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地铁运营故障下地铁班组不同沟通模式失误对比分析——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例
1
作者 王洁 陈林玮 +1 位作者 王佩 孙晓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失误概率和总沟通失误信息量都是随着沟通传递次数和沟通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并且单向沟通模式的增长趋势远远快于双向沟通模式,表明双向沟通中存在的反馈认知过程是调节地铁班组沟通系统结构、减少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沟通失误信息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言语理解 沟通失误 沟通模式 失误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在接受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
2
作者 党娟 李延安 +2 位作者 代倩 赵倩倩 孔祥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在接受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25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在随访...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在接受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25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秩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在随访中采用常规电话回访,研究组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比较两组孕妇电话回访前后心理状态(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变化的差异以及随访完成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电话回访前后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回避、屈服、面对)评分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半年随访完成率较对照组高(62.4%vs 49.6%,P=0.041)。研究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2.0%vs 78.4%,P=0.002)。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应用于羊水穿刺高危孕妇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促使其正向面对,改善随访完成率,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妇 羊水穿刺 CICARE沟通模式 电话回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婷 肖娟 +1 位作者 刘美丽 胡经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4.30)Vs.(15.41±2.35),P<0.01];干预组对手术目的与流程[(4.70±0.54)Vs.(3.66±0.67),P<0.001]、手术前准备(P<0.001)、手术中体位与沟通[(3.89±0.32)Vs.(3.03±0.57),P<0.001]、手术后注意事项[(5.26±0.71)Vs.(4.17±0.71),P<0.001]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的人数(χ^(2)=23.923,P<0.001)和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48±6.42)Vs.(45.79±12.56),P<0.001]。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患者教育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 术前告知 术后宣教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夫妻沟通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薇 梅永霞 +5 位作者 张振香 林蓓蕾 陈素艳 刘晓 李昕 袁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2-1189,共8页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夫妻沟通模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4月选取河南省某6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381例脑卒中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夫妻沟通模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4月选取河南省某6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381例脑卒中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和沟通模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沟通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病人的建设性沟通得分为(10.74±8.69)分,要求/回避沟通得分为(17.83±9.07)分,双方回避沟通得分为(8.64±4.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后工作情况、病程、脑卒中次数、合并症数量、有无语言功能障碍、对自己病情了解程度、家庭韧性、领悟社会支持和亲密关系满意度是沟通模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建设性沟通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沟通模式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帮助脑卒中病人夫妻积极应对疾病,改善其沟通模式,从而减轻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夫妻沟通模式 家庭韧性 社会支持 亲密关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解杰梅 顾桂芹 +2 位作者 迟俊涛 林海霞 杨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155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80例;对可疑夜间低血糖患者,对照组按常规监测血糖和向医生报告病情;观察组制订SBAR交接单,按SBAR模式评估、报告低血糖危...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155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80例;对可疑夜间低血糖患者,对照组按常规监测血糖和向医生报告病情;观察组制订SBAR交接单,按SBAR模式评估、报告低血糖危险因素及病情。结果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11名护士中,81.8%~100%对SBAR沟通模式给予肯定评价。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护士准确报告患者夜间低血糖危险因素,利于医生决断与处置,从而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住院患者 低血糖 夜晚 病情报告 SBAR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维开 蓝雪花 +4 位作者 谢花云 关健红 招兰芝 文金玲 刘艳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参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采用基于CICARE沟通... 目的探究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参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生理应激、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应对方式面对评分、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可有效消除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情志干预 寻常型银屑病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ET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在肝移植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谷艳梅 张莉莉 +5 位作者 席双梅 杨建昆 郭会敏 刘薪 武秀连 郑煜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心理健康及心理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行肝移植的17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87例。术后参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给予AIDET沟...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心理健康及心理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行肝移植的17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87例。术后参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给予AIDET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评价两组术后心理状况、自我认同感、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临床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DESC)评分、不按时服药、不按剂量服药、漏服、连续漏服得分低于参照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认同感量表(SIS)评分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疼痛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可缓解肝移植病人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意识、自我认同感、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临床用药依从性,缩短病人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心理干预 肝移植 心理健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患者院内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70
