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系统语言的土地流转能量流动过程模拟——以河北太行山区东高昌村为例
1
作者 樊围国 陈珂翰 +2 位作者 位贺杰 陈楠 董孝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利用河北太行山区东高昌村2016−2019年土地流转数据,运用ESL(energy system language)模型对河北太行山区土地流转前后过程进行模拟评价,基于土地利用情景和劳动力投入视角进一步模拟了土地流转后系统能量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 利用河北太行山区东高昌村2016−2019年土地流转数据,运用ESL(energy system language)模型对河北太行山区土地流转前后过程进行模拟评价,基于土地利用情景和劳动力投入视角进一步模拟了土地流转后系统能量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及生态环境相比土地流转前均有显著提升.1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12.97、2.10、36.54倍;5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15.34、4.23、39.22倍;10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26.79、7.39、66.60倍.2)改变种植结构的流转效果一般,但调整劳动力投入结构使土地流转后的南瓜生物量和资本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南瓜生物量在24年达到峰值,资本在48年达到峰值.投入当地劳动力使农作物生物量提高46.5%,资本提高212%,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过程 ESL模型 河北太行山 土地资源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南段树木年轮指示的167年来相对湿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亚军 张永 邵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70-4578,共9页
研究建立了河北太行山南段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树轮宽度年表,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构建了研究区167年来相对湿度变化序列.结果表明,侧柏树轮宽度与6月降水显著正相关,与5-7月逐月均温和最高温均显著负相关,侧柏... 研究建立了河北太行山南段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树轮宽度年表,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构建了研究区167年来相对湿度变化序列.结果表明,侧柏树轮宽度与6月降水显著正相关,与5-7月逐月均温和最高温均显著负相关,侧柏径向生长受到春末夏初水热条件的显著制约.研究区167年来干湿变化明显,明显的干旱期有1876-1877,1900-1901,1904-1912,1918-1921,1926-1930和1933-1935年,湿润期有1871-1873,1882-1884,1888-1890,1893-1895,1953-1956,1971-1972和2002-2003年.5-7月相对湿度变化与旱涝等级负相关达到0.01显著水平.周期分析表明,167年来5-7月相对湿度变化存在2-4年、7.71年和60年左右周期,可能与太平洋活动、太阳活动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南段 侧柏 相对湿度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葛京凤 黄志英 +1 位作者 梁彦庆 滑丽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根据1996—2001年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土地过度垦殖、林草覆盖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层土壤遭到破坏、水利设施受损、水旱灾害频繁等不良后果。对不同土地覆被盖度下的减灾效应进行比... 根据1996—2001年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土地过度垦殖、林草覆盖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层土壤遭到破坏、水利设施受损、水旱灾害频繁等不良后果。对不同土地覆被盖度下的减灾效应进行比较,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河北太行山 环境效应 2001年 调查数据 变化特征 建设用地 水土流失 耕层土壤 水利设施 不良后果 水旱灾害 减灾效应 土地覆被 生态农业 行比 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萌 张雪梅 +3 位作者 牛宝清 李保国 齐国辉 祁娇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为砂质壤土,坡面不同坡位土壤细黏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砂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不同坡位的土壤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坡面土壤的0~...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为砂质壤土,坡面不同坡位土壤细黏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砂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不同坡位的土壤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坡面土壤的0~10 cm土层密度最小,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的值分别为1.34、1.21和1.20g/cm3;不同坡位的土壤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坡位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效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土壤的孔隙度情况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坡位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的均值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有机质、全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全钾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不同坡位0~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值分别为19.34、29.29和30.59 g/kg;不同坡位土壤的全氮含量无差异,值均为0.07g/kg;而不同坡位的速效钾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片麻岩山地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种植结构动态变化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景辉 孙丽敏 +1 位作者 雷雅坤 刘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09-412,共4页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地处国家级贫困带,生态环境脆弱,优化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河北太行山丘陵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对不同...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地处国家级贫困带,生态环境脆弱,优化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河北太行山丘陵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对不同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变化及动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未来河北太行山丘陵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坡面枯落物持水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萌 张雪梅 +4 位作者 牛宝清 李保国 齐国辉 陈立晴 张彦坤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对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坡面枯落物特征及持水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枯落物总储量的变动范围在19.28~37.52t/hm^2,总储量大小依次是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面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能力及最大持水能力的... 对河北太行山干旱片麻岩山地坡面枯落物特征及持水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枯落物总储量的变动范围在19.28~37.52t/hm^2,总储量大小依次是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面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能力及最大持水能力的趋势为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面中部均最强,分别为45.32、62.67t/hm^2;坡面枯落物的持水量均在前4h内不断增大,10h上升趋于平缓,24h达到饱和,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片麻岩山地 坡面 枯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茶树引种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占义 尹庆珍 +2 位作者 杨辰海 曹秀莲 张曦良 《中国茶叶》 2004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茶树 引种 设施栽培 成活率 生长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食用蕨类植物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郑云翔 张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93-2894,共2页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区野生食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采收期和食用部位,认为该地区野生蕨菜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蕨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 食用蕨类植物 资源概况 栽培技术 河北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河北太行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英 葛京凤 于江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391-6392,6395,共3页
