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核桃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雷玲 王红霞 +4 位作者 张志华 何富强 高仪 赵书岗 孙红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13个河北核桃优系(罗汉头、南安庄、艺核1号、C12、J16、M3、H12、C15、M10、MB、C13、M9、A7)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高盐低pH法(2%PVP40,3%PVP40)、SDS法(0.5%,1%,1.5%)和CTAB法(2%,3%)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河北核桃DNA... 以13个河北核桃优系(罗汉头、南安庄、艺核1号、C12、J16、M3、H12、C15、M10、MB、C13、M9、A7)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高盐低pH法(2%PVP40,3%PVP40)、SDS法(0.5%,1%,1.5%)和CTAB法(2%,3%)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河北核桃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河北核桃的分子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所得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表明,几种提取方法均能提取到核桃叶片的基因组DNA,其中含3%PVP40的高盐低pH法所提取的DNA浓度适中,蛋白质、RNA、多糖等去除彻底,无降解且OD260/OD280值为1.86,确定3%PVP40的高盐低pH法为河北核桃叶片DNA提取的最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核桃 叶片 基因组DNA 提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核桃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2
作者 雷玲 王红霞 +1 位作者 高仪 张志华 《河北果树》 2016年第2期5-7,共3页
以3个河北核桃样品为材料,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筛选。最后确定河北核桃ISSR-PCR反应体系为20 L体系中含10×PCR Buffer(Mg2+Plus)2 L,d NTPs(各2.5 m M)1.6 L,DN... 以3个河北核桃样品为材料,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筛选。最后确定河北核桃ISSR-PCR反应体系为20 L体系中含10×PCR Buffer(Mg2+Plus)2 L,d NTPs(各2.5 m M)1.6 L,DNA聚合酶1.0 U,引物25 M,模板DNA 50 ng。反应的基本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1个循环),然后94℃变性30 s,52℃退火60 s,72℃链延伸60 s(32个循环),72℃延伸10 min(1个循环),4℃保持。不同引物间适宜的退火温度不同。通过对影响ISS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筛选,建立了适合河北核桃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为进一步开展河北核桃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鉴定等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核桃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桃属具特异性状的品种资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国良 张志华 侯立群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研究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介绍了2个具有特异性状的核桃属植物新品种:一种是观赏核桃新品种“艺核1号”,这是选自中国仅有的河北优良观赏类核桃,其坚果棱角突起,壳厚致密,纹理丰富,极适宜于雕... 为了研究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介绍了2个具有特异性状的核桃属植物新品种:一种是观赏核桃新品种“艺核1号”,这是选自中国仅有的河北优良观赏类核桃,其坚果棱角突起,壳厚致密,纹理丰富,极适宜于雕刻,树体高大,树姿半开张,为雄先型品种;另一种是果材兼用的核桃新品种“青林”,该品种来源于实生树,其坚果自然成熟期为9月下旬,比其它核桃品种晚熟15~20d,具有树体生长快、树干通直、结实晚、坚果品质优良等特性,“青林”核桃木材色泽的最佳期为30年以内,此时期采伐或间伐,其干高达4.0m,胸径达0.5m,树干光滑,为一级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资源 观赏 果材兼用 河北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