8
作者 陶怡 蒋小平 +1 位作者 程晓红 李少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年4-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年4-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SBAR标准制定的急诊患儿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耗时、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交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交接内容全面性、病情描述准确、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交接耗时缩短,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急诊患儿交接安全,因此SBAR沟通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模式 患者交接 儿科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2
9
作者 杨珍 张宝珍 +3 位作者 上官美琴 张敏 陈舞英 范雅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70-1773,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减少沟通不良导致的护理隐患,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成立专案培训小组,对抢救室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工作坊实战演练、多形式临... [目的]探讨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减少沟通不良导致的护理隐患,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成立专案培训小组,对抢救室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工作坊实战演练、多形式临床推广等培训方式,规范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流程。[结果]运用结构化沟通模式后,护理人员交班质量的评分值由(7.25±0.93)分提升至(8.07±0.62)分,接班质量的评分值由(7.23±0.91)分提升至(8.05±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化沟通模式实施后显著提高了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对于病人各项信息交接的完整率,总完整率由方案实施前的57.97%上升至实施后的9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化沟通模式规范了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结构化 沟通模式 交接班 护理质量 项目完整率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麻醉护士术后镇痛随访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新琳 张玲 +2 位作者 王丽丽 张兰 郑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应用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实施常规术后镇痛随访;标准组(92例)基于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结果标准组依从性及对麻醉镇痛服务满意...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应用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实施常规术后镇痛随访;标准组(92例)基于AIDET沟通模式实施术后镇痛随访。结果标准组依从性及对麻醉镇痛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麻醉护士依据AIDET沟通模式实施标准术后镇痛随访,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士 疼痛 镇痛 随访 AIDET沟通模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海英 易利华 +2 位作者 任国琴 张永敏 许心周 《中国医院》 2017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EICU、心内科6个科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98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20例,观察组960例。对照组采...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骨科、急诊EICU、心内科6个科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98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20例,观察组9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实施SBAR医护沟通模式组在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医护沟通组(P<0.05),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显著低于传统医护沟通组。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持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护协作性团队建设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医护沟通模式 危重患者 医疗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珍 张宝珍 +4 位作者 张敏 上官美琴 陈舞英 敖文凤 范雅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9-58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以期规范护理人员交接班内容,减少信息传递不良导致的护理隐患,提升交接班质量。方法:成立专案小组,通过制作宣传海报、进行专题培训和场景演练等多途径宣传与培... 目的:探讨和研究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以期规范护理人员交接班内容,减少信息传递不良导致的护理隐患,提升交接班质量。方法:成立专案小组,通过制作宣传海报、进行专题培训和场景演练等多途径宣传与培训,规范急诊护理人员交接班方式。结果: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交班质量的平均分值由(7.22±0.93)分提升至(8.14±0.54)分,接班质量的平均分值由(7.22±0.91)分提升至(8.08±0.58)分,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交班满意度部分条目分值高于实施前(P<0H05)。结论:通过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交接班中的实践应用,规范了护理人员交接班内容,提高了交接班满意度,保障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BAR 结构化沟通模式 急诊 交接班质量 交接班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CCU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13
作者 刘霞 韩雅琴 王怡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CCU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国际医疗服务行业内医护人员间标准的病情交流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应用于CCU患者的病情汇报。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后,CCU19...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CCU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国际医疗服务行业内医护人员间标准的病情交流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应用于CCU患者的病情汇报。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后,CCU19名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由86.4分上升至91.5分,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从87.3%提升至95.2%。89.5%的护士认为SBAR沟通模式培训提高了自己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护沟通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医生满意率,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CCU SBAR沟通模式 病情汇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沟通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丽华 侯庆梅 段培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沟通模式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沟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选取晚期癌症家庭主要照顾者164人,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家庭照顾者沟通模式问卷对患者照顾者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家...