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社会资本及其对基层政治参与的影响——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G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沧源佤族自治县 基层政治参与 社会资本 少数民族乡村 传统 云南省 少数民族农村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杰 杨煊禹 +3 位作者 李绍华 刘晓慧 梁名志 刘丹丹 《农学学报》 2023年第9期67-73,共7页
为有效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资源进行形态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634株古茶树单株的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种质主要为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普洱茶(C.assamica);古茶树平均地径为26.72... 为有效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资源进行形态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634株古茶树单株的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种质主要为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普洱茶(C.assamica);古茶树平均地径为26.729 cm,平均胸径为18.816 cm,主干高度平均为1.184 m,树高平均为5.655 m,冠幅平均为2.931 m;树势按照生长势强弱分为强、中、弱3级,大部分古茶树长势一般;500 a以上树龄古茶树遗传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6.505%,Shannon-Wiener指数(H′)变幅为0.873~1.858,表明古茶树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优异资源选育过程中可利用性高;聚类分析将42个调查点平均性状分为3类,各性状的遗传地域性特征不显著。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以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主,古茶树单株总体呈小聚落状分布,单株间表型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该结果可以为茶树育种提供参考,助力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佤族自治县 古茶树 资源调查 遗传多样性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源佤族自治县蜜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瀚超 肖金诚 +1 位作者 国占宝 丁桂玲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0期48-50,共3页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沧源县”)结合山多林密的特征,着力加快发展蜜蜂产业,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蜜蜂所”)以及正大蜂业(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蜂业...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沧源县”)结合山多林密的特征,着力加快发展蜜蜂产业,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蜜蜂所”)以及正大蜂业(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蜂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切实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基于实地调研结果,本文介绍沧源县资源优势和蜜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沧源县发展蜜蜂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旨在促进当地蜜蜂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蜜蜂研究所 蜂业 沧源佤族自治县 乡村振兴 蜜蜂产业 沧源县 发展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沧源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维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8期11-13,共3页
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云南省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依托其独特的佤族文化、原始森林景观和边境地理特色,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探索乡村振兴道路。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总量达267.9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为6.27亿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然而,... 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云南省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依托其独特的佤族文化、原始森林景观和边境地理特色,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探索乡村振兴道路。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总量达267.9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为6.27亿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然而,沧源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与服务短板、专业人才短缺、文化资源开发浅层化、利益分配与生态保护矛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深化文化资源开发、平衡利益分配与加强生态保护等对策建议。这些措施旨在推动沧源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沧源佤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5
作者 邹建达 杨宝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沧源佤族自治县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县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子在云南沧源县“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茂盛 田嘉农 +7 位作者 杨宝璋 杨宇明 俞建华 潘于丰 宋德景 张君玲 鲁文军 李桂明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第3期34-36,51,共3页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是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传统民居是干栏式竹楼。为改善贫困山区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启动了"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竹楼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竹建材的制备与处理过程,分析了...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是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传统民居是干栏式竹楼。为改善贫困山区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启动了"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竹楼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竹建材的制备与处理过程,分析了竹建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资源 竹楼 沧源佤族自治县 佤族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龙竹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君 刘蔚漪 +4 位作者 朱礼月 涂丹丹 朱书红 赵秀婷 辉朝茂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村的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基地,采取5种甜龙竹栽培模式:甜龙竹×核桃(ZH)、甜龙竹×西南桦(CK)、甜龙竹×杉木(ZS)、甜龙竹×古茶树(ZC)和甜龙竹×果树(ZG),研究不同栽培模...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村的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基地,采取5种甜龙竹栽培模式:甜龙竹×核桃(ZH)、甜龙竹×西南桦(CK)、甜龙竹×杉木(ZS)、甜龙竹×古茶树(ZC)和甜龙竹×果树(ZG),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甜龙竹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层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甜龙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排序为:ZS>ZH>ZG>CK>ZC;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表层土的微生物生物量聚集的最多,能释放出较多的酶;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有机碳、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营造和经营甜龙竹林时,选择与杉木共同栽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其中对土壤脂肪酶活性的提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龙竹 土壤酶活性 栽培模式 影响因子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企政携手 助力沧源蜂业高质发展——第七届全国中蜂产业发展大会在云南沧源召开
