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乐民 张永振 陈跃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55,65,共10页
沥青基碳 /碳复合材料试件的弯曲试验表明 ,其弯曲断裂特征与材料密度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分析讨论了沥青基碳
关键词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 弯曲试验 材料密度 弯曲破坏 界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沈向前 孙乐民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研究了沥基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压力、速度、纤维取向等因素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SEM分析表明 ,该材料在低能载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随着载荷的增大 ,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都趋于减小 ;当速度大于 2 1 8m/s时 ... 研究了沥基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压力、速度、纤维取向等因素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SEM分析表明 ,该材料在低能载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随着载荷的增大 ,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都趋于减小 ;当速度大于 2 1 8m/s时 ,出现了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急剧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压力 速度 纤维取向 SEM 磨损率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皓 李克智 +2 位作者 李贺军 卢锦花 翟言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3KPAN基碳纤维为增强体,以中间相沥青为基体前驱体,采用压力浸渍碳化工艺制备出2D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偏光组织结构、弯曲性能及弯曲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基体碳的组织结构随碳化压力的不同而变化,低压时以小... 以3KPAN基碳纤维为增强体,以中间相沥青为基体前驱体,采用压力浸渍碳化工艺制备出2D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偏光组织结构、弯曲性能及弯曲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基体碳的组织结构随碳化压力的不同而变化,低压时以小域组织为主,高压时以广域流线型组织为主;材料的抗弯强度、密度随碳化压力的增加而增高,最高抗弯强度可达278MPa;断裂特征与材料的密度、界面结合状况有关,密度较高、界面结合适中时,弯曲断口以纤维断裂、纤维拔出为主,材料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材料 中间相沥青 力学性能 界面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的组织特性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乐民 李贺军 张守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以 1K PAN基碳纤维为增强体、以调制中温煤沥青为基体前躯体,分别在常压下和高压(40MPa、80MPa)下制备出了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对碳/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的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碳基体中既有域组织... 以 1K PAN基碳纤维为增强体、以调制中温煤沥青为基体前躯体,分别在常压下和高压(40MPa、80MPa)下制备出了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借助偏光显微镜对碳/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的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碳基体中既有域组织,也有镶嵌组织,而焦炭主要为细镶嵌组织.偏光试样经过酸液氧化腐蚀处理后,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其扫描观察,发现各向异性区域呈现出流线组织特征,流线纹路的疏密与沥青碳化时的压力有关.压力越高,纹路越密实,表明碳层面的取向性也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碳/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高压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压力浸渍-碳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乐民 李贺军 +1 位作者 张教强 张守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煤沥青是一种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芳烃类混合物 ,含有许多稠环结构。由于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其碳化过程的复杂。液态沥青向制件孔隙内的浸渍过程中 ,既要克服由于液态沥青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 ,还要克服制件内部孔隙中气体所产生的... 煤沥青是一种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芳烃类混合物 ,含有许多稠环结构。由于其组成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其碳化过程的复杂。液态沥青向制件孔隙内的浸渍过程中 ,既要克服由于液态沥青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 ,还要克服制件内部孔隙中气体所产生的阻力。经研究表明 ,沥青在常压下碳化 ,大量含碳的低分子成分挥发出去 ,不但造成碳化收率的降低 ,而且也影响了致密效率。沥青在高压下碳化 ,不但提高了碳化收率 ,而且也影响碳化过程 ,有利于基体碳向石墨结构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 浸渍 碳/复合材料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皓 李克智 +2 位作者 李贺军 卢锦花 翟言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并借助XRD,SEM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最终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断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最终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石墨化度增大,层间距d002减小,微晶尺...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并借助XRD,SEM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最终热处理温度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断裂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最终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石墨化度增大,层间距d002减小,微晶尺寸Lc增大;材料未经热处理时,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较强,抗弯强度较高,弯曲断口较为平整,具有脆性断裂特征;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基体收缩,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减弱,抗弯强度减小,弯曲断口纤维拔出较长,材料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材料 热处理温度 中间相沥青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浸渍-碳化制备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乐民 李贺军 +2 位作者 宋克兴 张守阳 张教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2,共3页
以 1K PAN基高强纤维为增强体 ,以调制中温煤沥青为基体前驱体 ,采用高压浸渍 -碳化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碳化压力状诚下的沥青基碳 /碳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得碳 /碳复合材料制件的弯曲性能试验及显微组织结构分析表明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碳... 以 1K PAN基高强纤维为增强体 ,以调制中温煤沥青为基体前驱体 ,采用高压浸渍 -碳化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碳化压力状诚下的沥青基碳 /碳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得碳 /碳复合材料制件的弯曲性能试验及显微组织结构分析表明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碳化压力、密度、显微组织结构及界面结合状况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材料的断裂形式有韧性断裂、脆性断裂或它们的混合断裂形式 ,其密度和显微结构不同 ,表现出的断裂形式也不同。在制件的断面形貌上则表现为以纤维拔出为主或断面较为平整的脆断为主 (纤维和基体同时断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界面 显微结构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碳/碳复合材料常压浸渍-碳化工艺及组织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乐民 李贺军 +1 位作者 宋克兴 张守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8-280,共3页