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沟通模式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沟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选取晚期癌症家庭主要照顾者164人,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家庭照顾者沟通模式问卷对患者照顾者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中孤独型沟通模式103人(62.80%),承担型30人(18.29%),合作型20人(12.20%),主导型11人(6.71%)。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性别、照护时长、文化程度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是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沟通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以孤独型沟通模式为主,医护人员需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订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沟通应对策略,以改善晚期照护阶段家庭沟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照顾者 沟通模式 主导型沟通 合作型沟通 承担型沟通 孤独型沟通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66
15
作者 李建萍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36-38,41,共4页
美国医学会1999年估算,每年有多达98 000人死于医院可防范的医疗差错[1]。2004年,美国联合委员会报告,造成婴儿死亡和损伤的根源72%与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交流沟通障碍有关[2];2006年报告,65%的医疗警讯事件是由沟通障碍所致([3])。沟... 美国医学会1999年估算,每年有多达98 000人死于医院可防范的医疗差错[1]。2004年,美国联合委员会报告,造成婴儿死亡和损伤的根源72%与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交流沟通障碍有关[2];2006年报告,65%的医疗警讯事件是由沟通障碍所致([3])。沟通障碍可导致差错并影响到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儿科病人转交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艳 徐依 +1 位作者 刘美丽 朱丽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271-4274,共4页
对共识医护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转交接中的应用现状、培训方法及内容进行综述,强调培训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应用该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SBAR 沟通模式 儿科 交接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会玲 赵亚锋 宋晔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CICARE沟通模式,建立急诊患者在急诊就诊、治疗、护理等每个环节的沟通服务程序,采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模式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培训,分...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CICARE沟通模式,建立急诊患者在急诊就诊、治疗、护理等每个环节的沟通服务程序,采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模式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培训,分组练习、考核。结果护士的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责任感、健康宣教水平、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升。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护士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急诊护理 患者满意度 全科护士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洁 胡夏晴 +2 位作者 汪培培 陈艳 徐琴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管理中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70例,依据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管理模式组(常规组,n=35)和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组(联合组,n=35)两组...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管理中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70例,依据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管理模式组(常规组,n=35)和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组(联合组,n=3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尊重患者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人员团队角色、团队协作、沟通、自主决策、共情与共同参与、个性化护理措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人员急诊护理服务移情性、响应性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会人员急诊护理服务保证性、有条性、可靠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SBAR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模式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管理 SBAR沟通模式 微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俯卧通气方案结合AIDET沟通模式在重症肺炎清醒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珏华 朱英华 +3 位作者 王新刚 沈涛 刘帅 王仁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过渡病房72例清醒患者实施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交替俯卧位通气方案的效果,为护士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浙江省某三家医院实施俯卧位通气的72例...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过渡病房72例清醒患者实施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交替俯卧位通气方案的效果,为护士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浙江省某三家医院实施俯卧位通气的72例重症肺炎清醒患者,实施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交替俯卧通气方案并收集数据。结果:大侧俯卧位(120度)与半俯卧位(90度)交替持续时间最长,为(2.20±0.74)h,实施1 h后88.9%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结论: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交替俯卧通气方案,规范了清醒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流程,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尊重了患者的意愿,延长了俯卧位持续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患者 俯卧位通气 AIDET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价值观相似性、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邓林园 戴丽琼 方晓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夫妻相似性和婚姻质量的关系一直是婚姻适应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探讨。为此,从澳门选取132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价值观,沟通模式和婚姻适应进... 夫妻相似性和婚姻质量的关系一直是婚姻适应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探讨。为此,从澳门选取132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价值观,沟通模式和婚姻适应进行测查,以探讨夫妻价值观的相似性和差异,以及沟通在夫妻价值观相似性和婚姻质量两者关系间的作用。经t检验、阶层内相关和结构方差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夫妻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相似性,其实夫妻的相似性明显多于随机配对的夫妻;也存在差异,其中丈夫比妻子更看重权力和成就;(2)丈夫报告的双方回避沟通明显多于妻子,但其报告的婚姻满意度和情感表达明显好于妻子;(3)研究不仅验证了以往研究结果,即夫妻越相似,其婚姻质量就越高,而且进一步发现这种关系通过沟通起作用。最后,研究得出结论,伴侣选择应是相似和互补结合的产物,而沟通是夫妻关系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相似性 伴侣选择 价值观 婚姻质量 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