似性分析表明,沿河流纵向,水坝上、下游样地间物种相似性相对较高,不同组样地之间高地物种相似性最高的是HKU-HKD(0.270 3),河岸带物种相似性最高的是RS-PL(0.612 2);沿河流横向,HKU(0.392 9)、HKD(0.372 5)和GXD(0.348 8)样地的高地-河岸带物种相似性相对较高,GXU(0.173 9)样地的高地-河岸带物种相似性最低,表明水电开发导致水坝下游河岸带植物主要来源于本地种子库而非区域种子库.结果显示,水电开发是造成河岸带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的主导因子,导致水坝下游河岸带和高地物种组成趋向同质化,土地利用格局、河岸带及周围的人类干扰同样会影响河岸带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河流 水电开发 河岸带植物群落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嘎呀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孟鸽 李纯诚 +2 位作者 郑雪 殷旭旺 李晓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9期124-130,142,共8页
为探究图们江嘎呀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1年7—8月在该流域设定93个位点进行野外采样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利用TWINSPAN数量分类法和PCA排序方法对河岸带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 为探究图们江嘎呀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1年7—8月在该流域设定93个位点进行野外采样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利用TWINSPAN数量分类法和PCA排序方法对河岸带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嘎呀河流域河岸带植物共计531种,隶属于95科299属,优势科依次为菊科、毛茛科、禾本科,分别占植物物种总数的15.07%、5.46%、5.27%;植物群落共划分15个群丛,优势群丛依次为榆树-珍珠梅-水金凤群丛、东北桤木-珍珠梅-白花碎米荠群丛和三蕊柳-蒿柳-野大豆群丛等;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64~17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42~4.56,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87~0.9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6~1.23;对河岸带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有机质、盐度及速效钾。调查结果可为图们江嘎呀河流域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与利用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与恢复提供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江嘎呀河流域 河岸带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