对常压下液相浸渍 -碳化法制备沥青基 /碳复合材料工艺及致密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对所得制件的基体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
关键词 沥青 碳/复合材料 液相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小魁 潘江 +3 位作者 郝尚 张娟娟 吴春燕 刘千立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夯实国产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PCF)在航天领域中的工程应用基础,重点研究了国产MPCF及其复合材料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国产MPCF的微观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光学显微镜和表界... 为夯实国产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PCF)在航天领域中的工程应用基础,重点研究了国产MPCF及其复合材料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国产MPCF的微观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光学显微镜和表界面测试仪测定了国产MPCF的表面化学元素、浸润性和表面能,考察了国产MPCF预浸料制备工艺性,评价了国产MPCF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理化性能和热真空放气性能。结果显示:与进口MPCF相比,国产MPCF粗糙度更高,表面化学活性、浸润性和表面能更优;国产MPCF预浸料成型工艺性差,制得的国产MPCF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46.69 MPa)与进口MPCF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相当,其他如拉伸、压缩和弯曲等性能略低;国产MPCF复合材料热真空放气性能满足空间环境要求;国产MPCF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平均面内热导率为152.1 W·m^(-1)·K^(-1),与进口材料相比,导热性能略低,但与传统6063铝合金扩热结构相比,更具轻量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纤维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李珂 巴金石 李伟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6-738,共3页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和凹坑深度—剩余压缩强度曲线均存在拐点。冲击能量低于40 J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阻抗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能量高于40 J时存在相反关系。凹坑深度小于2 mm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容限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大于2 mm时两者性能相当。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6.7 J/mm冲击能量下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差异较大,在目视勉强可见损伤(BVID)下的CAI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型纤维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双马树脂复合材料 冲击损伤 损伤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老化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机制及性能预测
11
作者 汪依宁 陈东东 +2 位作者 肖守讷 王明猛 何子坤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288,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湿热老化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力学性能退化行为,开展了30℃和50℃两种水温下CFRP材料的浸水老化试验,随后进行老化0、6、12、18、24、30 d后样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测试,... 为了深入研究湿热老化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CFRP)力学性能退化行为,开展了30℃和50℃两种水温下CFRP材料的浸水老化试验,随后进行老化0、6、12、18、24、30 d后样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测试,并结合SEM分析老化前后CFRP试件破坏形貌。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功能,构建了考虑湿热老化效应的层内断裂和层间分层失效的二维本构模型,并对老化前和饱和吸水状态下CFRP力学性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30℃和50℃两种温度下,CFRP吸湿行为均符合菲克定律;随温度提升和老化时间的延长,CFRP力学性能呈现出下降趋势。此外,相比拉伸性能,CFRP压缩性能受湿热环境影响更大,在50℃老化30 d后,CFRP压缩强度和模量降幅分别为39.3%和10.8%,远高于拉伸强度和模量的降幅(8.11%和7.08%)。分析原因是CFRP浸水老化过程中,水分子扩散会导致纤维-基体界面与基体性能恶化,而CFRP压缩性能对以上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碳化钢渣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赵英良 郑勇 +3 位作者 崔凯 申培亮 陶勇 潘智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6-1318,1327,共14页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速率,并显著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当CS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1和28 d抗压强度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约0.9%和14.4%。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及力学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CS具有的高活性硅凝胶和碳酸钙,这些成分加速了水化产物的生成。此外,CS中存在的超细颗粒发挥了填充效应,增强了微观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钢渣 水泥复合材料 辅助胶凝材料 水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韩少勋 张楠 +2 位作者 殷承玉 田琳 陈培鑫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7,共11页
海上石油泄漏和工业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对含油废水的治理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热点。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油水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 海上石油泄漏和工业含油废水严重威胁着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对含油废水的治理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热点。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油水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从表面润湿性的角度阐述了油水分离的理论基础,之后分类评述了不同类型碳基复合材料,如石墨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基气凝胶等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以及改性方式。最后,展望了碳基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应侧重于开发具有可切换润湿性以同时吸附多种污染物组分的碳基材料,耐极端环境的高稳定性碳基材料,以及具有自清洁、自修复等特殊功能的碳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油水分离 石墨 纳米管 气凝胶 特殊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海洋应用
14
