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没收违法所得财物的计算规则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文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6-74,共9页
没收违法所得财物的数额认定是否应扣除犯罪成本,严重影响违法所得人的财产权能否被合理保护。学界主要存在净利原则、总额原则及相对总额原则之争。笼统地采取净利原则或总额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必须针对不同类别的犯罪成本进行计算,... 没收违法所得财物的数额认定是否应扣除犯罪成本,严重影响违法所得人的财产权能否被合理保护。学界主要存在净利原则、总额原则及相对总额原则之争。笼统地采取净利原则或总额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必须针对不同类别的犯罪成本进行计算,只有合理确定违法所得财物本身,才能妥当解决计算难题。违法所得财物数额的计算标准应采纳相对总额原则,为实施犯罪或预备犯罪所支出的成本,应不予扣除;若犯罪支出行为具有非法性,则不应扣除;若过失犯罪支出行为不具有非法性,则应予扣除;若依靠通过不法行为获得的获利机会实施的行为不具有非法性,就应将依靠这一机会实施的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合理支出作为计算(减项)违法所得的扣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收违法所得财物 净利原则 总额原则 相对总额原则之提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垄断法中没收违法所得制度的系统化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80,共9页
我国反垄断法的首次修改并未突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行政罚款的强制性模式,反而因引入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责任放大了多元救济衔接不畅的问题,加之目前违法所得衡量尺度不一致、“以罚代没”数额拟制不科学等难题,反垄断没收违法所得... 我国反垄断法的首次修改并未突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行政罚款的强制性模式,反而因引入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责任放大了多元救济衔接不畅的问题,加之目前违法所得衡量尺度不一致、“以罚代没”数额拟制不科学等难题,反垄断没收违法所得出现了立法与实践的背离。然而,没收违法所得具有独特的性质、功能和价值,与其他救济措施无法相互替代,具有存在的合理必要性。因此,通过考察世界范围内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的适用模式,我国可以采取复用模式替代“并处”模式保证没收违法所得的灵活适用,同时细化违法所得认定与计算方法并建立垄断违法所得专项资金账户,将违法所得返还受损主体,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平衡,畅通多元救济措施间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差异化构建与调适--以节省司法资源与追回国家资产为视角
3
作者 郑英龙 路浩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4,156,共15页
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主要功能、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竞合。同时,二者在竞合的表象后面,在适用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上呈现出弱层次性,而在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别。缺席审判程序是刑事对人之诉,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与... 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主要功能、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竞合。同时,二者在竞合的表象后面,在适用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上呈现出弱层次性,而在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别。缺席审判程序是刑事对人之诉,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与普通案件无异;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对物之诉,带有强烈的民事程序属性,对案件的证明标准相对较低。二者存在的上述差异,尤其在证明标准方面的差异,为司法实践的程序选择适用提供了客观衡量基准。在具体程序选择问题上,检察机关可构建基于政策和法律的二元考量模式。此外,两种程序的竞合关系及存在的证明标准差异也使得二者具有互相转换的理论可行性。立足于当前司法实践和立法现状,可在补全各程序的必备条件后进行程序转换,这不仅可节省司法资源和追回国家资产,也有利于“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基于诉审关系,两种程序转换的主体应为检察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缺席审判程序 对人之诉 对物之诉 证明标准 程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同源视角下刑事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的交叉竞合及程序适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磊 李建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151,152,共13页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功能目的同源决定了两者适用条件高度重合,但两种程序的制度设计异构又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呈现交叉竞合。围绕着两种程序的司法运作,在明确适用条件、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功能目的同源决定了两者适用条件高度重合,但两种程序的制度设计异构又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呈现交叉竞合。围绕着两种程序的司法运作,在明确适用条件、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维度厘清两者适用关系:首先,程序启动的国家机关决定了两种程序选择有差异性,在非竞合状态下两种程序分别适用,呈现相互排斥关系;其次,当程序竞合时,在结合案件情况决定适用先后顺序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裁判稳定性和可执行性方面的优势并优先适用;最后,从程序效力的内在张力来看,同一犯罪事实先行适用违法所得程序后可再行适用缺席审判程序,而适用缺席审判后则不能再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违法所得没收 程序竞合 程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吉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8,共13页
