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云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156,共5页
明清时期,回族移居河南又出现高潮,不仅人数与年俱增,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展到省内各个村落。在分布格局上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是今天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基础。其分布模式的形... 明清时期,回族移居河南又出现高潮,不仅人数与年俱增,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展到省内各个村落。在分布格局上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是今天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基础。其分布模式的形成受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与经济互动、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政策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散小聚 河南回族 明清时期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回族教育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97-102,共6页
关键词 河南回族 清真寺 经堂教育 回族聚居区 回民中学 回族教育 河南 回族学生 小学 宗教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回族人口研究
3
作者 张玮 胡云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河南回族 回族人口 回族经济 河南 回回人 人口增长 人口普查 人口年龄结构 《太平广记》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与创新——伊斯兰教在河南的地方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晓军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渐开始适应中国社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通过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教派分化等三大运动逐步实现了在中国的学说化,即伊斯兰教中国化。河南伊斯兰教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 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渐开始适应中国社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通过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教派分化等三大运动逐步实现了在中国的学说化,即伊斯兰教中国化。河南伊斯兰教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中国化进程中在积极吸纳、接受外源性伊斯兰教中国化成果的同时又独立地形成了内源性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地区成果,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中国化 河南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鲁豫地区回族研究概述
5
作者 李松茂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8-104,共7页
冀鲁豫(包括京津)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有回民200多万,占全国回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强。研究这个地区的回族史,既可中原突破,还可南连苏皖,西接山陕,北通内蒙东北,大大丰富中国的回族史研究。基于这种目的和认识,本文不谈大家注目较多的西北... 冀鲁豫(包括京津)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有回民200多万,占全国回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强。研究这个地区的回族史,既可中原突破,还可南连苏皖,西接山陕,北通内蒙东北,大大丰富中国的回族史研究。基于这种目的和认识,本文不谈大家注目较多的西北和东南,而是专就中原地区作点文章。一、冀鲁豫地区回族研究已取得的成绩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民 西北公学 郭隆真 出版社 五六十年代 河南回族 回族研究 回族 中国伊斯兰教 研究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