作者 罗银胜 林家辉 +1 位作者 范方强 黄锦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因其轻质、耐腐蚀、高强、抗疲劳、抗冲击等特性而在海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对碳纤维的性能、CFRP材料的成型加工以及CFRP在海洋装备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纤维 聚合物复合材料 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雷洋 陈芳芳 +1 位作者 程法嵩 田文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比强度、耐蚀性及较低的成本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产业,而近年来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秀的力学及物理性能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为改善纳米碳增强体分散性及Al-C界面浸润性所采用的球磨及增强体涂...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比强度、耐蚀性及较低的成本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产业,而近年来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秀的力学及物理性能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为改善纳米碳增强体分散性及Al-C界面浸润性所采用的球磨及增强体涂镀层等前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纳米碳增强铝基复材的成型工艺及力学性能,展望了进一步提升铝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增强体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界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国栋 吕龙飞 +5 位作者 解静 贾研 康凯 郑斌 尹昭怡 田清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6-266,共11页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 针对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引起的零件失效、精度下降和结构损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和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其阻尼性能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来源和预测阻尼性能的主要方法,以树脂基、陶瓷基、碳质基、金属基和夹层材料为例,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基体改性、夹层材料和损伤破坏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体改性 夹层材料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60处理时间对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国斌 张燕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3-4229,共7页
以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PAN基碳纤维为添加材料,制备了不同KH-560处理时间的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等研究了KH-560处理时间对沥青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 以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PAN基碳纤维为添加材料,制备了不同KH-560处理时间的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等研究了KH-560处理时间对沥青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性能和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KH-560处理后的PAN基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纤维凹槽较深,与沥青的作用面积增大,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致密网状结构,增强了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均最佳,此时其45和60 min的变形量、破坏劲度模量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851和2.117 mm、2 201 MPa;动稳定度、劈裂抗拉强度和破坏拉伸应变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 077次/mm、4.6 MPa和3479με。在250~1 000 Hz和1 000~1 600 Hz范围内,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沥青复合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116和0.127,较未处理的沥青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39.76%和45.98%,吸声降噪性能提升显著。综上可知,KH-560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560处理 PAN纤维 沥青 复合材料 疲劳性能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器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强 刘洪新 +4 位作者 何端鹏 陈海峰 陈维强 金晶 潘福明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9,共8页
随着新一代航天器不断朝着超大型化、微小型化、高效能化方向发展,航天器对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热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相比传统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具有超高的热导率、更高的拉伸模量以及更低的热膨胀系数,是实现... 随着新一代航天器不断朝着超大型化、微小型化、高效能化方向发展,航天器对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热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相比传统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具有超高的热导率、更高的拉伸模量以及更低的热膨胀系数,是实现承载/传热/热尺寸稳定性功能一体化的理想材料,在航天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并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在航天器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从航天器热管理结构、热防护结构、高尺寸稳定性结构、多功能结构、电子设备外壳等方面综述了其应用现状,最后对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高模量 沥青纤维 热管理 高尺寸稳定性 多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安明泽 张兵兵 +5 位作者 王盛 陈蔚洁 刘世旺 薛斌 徐国敏 秦舒浩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2118,共17页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在太阳能热储存、电子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建筑温度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然而,相变材料容易出现渗漏、热导率低、光吸收弱等问题,阻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固有问题,提高热物理性能,将碳基材料作为封装载体构建形状稳定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固-液相变渗漏,提高潜热性能。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活性炭、生物炭等多孔碳支撑材料作为相变材料封装载体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多孔碳材料作为封装载体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潜热、相变温度、过冷度、形状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多孔碳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潜热性能方面的研究动态和各行业中的应用。最后,对多孔碳基材料在未来发展中的研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相变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复合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闫海波 陶佳栋 +3 位作者 周子涵 黄志雄 石敏先 丁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一种SiC/SiO_(2)复合涂层,并使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00℃、800℃、1000℃下氧化后的弯曲强度,研究了涂层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在1000℃空气下的氧化,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60 MPa,是相同条件下的原始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3.3倍,SiC/SiO_(2)涂层对碳纤维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且会使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弯曲强度。在SiC/SiO_(2)涂层的协同保护下,复合涂层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火焰下表现出更好的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O_(2)复合涂层 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弯曲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