27件违法所得没收案件样本反映出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溯及力、"重大犯罪案件"的认定、"违法所得"的认定、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以及证明标准的把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程序法从新"会产生溯及既往的风险。... 27件违法所得没收案件样本反映出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溯及力、"重大犯罪案件"的认定、"违法所得"的认定、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以及证明标准的把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程序法从新"会产生溯及既往的风险。对于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生效前发生的行为人逃匿或死亡的犯罪案件,如果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生效时该案件尚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或者已经诉讼终结,则不能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将案件的社会影响作为认定"重大犯罪案件"的标准,不仅过于主观,而且违背管辖的基本原理,建议以"涉案金额标准"替代"社会影响标准"。应当慎重审查被申请没收的财产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只有在能够认定被申请没收的财产是实施犯罪行为所取得时,才能够将其认定为违法所得。对于违法所得,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善意取得的对象是物权,而不包括债权。"死亡型"违法所得没收案件与"逃匿型"违法所得没收案件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这两类案件中检察机关的证明标准应当有所不同;同时,利害关系人对其诉讼主张的证明标准也应当与检察机关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溯及力 重大犯罪案件 善意取得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若干检讨——基于2012年《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光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7-23,共7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于解决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适用范围方面,立法从案件性质与逃匿时间两方面加以限制,实无必要...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于解决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适用范围方面,立法从案件性质与逃匿时间两方面加以限制,实无必要性。在案件证明方面,应当在检察机关与利害关系人之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明确相应的证明标准。为保证没收裁判具有可执行性,应当建立体系性的财产保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匿、死亡案件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涉案财物 财产保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司法认定若干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雷 《法治研究》 2015年第4期99-107,共9页
新刑诉法生效实施以来,司法机关依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启动追赃诉讼的司法实践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该程序在立法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相关司法解释未能全面领会把握该项立法的本意,并在诉讼证据标准等方面的司法认定上设定了程序性障碍... 新刑诉法生效实施以来,司法机关依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启动追赃诉讼的司法实践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该程序在立法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相关司法解释未能全面领会把握该项立法的本意,并在诉讼证据标准等方面的司法认定上设定了程序性障碍。本文试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受案范围受到限制、立法未赋予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参与诉讼权利、严格的刑事证据标准导致多数追赃案件无法启动特别程序、我国法院作出的没收裁决难以在外国得到有效执行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司法认定中若干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立法和司法完善的意见,包括对"逃匿"情形作立法和(或)司法上的扩大解释;赋予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中参与诉讼的权利;完善公告境外送达的司法协助程序,健全我国生效的没收裁定在国(境)外获得承认与执行的刑事司法协助诉讼机制;证据标准参照民事诉讼"优势证据"原则;确立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慎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程序 违法所得没收 司法实践 存在问题 立法与司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恐怖活动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玲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6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此,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特别针对此类犯罪设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这对加强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还存在没收对象与范围限... 近年来,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此,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特别针对此类犯罪设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这对加强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还存在没收对象与范围限定狭窄、适用条件严格、公安机关调查程序阙如以及证明标准过高等问题。对此,需要适度扩张没收对象与范围、设立独立的民事没收程序、补充和完善公安机关调查程序、并以"优势证据"取代"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没收对象 适用条件 调查程序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的理论反思与价值重塑--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中心展开 被引量:8
9
作者 金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96,共9页
违法所得没收是一种建立在国家强制力基础之上的“准不当得利之衡平措施”。出于彻底剥夺不法财产的规范目的,违法所得包括直接所得、间接所得和其等值财产,由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于内在构造和刑事政策上的特殊性,违法所得的投资收益... 违法所得没收是一种建立在国家强制力基础之上的“准不当得利之衡平措施”。出于彻底剥夺不法财产的规范目的,违法所得包括直接所得、间接所得和其等值财产,由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于内在构造和刑事政策上的特殊性,违法所得的投资收益同样应当予以剥夺;违法所得没收的对象包括犯罪分子本人、共犯和第三人,共犯没收应立足于“基于共同处分权之连带没收”的立场,第三人没收应根据获利关联性区分第三人的类型和法律效果;为彻底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基础,同时兼顾人权保障的需求,应坚持总额没收和比例没收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 准不当得利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共犯没收 第三人没收 总额没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中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3
10
作者 简乐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1,161,共9页
