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阳原山神庙咀早更新世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同号文 胡楠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5-360,共26页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其归入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具体特征如下:体形较大,I3强大,P4窄长,原尖发育,M1前后向变扁并具宽阔的齿带状次尖,m1具下后尖和下内尖,相对其M1大小而言,上、下第二臼齿较大,m2下跟座宽阔等。其头部骨骼及牙齿测量数据与现代灰狼的较为接近,但头后骨骼数据较后者明显为小。该种的最大特征是其下臼齿舌侧齿尖的退化和P4窄长及M1前后方向变扁。但山神庙咀犬属材料的m1舌侧齿尖的发育程度变异较大,因此,仅仅依据m1的特征不足以区分直隶狼和拟豺(Xenocyon dubius (=Cuon dubius)), 尽管后者的鉴定与分类问题尚存争议,但直隶狼与被归入拟豺的材料有更多相似之处,它们与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差异很大。山神庙咀遗址化石层与邻近的小长梁遗址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稍晚,大约为1.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阳原山神庙咀 早更新世 直隶狼 m1变异 头后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