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沥青质原油制备天然油湿岩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宗习武 李秀兰 +1 位作者 鄢捷年 洪世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26-31,共6页
用富含沥青质的单家寺原油制备了天然油湿岩心,与通常用硅油处理的岩心相比较,该岩心的油湿特性更接近油藏岩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油湿程度较高,油湿持久性好,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基本不受影响.评价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 用富含沥青质的单家寺原油制备了天然油湿岩心,与通常用硅油处理的岩心相比较,该岩心的油湿特性更接近油藏岩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油湿程度较高,油湿持久性好,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基本不受影响.评价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中老化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随温度升高,岩样的油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沥青质原油 制备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的评价与控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凤兰 鄢捷年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防止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储层损害是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建立了可定量评价原油沥青质沉积所引起储层损害的新方法,并对沉积过程中影响损害程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另外,建立了... 防止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储层损害是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建立了可定量评价原油沥青质沉积所引起储层损害的新方法,并对沉积过程中影响损害程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另外,建立了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作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并筛选出适用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沥青质沉积抑制剂YZ-06和DA-80以及沥青质沉积清除剂L-01和L-02,从而形成了从室内评价沥青质沉积引起储层损害到化学方法控制该损害的储层保护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沥青 沉积 储层损害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沥青质的沉积条件及其控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凤兰 鄢捷年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分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损害.沥青质沉积热力学预测模型可以更直观、方便地确定沥青质的沉积条件.建立了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沥青质沉积相视为固相,按液-固相平衡来处理沥...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分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损害.沥青质沉积热力学预测模型可以更直观、方便地确定沥青质的沉积条件.建立了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沥青质沉积相视为固相,按液-固相平衡来处理沥青质的沉积问题,根据井筒流体组成和地层性质等资料,估算原油沥青质开始沉积的压力,并提出相应的井下热力学控制条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渤海SZ36-1油田具有代表性的3口油井的原油沥青质发生沉积的初始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压力不断下降,原油中的沥青质在沉积初始压力处开始发生沉积,且该压力比地层温度下的原油饱和压力高出2~4 MPa,这为预防油井发生沥青质沉积具体措施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沥青 沉积 预测模型 状态方程 相平衡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沥青质沉积和吸附引起储层损害的机理及损害程度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凤兰 鄢捷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2,共4页
原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从热力学平衡和溶解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原油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的机理,并采用粘度法测定了沥青质絮凝初始... 原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从热力学平衡和溶解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原油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的机理,并采用粘度法测定了沥青质絮凝初始点;然后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定量评价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并采用经改进的自吸速率法,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润湿性改变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沉积颗粒粒径以及原油流速等因素有关。原油沥青质在油藏岩石上的吸附所引起的润湿性改变是导致储层油相渗透率降低,从而造成储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沥青 吸附 沉积 机理 润湿性 储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8010井沥青质初始沉积压力温度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东红 赵凤兰 +1 位作者 谢慧专 苗钱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6,150,共3页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成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建立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根据盐下油田8010井的井筒流体组成、原油和C7+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油和各组分的密度、沸点等数据,可以方便快...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成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建立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根据盐下油田8010井的井筒流体组成、原油和C7+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油和各组分的密度、沸点等数据,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原油沥青质沉积初始压力和温度。结果表明,肯基亚克8010井原油的沉积初始温度为70℃,沉积初始压力为38.6MPa,比地层温度下的原油饱和压力高出6.6MPa。相应地可以推测出在1300~1400m井筒处开始发生沥青质沉积,沉积过程可能会持续几百米甚至直到地面泵阀处。实际发生的情况证实了这一预测的可靠性,为该油田制定预防和解除油井发生沥青质沉积的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原油沥青 沉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桑解油田稠油化学降黏新工艺
6
作者 雷腾蛟 崔小虎 +3 位作者 王红标 寇国 王法鑫 苏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轮南、桑解油田部分储层原油沥青质含量高,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析出,造成井筒举升困难及地面集输管线超压,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研发了一种耐高温、抗高矿化度的水溶性稠油降黏剂JN-1,并设计了... 轮南、桑解油田部分储层原油沥青质含量高,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析出,造成井筒举升困难及地面集输管线超压,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研发了一种耐高温、抗高矿化度的水溶性稠油降黏剂JN-1,并设计了3种针对不同油井管柱、原油物性特征的药剂加注工艺。该稠油化学降黏工艺解决了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高沥青质含量原油的井筒举升及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油井连续生产,现场应用14井次,累计增油16037t,累计增气257×10^(4)m^(3)。稠油化学降黏新工艺的现场应用效果明显,使高沥青质含量的稠油井实现高效连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化学降黏 水溶性降黏剂 耐高温高矿化度 沥青质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