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选择加权降雨量、坡度、坡长、沟谷密度、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7个影响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因子权重,建立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和GIS技术,将影响因子分级并进行地图代数加权叠加,划分土... 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选择加权降雨量、坡度、坡长、沟谷密度、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7个影响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因子权重,建立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和GIS技术,将影响因子分级并进行地图代数加权叠加,划分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揭示该区2000年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土壤侵蚀 层次分析法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丹参种植技术
10
作者 田伟 吕清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20期14-14,共1页
丹参是河北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药材品种之一。由于丹参不能连作,并且平原面积不断挤压,导致平原丹参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市场药材价格不断上扬。为了稳定丹参药材市场需求,可以利用河北太行山区林果树间及丘陵山坡地带进行种植,下面就... 丹参是河北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药材品种之一。由于丹参不能连作,并且平原面积不断挤压,导致平原丹参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市场药材价格不断上扬。为了稳定丹参药材市场需求,可以利用河北太行山区林果树间及丘陵山坡地带进行种植,下面就介绍一下山区丹参的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种植技术 丹参 药材品种 栽培面积 市场需求 种植面积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南段冬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与分布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俊功 王鹏华 +3 位作者 陈向阳 张侃 林庆乾 侯建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4,共8页
为探究中国太行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分布现状,2018年1月和12月以河北太行山南段为调查单元,在调查单元内布设11个调查样区,并运用样线法对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计记录鸟类84种48850只,隶属15目33科59属,其中留鸟33... 为探究中国太行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分布现状,2018年1月和12月以河北太行山南段为调查单元,在调查单元内布设11个调查样区,并运用样线法对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计记录鸟类84种48850只,隶属15目33科59属,其中留鸟33种,夏候鸟14种,冬候鸟13种,旅鸟24种,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和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全部样区均有分布的鸟类8种;最南部的11号样区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46种12295只);最北部的1号样区鸟类物种数最少(25种);2号样区鸟类个体数最少(869只).鸟类物种数、个体数与纬度呈负相关;调查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25,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1,各样区H′值和J值最高的是4号样区(2.70和0.76),最低的是8号样区(1.50和0.42);以37°N为界,北方7个样区记录到鸟类71种18844只,占总物种数的84.5%、总个体数的38.6%,而南方4个样区记录到鸟类61种30006只,占总物种数的72.6%、总个体数的61.4%,同时北方7个样区具有较高的Beta多样性周转分组,南方4个样区具有较高的Beta多样性嵌套分组.表明河北太行山南段冬季鸟类物种和个体数在区域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群落分布 Beta多样性分解 冬季 河北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娜 葛京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5,24,共5页
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入手,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定性与定量地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基于1987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数量、速度和结构等变化;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数据... 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入手,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定性与定量地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基于1987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数量、速度和结构等变化;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数据的相对变化数据库,建立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定量分析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科技和政策等4个层面揭示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地利用变化 分析 社会驱动机制 驱动因子 河北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主要水土保持林空气负离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萌萌 刘文鑫 马长明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河北太行山区五种主要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湿度和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河北太行山区五种主要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湿度和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总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即早上较高、中午较低、下午又逐渐上升;2)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月变化为6、7、9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5、8、10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3)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空间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4)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苹果>板栗>栓皮栎>油松>刺槐;5)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湿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坡中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沟内的,但二者之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空气负离子 树种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森林防护效益计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宗周 贾绍禹 +1 位作者 栾景仁 高璟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58-67,共10页
