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7”河南暴雨的集合敏感性分析 |
赵志宇
张进
雷荔傈
张熠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2021年“7.20”河南暴雨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关键天气尺度系统 |
布和朝鲁
诸葛安然
谢作威
高枞亭
林大伟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5
|
|
3
|
“21.7”河南暴雨暖湿季风输送带加强及关键天气流型的准地转位涡反演 |
谢作威
布和朝鲁
诸葛安然
连汝续
廖振杨
阎洁
林大伟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4
|
“21·7”河南暴雨水汽源地追踪和定量贡献分析 |
崔晓鹏
杨玉婷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9
|
|
5
|
河南“21.7”特大暴雨的区域集合预报检验和预报偏差分析 |
廉丹华
袁慧玲
王婧羽
陈法敬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模拟启动时间和双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事件的影响研究 |
张心怡
张熠
刘昊炎
王其伟
王迪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从气候学角度理解“21.7”河南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 |
张智煜
黄安宁
黄丹青
赵大军
张艳
顾春雷
陈爽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8
|
整合多源遥感数据的洪涝灾害评估恢复——以河南“7·20”暴雨灾害为例 |
黎孟琦
李功权
谢志辉
|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7.20”暴雨对黄河干流河南段水文水质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
陈融旭
韩冰
张展硕
田世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0
|
基于地基GNSS观测的典型暴雨过程水汽特征 |
余洋
万蓉
付志康
刘冲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近海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水汽通量和动、热力条件影响的模拟 |
饶晨泓
毕鑫鑫
陈光华
喻自凤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2
|
高分辨率卫星对“21·7”河南特大暴雨监测能力分析 |
刘松楠
汪君
王会军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3
|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7·21”河南极端暴雨过程中的误差评估 |
朱慧琴
陈生
李晓俞
李峙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14
|
2021年7月20—22日豫北地区暴雨过程中尺度低涡和垂直运动发展的位涡动力学诊断 |
刘柯
毛江玉
汪小康
生宸
张冠舜
任靖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1632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事件研究 |
刘威
杨煜达
张森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利用北斗/GNSS观测数据分析“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 |
施闯
周凌昊
范磊
张卫星
曹云昌
王成
肖锋
吕国卿
梁宏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2
|
|
17
|
“21·7”河南特大暴雨气象和水文雨量观测对比 |
宝兴华
夏茹娣
罗亚丽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8
|
河南省“21·7”极端暴雨灾害多区域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
刘远
李莹
王国复
尹金方
张正涛
朱业玉
李宁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9
|
准组织化:“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的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为例 |
赵雅倩
王芳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0
|
基于复杂网络的郑州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链研究 |
刘颖颖
李经纬
陈睿山
吴昊圆
王初
杜士强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