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目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存在着诸多不同认识,如:在性质界定上存在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之说,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从严解释、适中解释和扩大解释等主张,在证明规则上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纷争。从立法目的... 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目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存在着诸多不同认识,如:在性质界定上存在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之说,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从严解释、适中解释和扩大解释等主张,在证明规则上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纷争。从立法目的、法律依据和责任归属等方面来看,该程序属于刑事诉讼程序;在明确适用的犯罪类型,没收的对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该程序适用范围;在证明规则方面,一般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并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特殊情况下由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达到优势证据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性质界定 适用范围 证明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管账户因管理人证券违法所获收益的没收问题——兼议引入证券行政处罚第三人制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子学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2,30,共10页
证券资管业务中,基金或者管理账户因管理人实施证券违法行为所获取的收益应被没收。同时,考虑到此类案件的特殊情况与证券执法面临的现实困难,应赋予执法机关一定程度的取舍平衡自由裁量权。从长远与根本看,应在实体上明确执法机构追缴... 证券资管业务中,基金或者管理账户因管理人实施证券违法行为所获取的收益应被没收。同时,考虑到此类案件的特殊情况与证券执法面临的现实困难,应赋予执法机关一定程度的取舍平衡自由裁量权。从长远与根本看,应在实体上明确执法机构追缴他人因证券违法所获收益的法律依据,在证券行政处罚程序上引入第三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 资产管理账户 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所得分享程序立法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2,共6页
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草案)中,出现了"违法所得分享程序",草案对违法所得分享程序作了规定,①2018年《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正式通过版本却删掉了这些规定,只保留了一个条文的一款规定。违法所得分... 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草案)中,出现了"违法所得分享程序",草案对违法所得分享程序作了规定,①2018年《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正式通过版本却删掉了这些规定,只保留了一个条文的一款规定。违法所得分享程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追逃追赃法律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必要设立这一程序。立法过程中,应当理顺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等相关制度的关系,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立法规制,由《刑事诉讼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等对违法所得分享程序作不同层面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分享 违法所得没收 追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害关系人视域下的“未经定罪之没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晓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3,170,共7页
我国的"未经定罪之没收"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以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的形式建构,但既有规定相当粗糙,在关键细节处理上语焉不详且矛盾重重,这给司法实践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尤其不利于利害关系人财产权的保障。利害关系人主... 我国的"未经定罪之没收"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以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的形式建构,但既有规定相当粗糙,在关键细节处理上语焉不详且矛盾重重,这给司法实践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尤其不利于利害关系人财产权的保障。利害关系人主体地位和程序权利的精细化规制,取决于对程序性质、诉讼构造、证明对象、证明标准等核心问题能否形成体系化的研究结论,而形成系统结论的立基则在于对"裁定结案"方式的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经定罪之没收 违法所得没收 利害关系人 特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性垄断中经营者非法获利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枕寒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2,共12页
我国行政性垄断规制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政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参与行政性垄断的经营者却极少被追究责任,其非法获利也未能受到妥善处理。究其原因,在于现有规制体系没有规制行政性垄断经营者非法获利的法律依据... 我国行政性垄断规制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政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参与行政性垄断的经营者却极少被追究责任,其非法获利也未能受到妥善处理。究其原因,在于现有规制体系没有规制行政性垄断经营者非法获利的法律依据,亦缺乏具有解释力与支撑力的相应规制理论框架。应当以“恢复原状”理论为基础,短期内应通过强化行政主体履行责令改正的责任以处理经营者的责任问题,长期内应修订法律,并根据经营者在行政性垄断中的主观状态及实际作用,完善行政性垄断经营者的责任形式,明确规定并用罚款与没收违法所得的方式来规制经营者的非法获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没收违法所得 责令改正 经营者非法获利 行政性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范围经营3种假农药 被处6倍罚款
