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卜付军 骆建华 +3 位作者 张可银 朱家贵 陈彬 章理运 《河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开发 区域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估
2
作者 曹攀 霍姝涵 +1 位作者 包峻帆 杨泽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011-9024,共14页
对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估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河南省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借助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构建生物多样性遥感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 对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估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河南省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借助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构建生物多样性遥感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重心迁移模型、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对保护区2011—2023年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较高,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高生物多样性区主要分布于山地林区,低值区集中于建设用地等人类活动强扰动区;2011—2023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呈高值缓升、低值趋稳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近98%的区域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生物多样性指数退化面积(23.71%)略大于改善面积(20.75%),分布重心由彭新镇迁移至灵山镇并趋于稳定。综合研究表明,遥感技术能够高效评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水平及时空演变,为类似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指数 遥感评估 landsat数据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空演变 未来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1994-2014年间的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磊 张彤 +2 位作者 卢训令 王晓辉 谷艳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以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994-2014年间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信阳市每5年的平均温度明显上升、降水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1994-2014年的20年间,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 以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994-2014年间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51-2010年信阳市每5年的平均温度明显上升、降水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1994-2014年的20年间,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从49种增加到60种,增长了22.4%,增加的11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菊科4种,豆科2种,苋科、十字花科、大戟科、酢浆草科和雨久花科各1种;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1994-2014年间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共33种(其中新增加的有6种),占2014年外来入侵物种的50.0%以上;从生活型来看,外来入侵植物主要为陆生植物,占总数的95%以上,其中,一年生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入侵途径来看,有意引进>无意引入>自然扩散;新增的入侵植物以种子作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有9种。因此,对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过程中,要加强对来自美洲的以种子作为主要繁殖方式的陆生草本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入侵途径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夏候鸟资源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滑冰 段慧娟 +1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学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0-374,共5页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 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 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指定种类8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该保护区分布鸟类新记录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候鸟 多样性 董寨 鸟资源 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鹭巢特征与巢址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闪闪 褚一凡 +3 位作者 姜小玉 于飞 靳同霞 马剑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3,共7页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必经之路,鸟类物种丰富。目前,该湿地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对鸟类栖息和繁殖造成了影响。苍鹭Ardea cinerea是该湿地鸟类的重要代表,其繁殖活动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必经之路,鸟类物种丰富。目前,该湿地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对鸟类栖息和繁殖造成了影响。苍鹭Ardea cinerea是该湿地鸟类的重要代表,其繁殖活动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解干扰鸟类繁殖的主要因素、有效管理保护区、维持湿地的鸟类多样性,于2017年5—8月,采用GPS定位、样方调查等方法对保护区陈桥东湖苍鹭繁殖地内的巢特征、巢址区和对照区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苍鹭筑巢位置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丛有极高的偏爱;巢材主要是芦苇;巢口向上呈浅盘状,巢内径、巢外径、巢高、巢深分别为(39.00±3.28)cm、(79.10±15.39)cm、(31.00±19.80)cm和(5.00±1.43)cm。对比苍鹭巢址区与对照区生态因子发现,巢址区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水深、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巢距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采用AIC信息准则法对可能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生态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状态和干扰因子是制约苍鹭巢址选择的关键因素。建议通过采取适当扩大水域面积及水生植物面积、封锁湿地中的道路、定期蓄水、处理好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等措施来改善苍鹭等鸟类的栖息环境,保护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鹭 巢特征 巢址选择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其影响强度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娟 王志红 +3 位作者 张建国 初娜 李斯 尹展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5-242,共8页
为了客观、及时、准确掌握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时评估和发现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2016—2018年国产高分遥感数据,提取2016年保护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及2016—2018年人类活动,应用转移矩... 为了客观、及时、准确掌握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时评估和发现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2016—2018年国产高分遥感数据,提取2016年保护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及2016—2018年人类活动,应用转移矩阵查清保护区新增人类活动的来源、变化类型、分布格局及其时空转化情况,分析不同类型保护区的人类活动变化特点,利用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指数评价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2016年河南省保护区普遍存在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用地和城镇村庄用地,主要分布于内陆湿地和古生物遗迹型保护区;②2016—2018年期间,新增人类活动主要集中于内陆湿地型保护区,其主要来源于农业用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的转化;③2016—2018年期间,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指数介于0.045~4.735之间,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内陆湿地、野生动物和古生物遗迹等类型保护区的影响程度分别为轻微、明显、一般和严重。利用遥感技术和影响强度评价模型可准确查清保护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状况、类型、强度及其动态变化等特点,对科学评估和提升保护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遥感监测 影响强度评价 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牛俊英 马朝红 +1 位作者 马书钊 吴跃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2-467,共6页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3种,为东方白鹳、鸿雁、丹顶鹤。易危等级1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附录Ⅱ共3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牛俊英 马朝红 +1 位作者 马书钊 吴跃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5-906,934,共3页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属的多样性)和F指数(科的多样性)值均最高。