作者根据森林水分平衡原理,采用大面积调查、定位观测及必要的补充测试等方法,对河北太行山区现有三千四百零五点三八平方公里的有林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涵养水源的年效益值为13.9亿吨、相当于1.807亿元;2.森林... 作者根据森林水分平衡原理,采用大面积调查、定位观测及必要的补充测试等方法,对河北太行山区现有三千四百零五点三八平方公里的有林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涵养水源的年效益值为13.9亿吨、相当于1.807亿元;2.森林防止泥沙流失效益的年计量值为89.26(百万吨),相当于0.0248亿元;3.森林防止土体崩塌的年效益值为24.63(百万吨),相当于0.0068亿元;4.森林防护效益年总额是年直接产值的9.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计量 森林防护效益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借鉴的河北太行山治山经验
15
作者 王征国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12期60-61,共2页
看到“山区”二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崎岖的山路?四处漏风的茅草屋?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山村人……30年前的河北太行山区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自1979年以来... 看到“山区”二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崎岖的山路?四处漏风的茅草屋?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山村人……30年前的河北太行山区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山区。自1979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借助改革开放之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发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治山 借鉴 贫困山区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 河北 省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适宜栽培石榴
16
作者 吴素桢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7年第9期31-32,共2页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果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太行山区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石榴以其适应性极强的特点,在太行山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石榴 栽培 生态环境 发展前景 林果业 适应性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五个自然景观的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与区系分析
17
作者 荆彤彤 任国栋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第2期438-448,I0004-I0008,共16页
本文基于多年对河北太行山区自北向南5个自然景观(小五台山、五岳寨、不老青山、老爷山、太行山南段)的昆虫物种考察和资料总结,获得昆虫5945种,隶属4纲32目353科3046属,对其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组成进行了横向分析比较,得到如下初步结果:... 本文基于多年对河北太行山区自北向南5个自然景观(小五台山、五岳寨、不老青山、老爷山、太行山南段)的昆虫物种考察和资料总结,获得昆虫5945种,隶属4纲32目353科3046属,对其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组成进行了横向分析比较,得到如下初步结果:鳞翅目和鞘翅目是构成河北太行山区昆虫物种多样性的最主要类群,两者的物种总数高达3834种,占昆虫总种数的64.49%;属级构成中日界(3046属,100%)>古北界(2511属,82.40%)>东洋界(1830属,60.07%),凸显该地区的中日界性质(100%),同时与古北界有密切的联系,与东洋界也有较强的关联;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华北区(3046属,100%)>华中区(2556属,83.91%)>蒙新区(2404属,78.92%),华北区成分最为显著(100%),与华中区与蒙新区的联系较为紧密,其次为西南区、东北区、青藏区,而与华南区的联系最弱。对比分析了5个自然景观的鞘翅目物种多样性G-F指数,以小五台山的最高,不老青山最低,整体呈现由北向南随维度不断降低,其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的趋势;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与不老青山森林景区相似性较高(0.53),为中度相似,老爷山与太行山南段、不老青山与老爷山、五岳寨与老爷山为轻度相似;而小五台与五岳寨、小五台山与不老青山、小五台山与老爷山、小五台山与太行山南段为极不相似的关系,讨论了多个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 昆虫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G-F指数 Jaccard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分类的生态系统类型识别及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
18
作者 毕善婷 陈影 +3 位作者 李泽 屈爽 赵文超 梁阅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257,共10页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多源数据,开展了2000和2020年的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的分类制图。基于RUSLE模型、InVEST模型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①河北省太行山区20 a间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增加最多,主要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缩减了61105.95 hm^(2),以雨养农田为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和人工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584.32和2535.66 hm^(2),而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减幅分别为0.96%和8.18%。未利用地生态系统受研究区生态保护措施影响减少5800.68 hm^(2)。②生态系统服务值受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影响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除粮食供给服务为西低东高,主要是由于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③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重叠性,但仍有差异。[结论]提出的分类体系具有可行性,分类精度达到80%以上,符合研究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势,可为识别山区生态系统分类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政策提供科学支撑,进而促进山区生态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分布格局 河北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付艳 郑艳东 葛京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0-274,共5页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农村示范区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1-2010年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土地整治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农村示范区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1-2010年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土地整治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除定州市和隆尧县以外,区内其他县市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加强对实施后项目效益评价、严格规范土地整治制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 土地整治 效益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太行山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及引种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九皋 唐伟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3-404,407,共3页
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蕨类植物资源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18科29属62种,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盆栽观赏等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引种技术研究。
关键词 野生观赏蕨类植物 引种技术 河北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