15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0期70-71,共2页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近期查处一起采购并销售包装和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超出经营范围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假农药案。经营者被处货值金额6倍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农药。2024年4月,执法人员在渝北区精品农业技...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近期查处一起采购并销售包装和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超出经营范围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假农药案。经营者被处货值金额6倍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农药。2024年4月,执法人员在渝北区精品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当事人)的农资储存仓库检查发现有农药氧乐果、水胺硫磷、链霉素(其中氧乐果、水胺硫磷为限制使用农药)。这些农药除了包装和标签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还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收违法所得 货值金额 农业技术推广站 水胺硫磷 重庆市渝北区 违法经营 氧乐果 超范围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垄断法中罚款数额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检验——基于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十年的数据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3,共13页
反垄断法实施十年来,罚款已经成为反垄断执法最常见、最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反垄断罚款数额屡创新高,执法力度日益增强,但各界也对罚款数额产生了一些质疑,认为存在严重的"以罚代没""选择性执法""一刀切"... 反垄断法实施十年来,罚款已经成为反垄断执法最常见、最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反垄断罚款数额屡创新高,执法力度日益增强,但各界也对罚款数额产生了一些质疑,认为存在严重的"以罚代没""选择性执法""一刀切"问题。基于2008至2018年我国反垄断机构查处484个行政案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反垄断执法中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两种手段存在"以罚代没"的情形;垄断企业的产权性质并不会左右最终罚款比例的确定,几乎不存在"选择性执法";对横向垄断协议行为的罚款比例高于其他垄断行为,但行业协会的参与并未加重垄断严重程度。在反垄断法的修订中,应明确影响罚款的合理裁量因素及其对应的罚款比例,以实现反垄断执法的公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罚款比例 没收违法所得 裁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外汇管理违规行为及其处罚
17
作者 高涛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39,共2页
新形势下外汇管理违规行为及其处罚高涛从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94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95年实行... 新形势下外汇管理违规行为及其处罚高涛从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94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95年实行国际收支申报统计制度;96年外商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管理机关 新形势 违规行为 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金融机构 没收违法所得 追究刑事责任 管理行为 外汇帐户 外商投资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不应混淆
18
作者 武合讲 《长江蔬菜》 2016年第24期20-21,共2页
自2004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发展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2016年作为新《种子法》实施的元年,也注定拉开新一轮调整序幕。那么未来,新的法律条文将对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执法者和种子经营者在具体... 自2004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发展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2016年作为新《种子法》实施的元年,也注定拉开新一轮调整序幕。那么未来,新的法律条文将对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执法者和种子经营者在具体实践中,又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刊特邀律师武合讲,为您探索新《种子法》下的风险规避和维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法 执法检查 种子经营者 种子生产经营 行政执法 劣种子 企业行为 行政相对人 没收违法所得 杂交玉米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立法释评 被引量:43
19
作者 宋英辉 茹艳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8,共8页
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特别程序,包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等,既在章节体例上健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 新《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特别程序,包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等,既在章节体例上健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文本,也在许多方面完善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体现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不断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借鉴域外经验,刑事诉讼制度逐步走向科学、民主和精密。增设特别程序,可以适应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符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从更好地实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增强其可操作性的角度看,新《刑事诉讼法》的某些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诉讼程序 刑事和解 违法所得没收 强制医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腐败境外追赃法律机制的实践困境与规范因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商浩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7,共9页
反腐败境外追赃法律机制应具备实效性和长效性,立足于解决境外追赃实践难题,着眼于长效法律机制的建立。但是,从境外追赃执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资产跨境转移监测法律的实效性不足,境外承认与执行违法所得没收裁判的实践效果不佳,跨境资产... 反腐败境外追赃法律机制应具备实效性和长效性,立足于解决境外追赃实践难题,着眼于长效法律机制的建立。但是,从境外追赃执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资产跨境转移监测法律的实效性不足,境外承认与执行违法所得没收裁判的实践效果不佳,跨境资产返还中资产分享激励作用不明显。腐败资产跨境转移资追踪难、识别难,我国国内法律制度和域外法治缺乏协调性以及资产流入国法律制度差异等是实践困境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强化资产跨境转移监测法律的适用力度,拓展境外承认与执行违法所得没收裁决的规范依据,建立健全境外追赃资产分享机制,以提升境外追赃法律机制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追赃 反洗钱 违法所得没收 资产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