山地和人工林鸟类组成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G—F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春元 姜益泉 吴金清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对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发现该保护区有悬钩子属植物15种和1变种,且资源蕴藏量大。它们在食品、医药及工业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用途,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是其中的山莓Rubuscorchorifol... 通过对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发现该保护区有悬钩子属植物15种和1变种,且资源蕴藏量大。它们在食品、医药及工业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用途,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是其中的山莓RubuscorchorifoliusL.f.、茅莓R.parvifoliusL.等食用、药用具佳,更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酿酒和提制栲胶,具有很高的商品开发价值。如能有计划地加以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钩子属 食用植物 药用植物 工业用植物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涛 哈登龙 +1 位作者 张照喜 杜化堂 《河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通过对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河南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清浩 姚松 +5 位作者 徐恺 刘统 肖文宏 白兵勇 黄小群 肖治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12040张独立有效照片,识别到动物12目26科54种,其中鸟类6目12科35种,兽类6目14科19种。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 hypoleucos)和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为保护区新记录物种。保护区内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收录濒危物种(EN)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有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1种,近危物种(NT)有猪獾(Arctonyx collaris)1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物种(CR)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4种,近危物种(NT)10种。兽类中,野猪(Sus scrofa)、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和猪獾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占据前三位;鸟类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较高。此外,人类活动和家畜放牧是内乡宝天曼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干扰,同时发现生态旅游所圈养的猕猴发生逃逸,首次获得其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图像记录。本研究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生物多样性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京生 郜梦妍 +2 位作者 张煜森 漆良华 雷雅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保护区)内出现的主要用地冲突问题,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区主要用地冲突类型为农村建设用地、农田和鱼塘,共占总面积的28.85%。②人类影响指数中等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37.97%,人类影响指数呈现“东西两侧高,中间区域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生境质量指数均值0.65,中级生境质量以下面积比例达52.46%,总体呈中级以下水平。④人类影响指数与生境质量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Moran’s I为-0.519)。[结论]今后整合优化过程中黄河保护区需清退农田与鱼塘,将东部平原区河道湿地作为保护重点,优化保护范围,结合人类活动特点制定管控和优化策略,提升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境质量 人类影响指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森林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齐 杨冉冉 +2 位作者 黄新峰 邓坦 陈颖 《河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1-43,共3页
以分析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的区位优势及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综合论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实验区发展森林旅游的可行性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订进一步开发的基本原则,提供解决发展森林旅游的策略方案。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红召 郑安平 冯茜茜 《河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1-33,共3页
基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探讨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的实验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合的生态旅游类型,为今后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河南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洛阳段 生态旅游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永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脚苦恶鸟新记录 被引量:1
16
作者 溪波 卢文斌 +3 位作者 袁德军 李辉 杨勇 王兴森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71-71,共1页
2006年间,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红脚苦恶鸟,此鸟为河南省新记录。
关键词 红脚苦恶鸟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建设与对策
17
作者 李学松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46-47,共2页
从当前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情况来看,还需要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强化保护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森林旅游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专项部门等,促使每项管理工作和每项管理制度都能够有效的实施,提... 从当前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情况来看,还需要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强化保护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森林旅游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专项部门等,促使每项管理工作和每项管理制度都能够有效的实施,提高鸡公山的安全,促使其可以有效地利用。文章就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建设与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提高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安全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鸡公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恢复利用的价值
18
作者 王煜明 马志兵 杨海蓉 《甘肃林业》 2009年第4期17-19,共3页
甘肃盐池湾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处祁连山西端,在素有“甘肃的可可西里”之称的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8°26′-39°52′,东经95°21′~97°10′之间,东西长约152公里,南北宽约150... 甘肃盐池湾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处祁连山西端,在素有“甘肃的可可西里”之称的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8°26′-39°52′,东经95°21′~97°10′之间,东西长约152公里,南北宽约150公里,总面积136万公顷。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自北而南为疏勒南山、大雪山、野马南山和党河南山。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483米,最低海拔260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恢复 盐池 湿地 价值 青藏高原北缘 河南 可可西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
19
作者 王文斌 杜化堂 《河南林业科技》 1992年第4期5-6,共2页
自然保护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繁荣、造福于人类的事业,而自然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设置自然保护区。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划定了5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有60多个,河南... 自然保护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繁荣、造福于人类的事业,而自然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设置自然保护区。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划定了5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有60多个,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划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稳定发展 综合效益 经济建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 河南 鸡公山 组成部分 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继红 马朝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06-307,共2页
针对孟津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和保护现状,介绍了其取得的成效,通过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概况 孟津段 成效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