8
《中国蜂业》 2022年第10期11-11,共1页
8月18日,第七届全国中蜂产业发展大会在云南沧源成功召开。此次大会是由中国养蜂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蜜蜂所)、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员会、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共同探... 8月18日,第七届全国中蜂产业发展大会在云南沧源成功召开。此次大会是由中国养蜂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蜜蜂所)、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员会、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共同探讨“科企政”协同助力沧源蜜蜂产业和乡村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甜蜜大事业、幸福阿佤山、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20余省、市的蜂业代表、东航代表等共5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沧源县有着丰富的天然蜜粉源植物,其中独具特色的米团花多达17万多亩,加上花期叠错,产蜜资源得天独厚。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蜜蜂所、东航集团、沧源县政府开展了科企政协同合作,帮扶打造蜜蜂产业,助力当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阿佤山 中国养蜂学会 蜜蜂研究所 中蜂产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沧源佤族自治县 蜜粉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沧源:生态茶林正芳菲
9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茶林互生,春芽吐翠,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生态茶产业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基地——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以下简称“茶园”),16万株桤木与茶树和谐共生,采茶工人们笑语绵甜,欢歌乐舞,幸福欢快的气氛给园内增添了几抹亮色。“远看一... 茶林互生,春芽吐翠,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生态茶产业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基地——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以下简称“茶园”),16万株桤木与茶树和谐共生,采茶工人们笑语绵甜,欢歌乐舞,幸福欢快的气氛给园内增添了几抹亮色。“远看一片林,近看万亩茶”。从昔日的刀耕火种抛荒地,到现在的茶林相间。沧源县践行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理念,针对茶产业资源转化能力弱,茶叶种植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等问题,开展有机茶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实践,推进沧源茶产业链条补强固延,探索佤族乡亲一“叶”致富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转化 茶叶种植 沧源佤族自治县 可持续发展 系统理念 采茶工 刀耕火种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四措施加强亚洲象保护
10
作者 陈德荣(文/图) 郭光(文/图) 《云南林业》 2022年第9期18-19,共2页
近年来,临沧市通过加强南滚河亚洲象社区共管、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和栖息地建设,切实保护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亚洲象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加强社区共管为切实加强亚洲象的保护管理,明确保护目标责任,强化保护管理措施,临沧市制定了... 近年来,临沧市通过加强南滚河亚洲象社区共管、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和栖息地建设,切实保护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亚洲象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加强社区共管为切实加强亚洲象的保护管理,明确保护目标责任,强化保护管理措施,临沧市制定了《沧源佤族自治县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预案》,在推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同时,加强社区共建共管,在班洪乡南板村委会南朗自然村组织实施种植优质生态水稻“大象米”“大象茶”等订单农作物,受到当地群众的青和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管 南滚河 亚洲象 沧源佤族自治县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 应急预案 临沧市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诉讼保护为南滚河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11
作者 赵永梅 《云南林业》 2021年第1期16-17,共2页
近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库管护站挂牌成立,标志着沧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 近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库管护站挂牌成立,标志着沧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野生动物类型 制度化发展 沧源佤族自治县 南滚河 生物多样性 临沧市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之榕
12
作者 白玉萍 卫海军 李新明(图) 《云南林业》 2023年第11期50-50,共1页
这株生长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下班老村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根深叶茂、姿态各异,见证了时间的流转,承载着十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信息。这棵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榕树树干粗壮,需要数人才能合抱。它的树皮纹理独特... 这株生长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下班老村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根深叶茂、姿态各异,见证了时间的流转,承载着十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信息。这棵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榕树树干粗壮,需要数人才能合抱。它的树皮纹理独特,犹如一幅古老的画卷,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古榕树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大的伞,为当地各族人民群众、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了一片遮阳的绿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佤族自治县 生态信息 临沧市 四面八方 沧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沧源举行
13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的要求,2019年11月7~8日,由国际关系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的要求,2019年11月7~8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创新团队、云南省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发展研究智库共同主办,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南省临沧市社科联联合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队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云南民族大学 科研机构 沧源佤族自治县 国家安全学 云南省民族 协同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